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53.020.20J80JB/T8906-1999eqvBS7333:1990旋臂起重机Slewingjibcrans1999-06-28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BS7333∶1990(1996-08-22确认)《旋臂起重机规范》。本标准在下列技术内容上与BS7333∶1990有差异;——起重机载荷谱系数采用GB/T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的数据;——起重机动载试验载荷采用ISO4310∶1981《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中规定的数据;——由于我国市场和国情需要增加了基本参数。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三马起重机械制造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吴江市电力起重机械厂、四川起重机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振元、展伯平、孙小平、邵庆根。本标准于1999年6月首次发布。JB/T8906-1999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与手动、电动或气动葫芦配套使用的水平回转,而不是变幅(俯仰)的旋臂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的型式基本参数、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323—19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376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5905—1986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T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9286—198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13306—1991标牌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定义本标准采有下列定义:3.1有效半径R回转中心线与外侧端头的载荷吊具垂直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见图1~图5。3.2变形长度R+UA有效半径加工作地面至旋臂下侧的高度。3.3计算变形由起重机的自重载荷加上作用在有效半径处的额定起升载荷而在有效半径处产生的计算垂直位移。3.4垂直下挠度额定起升载荷作用在有效半径处而在该处产生的实际垂直位移。3.5允许下挠度额定起升载荷作用在有效半径处而在该处产生的最大允许垂直位移。3.6倾翻力矩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8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旋臂起重机SlewingjibcransJB/T8906-1999eqvBS7333:19902000-01-01实施JB/T8906-19992由总载荷(不包括冲击)引起,作用在有效半径处的不平衡力矩及该旋臂起重机的自重力矩之和。3.7作用在支座上的垂直载荷旋臂起重机施加的轴向载荷加作用在地基或支座板上的总载荷。3.8作用在支承上的载荷最大倾翻力矩产生的载荷和由于施加的载荷而产生的垂直力。3.9回转起重机臂架和上部结构在垂直轴线上的回转运动。4型式与基本参数4.1型式4.1.1按产品构造分4.1.1.1定柱式旋臂起重机a)具有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270°见图1;b)具有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360°见图2;c)具有上下支座的立柱式旋臂起重机:回转角度≤360°见图3。图1图2图34.1.1.2壁式旋臂起重机JB/T8906-19993a)墙壁式安装回转角度270°,见图4;b)壁柱式安装回转角度270°,见图5。图4图54.1.2按小车悬挂方式分a)外悬挂式,见图6;b)内悬挂式,见图7。图6图74.1.3型号表示方法—×4.1.4标记示例a)额定起重量3.2t,起升高度4m,有效半径3m,工作级别A4,电动回转的定柱式旋臂起重机标记为:起重机BZD3.2-4×3A4JB/T8906—1999b)额定起重量5t,起升高度4m,有效半径5m,工作级别A3,手动回转的壁式旋臂起重机标记为:起重机BX5-4×5A3JB/T8906—1999起重机工作级别(见表3)有效半径,m起升高度,m额定起重量,t特性代号:旋臂回转;电动D;手动不表示BZ——定柱式旋臂起重机代号{BX——壁式(壁柱式)旋臂起重机JB/T8906-199944.2基本参数起重机基本参数见表1。表1起重机基本参数额定起重量Gnt0.125,0.25,0.5,1,2,3.2(3),5,6.3(6),8,10起升高度hm2~10(可按0.5m递增)有效半径Rm2~10(可按0.5m递增)常速2,3.2(3),4,5,6.3(6),8,10,12.5(12)起升速度v起(m/min)慢速0.32,0.8,1,1.6(1.5),2,2.5,3.2(3),4电动6.3,10,12.5,14,16,18,20运行速度v运(m/min)手动—电动0.5~1回转速度r/min手动—回转角度180°,270°,360°,任意4.3用户在询价和/或在定货合同上应提供的资料详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以便提供满足工况要求和工作条件的最合适的起重机。5要求5.1环境条件5.1.1起重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为380V,电动机和电器控制设备上允许电压波动的上限为额定电压的+10%,下限(尖峰电流时)为额定电压的-10%。5.1.2起重机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超过1000m时应对电动机容量进行校核)。5.1.3起重机的工作环境温度-25~+40℃。5.1.4起重机工作环境中不得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5.1.5起重机不允许吊运熔融金属、有毒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5.2性能5.2.1分级起重机按照GB/T3811的规定,根据表2表3确定起重机的工作级别。表2起重机的载荷状态及其名义载荷谱系数载荷状态名义载荷谱系数KP说明Q1——轻0.125很少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轻微载荷Q2——中0.25有时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中等载荷表2(完)载荷状态名义载荷谱系数KP说明JB/T8906-19995Q3——重0.5经常起升额定载荷,一般起升较重的载荷Q4——特重1.0频繁地起升额定载荷表3起重机工作级别起重机利用等级和最大工作循环次数载荷状态名义载荷谱系数KPU13.2×104U26.3×104U31.25×105U42.5×105U55×105U61×106U72×106U84×106U94×106Q1——轻0.125A1A2A3A4A5A6A7Q2——中0.25A1A2A3A4A5A6A7Q3——重0.5A2A3A4A5A6A7Q4——特重1.0A3A4A5A6A7A8A8A8A85.2.2起重机典型工作级别见表4。表4起重机典型工作级别型式和用途利用等级载荷状态工作级别备用工况:泵站、维修车间、抢修等Q1A1~A3特轻工况:通用机加工车间等A1~A4轻级工况:卸车、库房等U2~U4Q1~Q2A2~A4中级工况:给生产机器加载、装配等U4~U6Q1~Q3A4~A6特重级工况:工序间、电磁吸盘U5~U8Q4A6~A85.2.3许用应力起重机结构的许用应力和设计应符合GB/T3811—1983中3.4.1的规定。5.2.4允许下挠度垂直下挠度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保证:a)臂架上运行的小车在正常作业时不会失控;b)臂架不能自行回转。起重机设计应使额定起重量在有效半径处产生的垂直下挠度应不超过表5的规定。注:表5中的下挠度数值适用起重机结构,不包括由于支撑结构、地基或支承、销轴松驰引起的下挠度。表5允许下挠度起重机工作级别A1,A2,A3A4,A5,A6A7,A8下挠度(R+UA)1)/250R/250R/4001)(R+UA)只适用于安装在立柱上的旋臂起重机。5.2.5最大起升速度推荐值见表6。表6最大起升速度推荐值起重机工作级别A1,A2,A3A4,A5,A6A7,A8JB/T8906-19996起升速度m/min812205.2.6焊接5.2.6.1立柱及旋臂的对接焊缝须进行无损探伤,射线探伤时应不低于GB/T3323中规定的Ⅱ级,超声波探伤应符合GB/T11345中的Ⅰ级。5.2.6.2焊缝外部不得有裂纹、孔穴、固体类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目测可见的明显缺陷。5.3安全卫生5.3.1止挡器起重机应在悬臂端,回转支承处安装止挡器。5.3.2起重机在非密闭性厂房内,无其他外声干扰的情况下,在距噪声源1m距离测量其整机噪声应≤85dB(A)。5.3.3起重机的电气设备全部安装后,主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在一般环境下应≥1.0MΩ。5.3.4起重机上外露的、有伤人可能的旋转零部件,如开式齿轮、联轴器、传动轴均应装设防护罩。5.4电气设备5.4.1控制回路电压应不超过42V。使用手电门直接控制方式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5.4.2控制回路变压器控制回路变压器第一级与第二级绕线之间应有接地屏蔽。变压器支座应接地。5.4.3馈电装置5.4.3.1臂架回转无限制当起重机臂架设计成无限制回转时,应使用滑环装置,以保证臂架回转时馈电不受限制。5.4.3.2臂架回转受限制当起重机设计只允许臂架在限定范围内回转时,不需要滑环装置,但应安装挡块以防止超出限定的范围。5.4.4电缆和导线5.4.4.1电缆的防护应采取下列方式防止电缆受机械损坏:a)穿软管或导管,或者置于电缆槽中;b)适当敷设,借助起重机结构来保护电缆;c)使用铠装结构。5.4.4.2导线导线应是多股的或者是挠性的,不允许使用单股电缆线。5.4.4.3最小截面用于起升机构电机输电的导线截面积最小应不低于1.5mm2;用于控制回路和辅助线路的导线截面积最小应不低于1.0mm2。5.4.5起重机上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有效地接地,接地应采用铜导线。在使用非铜质导体的场合,其单位长度电阻不应超过允许的铜导体单位长度电阻,并且它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5.5涂漆与外观JB/T8906-199975.5.1表面预处理立柱和旋臂在涂漆前应除去表面上任何油脂、灰尘、锈垢松动的氧化皮,疏松的锈和涂层,并露出大量的均匀地散布于整个表面的基底金属的斑点,对于牢固附着的氧化皮、锈、涂层和保护层则允许留下,达到GB/T8923中规定的St2级,预处理过的表面在生锈之前必须涂上底漆。5.5.2起重机表面涂漆应均匀、光亮、色泽一致,不得有针孔、流挂、露底现象,涂漆应先涂底漆,再涂面漆,漆膜厚度每层为25~35μm,总厚度为75~105μm。5.5.3漆膜附着力应符合GB/T9286中规定的2级质量要求。6试验起重机试验应遵循GB/T5905规定的规范和程序。6.1目测检查6.1.1目测检查应包括技术规范符合性检查和所有重要零部件状况的检查,重要零部件如:a)各机构、电气设备、安全装置、制动器和控制器;b)起重机金属结构及其联接;c)所有防护装置;d)吊钩或其他载荷搬运吊具及其联接;e)钢丝绳、吊链及它们的紧固接头;f)滑轮及其销轴和紧固件;g)润滑油液位。6.1.2检查时不应根据推断认为必需拆下零部件,但是不包括打开用于正常工作和检查的盖子,例如限位开关盖。6.1.3检查步骤应包括查验所有需要的合格证书是否提供和检查。6.2合格试验接通电源,开动起重机,经2~3次逐渐加载至额定起重量,做各方向的动作试验和测试,验证表7所列项目是否符合设计图样及本标准的要求。表7合格试验项目序号项目计量单位要求值极限偏差1试验载荷t额定起重量±1%2起升高度3有效半径m-5%4起升机构运行速度±15%5起升机构起升速度m/min名义值(按设计图样)±10%6止挡器的可靠性—5.3.17下挠度mm5.2.48噪声dB(A)5.3.29漆膜附着力—5.5.3—6.3下挠度试验6.3.1步骤JB/T8906-19998起重机安装完毕后,应在有效半径处施加额定起重量并测量下挠度。6.3.2验收准则应无臂架自身回转,或者在任何时候无小车的失控运行,下挠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