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展望2012-3-28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能耗、集约化的特点,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方式。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起步探索、交通疏解、规划引导几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近10年,进入了一个快速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机电设备,运营,近期谋划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走过40多年的历程。第一条地铁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筹划、1965年开工建设、1969年10月通车的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度23.6km。20世纪70年代,天津修建了7.4km地铁。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车急剧增长,为了解决特大城市中心区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上海、广州分别开始建设地铁,北京地铁复八线等多项工程陆续开工,标志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深圳、南京、重庆、武汉、大连、长春等多个城市开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上海地铁1号线于1995年4月通车运营16.4km,广州地铁1号线于1999年6月通车运营18.5km,北京地铁复八线于1999年9月通车运营13.5km。到90年代末,经过近10年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共增加54km,运营里程达97km。为了有效、合理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造成本,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1998年,我国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政策,并确定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广州地铁2号线和上海明珠线等项目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批复立项,此后又陆续批准了10个城市的20多个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入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群纷纷将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深圳、南京、武汉、长春、大连、沈阳、成都12座城市建成了48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线路累计1395.0km。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特色我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之一,并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1)建设速度快。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建成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线路全长23.6km;到20世纪80年代末建成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线路累计长61.6km;到2000年底共建成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线路累计长174.0km;到2010年底建成48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线路累计长1395.0km。截至2011年上半年,共建成4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线路累计长达1511km。近10年,我国共新建4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线路累计增加1337.0km。(2)制式多样化。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制式多样、品种齐全。目前世界上已经成功运行或成熟的技术都被陆续采用,如长春的轻轨、重庆的跨座式单轨、广州和北京机场线的直线电机线路、大连的快轨和低地板车,而大多数城市一般采用地铁型线路,速度等级一般为80km/h,最高达120km/h。(3)线路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践表明,在具备条件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只有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其交通功能,达到疏解市区交通拥塞的目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经过近10年的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仅大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和换乘,一定程度上还展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引导城市发展的功能。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开通运营线路14条、336.3km;上海已建成开通运营线路11条、425.0km;广州已建成开通运营线路8条、229.3km;深圳已建成开通运营线路5条、175.7km。(4)设备造价明显下降。近10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及机电设备造价已明显下降。其中,地铁每公里造价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7亿元人民币下降到5亿元人民币;轻轨每公里造价由4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5亿元人民币;同等技术水平的A型车价格由最初的1769万元人民币/辆,下降到现在的900多万元人民币/辆,下降约44%;B型车价格也由1000多万元人民币/辆,下降到现在的650多万元人民币/辆。(5)融资渠道多元化。我国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很多,融资渠道和模式也不尽相同,经历了由政府完全无偿投入到寻求多元化资金投入的过程。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公共机构发起,全部或部分由市场经营主体(企业或其他机构)进行资本投入的融资模式。从投资方式看,一般是组建投资公司负责资金的筹集和运作;从来源看,投资渠道逐步多元化,资金的主要构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城建费)、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作价)、银行贷款(包括财政债券)、外国政府贷款等。以北京为例,自成立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来,以银行贷款为基础,以债券、信托等方式为辅助,以融资租赁、保险资金和股权信托等方式为补充,并采取PPP、BT等方式,积极利用多种社会资金,推动轨道交通市场化融资。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满足实际运营需要,能否经受住强大客流的考验。2008年8月奥运会期间,北京共开通运营线路8条、200km,最高日客运量达492万人次,日均客运量完成401.2万人次。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重点依托4、6、7、8、9号线和世博专用线等6条涉博线路、15座涉博车站,全网承担了约40%世博参观客流,共运送乘客超过10.5亿人次,日均578万人次,最高单日客流达754.8万人次。2010年亚运会期间,广州地铁进行免费乘车活动,经受了日客流量784万人次的超常规客流检验。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强大客流的严竣考验。实践证明,这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设备质量不仅国际一流,其经营管理水平、安全保障能力也经受住了国际“大考”的验证。自2009年开始,参照国际地铁协会(COMET)组织的做法和实际需要,我国筹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评估体系(MOPES)”,共设立65项统计指标,并从2010年开始,正式编印统计专册,在已开通运营的城市间交流。主要运营数据如下:(1)已开通线路网络情况。截至2011年上半年,共开通运营线路49条、1511km,运营车站977座。具体数据见表1。表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开通线路网络具体情况城市开通运营线路数/条运营里程/km运营车站数/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长春南京重庆武汉沈阳成都14118522121111336.3425.0229.3175.775.563.031.181.619.228.927.917.61962781441313918335718252216(2)列车运行密度(截至2010年底)。网络最高日客运量692.21万乘次/日(上海);网络最高日均出行量353.81万人次/日(上海);最繁忙线路的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120s(北京);最繁忙线路日均开行列车数达689列次/日(上海);最快线路的旅行速度为58.30km/h(北京)。(3)完成旅客运量情况(截至2011年上半年)。最繁忙线路日均客运量达114.76万乘次/日(北京);最繁忙线路最高日客运量达148.51万乘次/日(北京);最繁忙线路最高日均客运量达194.74万乘次/日(上海);最繁忙线路高峰小时高断面客流量达4.91万人次/h(上海);最繁忙线路日均客运周转量达1012.49万乘次km/日(上海);最繁忙线路客运强度达4.45万乘次/(km·日)(北京);最繁忙线路负荷强度达31.22万乘次km/(km·日)(北京)。4车辆及机电设备自主化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利用德国政府贷款进口了国际先进的A型地铁车辆,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也使地铁工程造价大为上升。为此,政府适时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国产化措施和政策,国产化重点是车辆和信号。通过10多年的努力,既定国产化目标基本实现,自主研发成功B型车、A型车、VVVF牵引传动系统、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车钩、自动车门、不锈钢和铝合金车体、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CBTC系统),其他具有核心技术的设备如牵引供电系统设备、自动售/检票(AFC)设备、站台安全门/屏蔽门、综合监控系统(ISCS)设备、暖通空调设备、自动扶梯和电梯设备、低压配电设备、车辆地板布等内装设备,也基本掌握并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化。4.1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已经形成(1)车辆系统。不但能独立自主生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B型车,而且也能制造A型车。从车体到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车钩、自动车门等都有自主研发产品,且已拥有一批掌握国际先进车辆制造技术、具备现代化生产设施和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现在城市轨道车辆年生产能力不仅能满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求,部分产品已出口到伊朗、印度等国,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2)信号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号系统设备主要采用进口产品。近几年,已有一大批科研机构进行了自主研发,并取得显著成果。(3)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电源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通过建立合资、合作企业,截至目前,除直流开关柜中的高速直流开关尚不能完全自主制造外,其他供电设备从设计到生产、制造、施工,已完全具备自主开发、系统集成的能力。(4)通信、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电扶梯、暖通空调、站台安全门/屏蔽门、内装设备等,除少数零部件还需进口外,均能自主制造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性价比良好的系统和配套产品。4.2自主研发竞争力增强车辆牵引传动系统、车辆制动系统、信号系统等都有多家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进行独立自主研发;供电系统也有很多产品供应商形成相互竞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自主发展,极大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使设备的性价比大大提高,也增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合作交流中的话语权,提高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4.3建设人才逐渐成长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领域和系统,带动和促进了大批掌握当今最先进技术的中青年人才队伍的成长。5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近期谋划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共识,为此,2003年9月,我国提出了申报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应达到的标准:国内生产总值(GDP)1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项目资本金达到总投资40%以上。这些标准近几年已有突破。许多城市纷纷开始制定轨道交通发展规划。2011年3月,政府还提出“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政策,并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截至2010年底,已有36座城市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安、苏州、宁波、无锡、郑州、长沙、福州、大连、东莞、昆明、南昌、青岛、合肥、南宁、贵阳28座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得到政府批准,共规划线路90多条,总里程约2700km,总投资超过10720亿元。得到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将集中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