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行为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校园犯罪心理行为分析目录CONTENTS马加爵锤杀舍友案马加爵事件犯罪心理分析赵承熙枪杀校友校园案赵承熙事件犯罪心理分析马加爵锤杀舍友案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昆明云南大学一男生宿舍内发现一起四人被杀案件,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大量喷溅的血迹并提取了一把石工锤。后经检验,警方认定该宿舍即作案现场,被害人均系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时间约一周左右,作案工具即现场遗留的石工锤。警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和痕迹鉴定工作确定,该宿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有重大嫌疑。2月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被杀害的四名大学生分别是:杨开宏;龚博;唐学李,;邵瑞杰。据老师、学生介绍,马加爵和被害的四名大学生平时关系都不错,五人是同班同学,他们经常在一起活动。2004年3月15日晚19时35分,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被抓获,经警方审讯,他交代了杀人原因,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马加爵锤杀舍友案马加爵事件犯罪心理分析校园环境分析马加爵因家境贫寒,性格内向,在宿舍内常受到舍友的歧视。在冬天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经给马加爵一二块钱,让他替自己洗衣服,马没钱就洗了。“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马加爵宿舍的同学曾在马加爵的被子上撒尿”,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就是偏见和歧视,歧视农村人、歧视贫穷人。而歧视的后果就是招来激烈的反抗,乃至连同歧视行为比较少的同学也招来杀身之祸。马加爵初中风光无限,一个老老实实读书的孩子拿了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大学心理逐渐扭曲,嫉妒敏感与人结怨。马加爵家境贫寒,儿时早熟内向,五岁已成大人,从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无理取闹,甚至可以说是木讷寡言。高中马加爵因为家境贫寒,产生了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混过了高一高二,高三出走事件后如梦方醒,开始努力学习,考进了云南大学的王牌专业。个人成长经历分析个人性格分析马加爵家境贫寒,父母务农并没有太多事件关注他的成长,导致马加爵性格木讷寡言,喜欢一个人独处。成绩一向优异,但总是把奖状藏起来,不爱与他人分享,非常内向。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朋友,只会老老实实读书的孩子。马加爵躲开集体的圈子,逐渐远离同学。马加爵考上大学后试图改变自己孤僻的性格,逐渐融入大学文化,但是往往弄巧成拙,情况越来越糟糕,开始怀疑一切,变得神经兮兮,脾气越发暴躁,变得暴躁乖戾。马加爵事件导火线由于马加爵家庭贫困,舍友及同学对他有些瞧不起,长期对他有蔑视,加上自身心理产生的自卑感,在受到这种不礼貌的“待遇”下,加之打牌马加爵聪明,总是赢,同学故意说是他作弊而引起吵架,使得长期抑郁的心态终于爆发,他觉得,他们既然看不起自己,不如杀了他们,惨案终于发生了……犯罪心理及事件总结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日益清明、文化繁荣昌盛的国家,如此贫穷的大学生并没有得到高度的、有效的资助,没有得到社会的温暖。就人格与变态心理学角度而言,并没有比较好的社会支持,既缺乏客观社会支持,也缺乏主观社会支持,也谈不到社会支持利用问题。因为,尽管十三婶等家族、班主任为代表的学校力量可以提供安慰,但面对经济困难,主观社会支持实际上是苍白无力的。长期的贫穷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反社会人格、爆发性人格,而身处学校、宿舍的偏见和歧视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可以认为,这次事件其实就是社会心理的偏见歧视与人格心理的反抗爆发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导火索便是一次打扑克中的歧视性语言。赵承熙枪杀同学案2007年4月16日当地时间7点15分(北京时间19点15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有关当局至今还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使得赵承熙爆发并制造了16日的校园枪击惨剧。赵承熙枪杀校友案赵承熙事件犯罪心理分析Option01Option02Option03Option04校园环境分析校园里身边的人都非常善良、理性和宽容。赵承熙在校园内大开杀戒,但学校在之后的悼念者仪式上,放飞的气球却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其中包括32名遇难者和杀手赵承熙。33块墓碑,其中有一块是写给赵承熙的,旁边也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个老师留了一张纸条在他的墓碑上:希望你知道我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地心痛,所有的爱包含在这里。个人成长经历分析赵承熙自小有些口齿不清,而且很少与家人交流,到美国不久便被诊断有孤独症症状。但他的母亲好像不太重视这件事。赵在美国读中学时,经常会因为口音而遭到白人(其中不乏富家子弟)的嘲笑。他曾经参加过基督教青年团体,虽然他非常聪明,但还是常常遭到当中富人孩子的欺凌和侮辱。赵很少参加同学组织的各种活动,独来独往,也从不参加在美的韩国年轻人的聚会。他的母亲曾尝试带儿子接受心理治疗、帮助他在篮球场、跆拳道馆、教会里找朋友,却无果而终。上大学后,由于孤僻的性格和诡异的举动,许多女孩子都不愿接近他,他对女孩的追求一直都停留在想象的层面。个人性格分析由于从小移居美国,生活环境与之前截然不同,赵承熙十分不适应,加上从小就患有孤独症,还被白人嘲笑。但是父母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小小的赵承熙,导致赵承熙更加孤独内向,独来独往。上大学后由于性格孤僻,独来独往,与人交往较少,对周围环境强烈不适,导致强烈的认同危机。赵承熙事件导火线赵承熙的姐姐提供的线索表明赵在大二时,放弃了刚进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主修的商业信息技术专业,而转入英语系,尽管英语一度是赵最弱的科目,但他坚信,自己能够成为著名作家。但作家之路屡屡受挫,不仅接到出版社退稿信,而且英语成绩从“B”下滑到“D”,他写作的剧本和诗歌里因为充斥大量的暴力和病态的描述而无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他觉得没人理解自己,没人能看到自己的才华,怒火在沉默中与日俱增。赵承熙的遗嘱你们撕裂了我的心肝,强暴了我的灵魂,折磨我的良心。你们以为你们摧毁的只是一个可怜男孩的一生。多谢你们,我死得像耶稣基督一样悲壮,得以启发后世的弱者和弱势族群。”“你们知道被人割破脸是什么滋味吗?被人强迫吞下垃圾是什么滋味吗?你们知道自掘坟墓是什么滋味吗?你们知道被人从耳至耳割喉是什么滋味吗?你们知道被人活活烧死是什么滋味吗?你们知道被人羞辱是什么滋味吗?让人流血致死只为了你们开心是什么滋味吗?你们一生没有受过一丝痛苦。你们希望一生尽可能把痛苦加给他人,只因为你们有这种能力吗?”“有了梅塞德斯汽车你们不满足,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有了金项链你们不满足,你们这些势利鬼。有了信用基金你们不满足。有了伏特加和白兰地你们仍不满足。你们从来没满足过你们的放荡生活。为了满足你们的享乐主义,你们从来不满足你们现在拥有的东西。然而你们已拥有了一切。犯罪心理及事件总结在赵承熙还在八岁时父母就移居美国,巨大的环境差异使赵程熙无法适应,他变得寡言寡语,而父母忙于工作,并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小承熙的问题,再加上早些年在美国家庭贫穷,个人性格内向的他更是受到了同龄白人的欺负,但他也无法发泄,无法给父母伙伴或老师及时沟通,在最需要心里认同的时候,他独来独往,根据埃里克·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理论,“自我认同危机”一词指的是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而自我认同危机通常出现在青春期。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显然赵承熙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案发时赵承熙23岁了,处于毕业前夕,一个本应该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承担自己的成年人,却无法正视自己的孤独,在和自我的激烈角逐中,将恐惧和仇恨投向外部,他将自己的恐惧归结于富人子弟,欺负他的同龄人,于是导致了这个悲剧。感谢观赏THANKYOUFORWATCHING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