莉莉组:晶晶思怡丽娇3/24/2021一、斯金纳的生平二、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1、行为的分类2、研究的方法论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4、儿童行为的变化5、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6、斯金纳的人格理论一、斯金纳的生平姓名:斯金纳英文名:BurrhusFredericSkinner性别:男生日:1904年3月20日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性格:喜爱发明创造,富有冒险精神3/24/2021一、斯金纳的生平野孩子他15岁时曾与几个小伙伴驾独木舟沿河而下,漂流300英里。他还试制过简易滑翔机,曾把一台废锅炉改造成一门蒸汽炮,把土豆和萝卜当炮弹射到邻居的屋顶上。3/24/2021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1926年转入哈佛大学心理学斯金纳于1930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又获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该校研究院任研究员。1937~1945年他在明尼苏达州大学教心理学,1945~1947年任印第安那大学心理系主任。1947年他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从事行为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好孩子一、斯金纳的生平3/24/2021红孩子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一、斯金纳的生平二、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心理学的目标:指明觉得特定行为的的特定因素,以此来分析行为,并把先行影响与随后行为间关系的真正性质确定下来。最可靠的方式:实验。行为的科学研究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在先行的、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和有机体随后的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R=f(S)R=f(S•A)R:行为反应S:情境刺激A:反应强度的条件(过去形成的条件)这一公式所表达的的意思是不仅在于经典行为主义所重视对行为的预测,更在于对行为进行控制。So:一种完善的行为实验分析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技术,依靠行为技术可以为了某种目的(如教学)而操纵行为。1、行为的分类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应答性行为(应答性学习),这就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有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有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学习),操作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时不时地发放出来的行为。在一个操作行为发放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时间紧随其后发生(强化依随),那么这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可能提高。被强化了的操作性行为在类似的环境中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有的行为,不管是习得的,还是非习得的,都是个体的强化史与他的遗传素质的产物。3/24/20211、行为的分类与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作两类:一类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是一种不随意的行为,称应答性条件反射(respondents)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相应,又称刺激性条件反射;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反应(operants),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它不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是随意或有目的的。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1、行为的分类对“行为”的定义与别人不同的三个特点:(1).操作行为是自发的而决不是由刺激引发的。(2).有机体可以受到控制变量的影响,而此变量并不必定认作为刺激。(3).操作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3/24/20212、研究的方法论斯金纳箱(Skinnerbox)G:\操作学习(调教)的斯金纳实验.flv2、研究的方法论2.研究的方法论首先,实验环境要有利于保持行为的自然连续性,反对把行为割裂成人为的,武断的“尝试”。其次,研究者要尽最大可能去控制有机体的环境,从而加强对自变量的操纵,或保持自变量的稳定,由此进而观察它们是如何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再次,创造一定的条件,把研究对象安置在可以表现行为的环境中一边观察记录。例如:“斯金纳箱”。最后,反应速率是分析的基本素材。反应速度是一个随自变量而有规律变动的变量,它易于观察、易于记录、易于定量。2、研究的方法论排除自我观察方法的三个理由:(1).由于人类语言是向社会学习来,是间接的,不安全的,也由于人还不具备能对内部心理状态作出精准的言语反应的神经系统,所以自我观察的报告不能准确地反应人的内部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2).由于行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所以通过自我观察了解到的内部状态的情况与对科学分析人的行为毫无必要,故此可以撇开自我观察。(3).使用自我观察有可能导致人们满足于对行为的心灵主义解释,而放弃对环境的研究。2、研究的方法论与经典主义不同之处:他并不过分强调统计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通常符合统计要求的设计和数据处理所得的是样组的平均数以及由样组对全域的估计,但这类数据对个体的意义不大,尤其对仅仅严格地研究行为本身的实验作用不大。So:斯金纳主张只要采取若干被试(通常采用很长的一个阶段),不必运用统计,而只是把行为的实验分析一点一点地延伸到新的领域中去。个别差异也能通过控制条件来消除,不必采用大样组的方法。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什么是强化?强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强化理论是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为科学家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修正理论。强化:能增强反应率的后果。(中性术语)是维系“操作性行为”的关键。强化物: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不一定是实物,也可以是行为、表情等等。可以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在儿童的眼中,是否多次得到外部刺激的强化,是他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的唯一标准。练习的多少本身并不会影响到行为反应的速率。练习在儿童行为形成中所以重要是因为重复强化的出现提供了机会。只练习不强化不会巩固和发展一种行为。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Principle,又称祖母的法则)在强化时,可以使用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孩子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孩子参与不喜爱的活动。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的分类:连续强化:指强化物连续多次地反复出现,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都予以强化。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指仅对一部分正确的反应予以强化。一般来说,间歇的程度不能使强化的比率低于25%。固定强化:指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固定时距予以强化。时距由主试随意决定。偶然强化:指反应与强化物之间的结合是偶然形成的。变比强化比例强化间歇强化定比强化定时强化间隔强化变时强化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规律的发现(视频):实验一:把4只老鼠按每隔3,6,9,12分钟强化一次的固定时间间隔的强化安排。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速度与时间间隔成正向比例。间隔的时间越短,反应的速度越快;间隔的时间越长,反应的速度就急速下降。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实验二:将4只老鼠按每发生4次、6次、8次、9次操作行为便加以强化的比例进行实验。实验发现,4:1的反应速度最快,其次分别是6:1、8:1、9:1。斯金纳指出,按比例安排比间歇安排的反应速度更快,这是因为按比例安排时反应速度比按间歇安排时的反应速度带来更大量的强化的缘故。研究表明,如果我们想开始训练一种合意的行为姿态,一开始就采用连续强化通常是最好的,这是巩固初始行为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想要使这一行为持久,就可改用间歇强化。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不同强化安排的效果①最初学习给予连续强化,学习速度就会比较快。②连续强化—间歇强化固定强化—变化强化前者学得快、忘得也快比例强化的比例高—比例低③最佳组合:最初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变化比例强化安排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积极强化(正强化):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消极强化(负强化):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共同点:结果都能增强反应的概率。相关概念: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消除一个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可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维持:行为的保持。消退(不予强化):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随,那么之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消退不同于遗忘。消退是不予强化而使操作性行为不再发生。遗忘是随时间的流逝而使行为逐渐衰退。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行为频率下降消除一个刺激呈现一个刺激(愉)(愉)(厌)(厌)强化与惩罚的关系示意图:行为频率上升3.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负强化与惩罚★反对惩罚:①惩罚只是教人不该做什么,而不是教人该做什么。②惩罚只能抑制而不能消除不良行为。③惩罚会导致消极情绪,甚至逆反心理。★也有作用:惩罚至少在抑制不良行为方面是非常有效的。避免危害扩大。4.儿童行为的变化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斯金纳塑造(Shaping):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approximation)的方法,对趋向于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斯金纳特别强调把对行为静的特征的描述和对行为动的规律的测量结合起来,把握操作性行为所特有的动态规律,预测和控制儿童行为的发展,主张测量要充分显示行为的反射力量、方向、时间性特点等方面的变化而为操作好强化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为研究强化技术开辟新的途径。操作性行为的计量单位是反应率,因此,观察反应率就可以确定行为的方向。4.儿童行为的变化为了控制儿童的行为,研究工作要具体地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1)第一基线。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如刚入幼儿园的幼儿哭泣、不合群等表现。)(2)第一实验期。即给予一定的刺激。(如老师对刚入园的幼儿表现出亲切,或组织游戏吸引儿童,使其安静下来,适应环境。(3)第二基线。即取消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以检查实验条件的作用。(看幼儿每天入园后是否还哭泣不合群。)(4)第二实验期。将第一实验期给予的刺激再度施予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所加的刺激的作用。根据以上的实验处理,可以画出儿童行为变化的曲线,找出行为变化的规律。4.儿童行为的变化对不良行为的矫正: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如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不加以强化,予以“忽视”,就能逐渐消退不良行为。他所提倡的“忽视”,其实质是对不良行为不要强化。在实际教育中,人们发现单纯的“忽视”,并不能有效消除不良行为,尤其是攻击性行为,因为“忽视”容易被当作默许。因此,对攻击性行为和严重的犯规行为,应坚决地给予阻止。至于对一些有严重的行为问题的儿童,斯金纳利用渐进强化时间安排制定塑造行为的程序,以食物奖赏、独处、准假和给予看电视时间等手段进行强化。其结果可以将弱智儿童训练学会个人卫生和社交行为,甚至把精神病患者训练学会做有益的工作。具体做法包括模仿疗法、随机强化法、代币法和厌恶刺激法。5、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1)空中摇篮(2)程序教学机器3/24/20215、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1)空中摇篮①设计起因斯金纳的妻子抱怨照顾两岁之内的孩子太操心,而且那是一种奴仆式的工作。所以,为了使母亲从照顾婴儿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他在二女儿出生前设计了“空中摇篮”这种装置。②装置概况这是一个巨大的能够调节空气、控制温度、无菌的隔音房间,有一扇窗提供过滤的湿润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