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899—2009稻麦两熟制麦秸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2009-03-12发布2009-03-12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899—2009前言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了提高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水平,规范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求,根据我省目前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作业技术应用状况和农艺要求,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肥东县农机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超波、黄正来、张健美、王自革、蔡海涛、郑贤。本标准首次发布。DB34/T899—2009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术语和定义、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的技术规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稻麦两熟制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应用水田秸秆还田机械,对经过前期处理的小麦秸秆及根茬进行旋埋作业,满足水稻种植环节对旋耕、碎土、灭茬、整平、施肥等多项农艺要求的机械化作业。4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前的准备4.1对小麦秸秆的要求4.1.1应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切碎装置,在收获时将秸秆切碎,切碎的秸秆应均匀抛洒在田面。4.1.2将秸秆全量还田,但不宜超过9000kg/ha。4.1.3将割茬以上部分秸秆切碎,秸秆长度小于10cm。4.1.4割茬高度以不影响耕整地质量为宜,一般小于15cm。4.2田块作业条件要求4.2.1作业前查看、清除通向田间的作业道路、桥梁上障碍物,不能清除的障碍物加以标志。4.2.2田块要视土壤粘性提前一至二天放水浸泡软化土壤,土壤吸足水分后保持一定水层利于机械作业,并按农艺要求洒施氮肥及秸秆催腐剂。4.3操作人员要求4.3.1作业人要经过专业操作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仔细阅读、充分理解所操作机具使用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后再按使用说明书实际操作。4.3.2未满18周岁、酒后人员、生病人员不得上机操作,操作机手在作业时要穿适宜的服装,以免被牵挂引起伤害。5小麦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规程5.1作业前机具检查5.1.1使用前必须向变速箱加足润滑油至检油孔高度位置。所有黄油嘴应注足黄油。检查并拧紧全部联接螺栓。各传动部分必须转动灵活并无异声。DB34/T899—20095.1.2旋耕灭茬机与拖拉机的挂接牢靠,方向节传动轴在安装时应保证中间方轴节叉、方管节叉的开口须在同一平面内。5.1.3所选机具动力匹配,作业耕深满足当地农艺要求。5.2作业前的机具调整5.2.1机具横向调整在较平的地面将机具降低至旋耕刀尖接近地面,观看左右两端刀尖离地面高度和左右两端开沟器离地面高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适当调整拖拉机提升拉杆长度,使左右刀尖和开沟器离地面高度一致,以保证耕深一致。5.2.2机具纵向调整在机具左右水平调整的基础上,将机具调整至要求的作业耕深,视其方向节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轴的夹角是否接近水平,若夹角过大,则通过调节拖拉机上中调整拉杆长度使机具保持前后的水平状态。前后水平位置的调整,与耕深调整同时进行。5.2.3耕深调整5.2.3.1耕作深度的大小,取决于秸秆还田效果及农艺要求。5.2.3.2耕深调整是通过耕深调节装置,达到改变耕深和植被覆盖率的要求。耕深调整通过调整拖拉机挂接机构的中调整拉杆来实现,伸长中拉杆耕深变浅,植被覆盖率降低,反之耕深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5.2.3.3耕深调整到达作业要求后,用限位装置限制升降操纵手柄的下降位置,保持作业深度一致。5.3试运转机具与拖拉机挂接、调整后,将其升离地面,用力扳动旋耕刀轴转动,检查各运转部件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异常响声,确定无异常后,再结合动力,转速由低到高,使机具转速达到最高,运转20min~30min后,停车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投入作业。5.4秸秆还田机的起步发动拖拉机,将旋耕机提升到刀尖离地面15cm~20cm,结合动力输出轴,转动1min~2min,挂上工作档,逐步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位调节手柄,使旋耕机逐步入土随之加大油门,直至正常耕深为止。5.5机械化作业要点5.5.1低速将机械驶进大田,以Ⅱ档为宜,匀速前进,检修调整宜在地头进行。5.5.2耕深控制在16cm~20cm,连续2年以上旋耕地块宜适当加深。5.5.3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5.6对水稻田间管理的要求5.6.1水浆管理秸秆还田后的水稻田块,水稻栽植后水深3cm~5cm左右,秧苗返青后应采用润湿灌溉,以促进土壤气体交换和有害气体释放。80%够苗提前搁田,分次轻搁,待丰产沟底(深15cm)无水1d~2d后,再上新水3cm~4cm,如此反复直到灌浆初期。灌浆至成熟期采用间隙灌溉,干干湿湿,收割前5d~7d断水硬田,防止脱水过早青枯、早衰。5.6.2施肥5.6.2.1在秸秆全量还天条件下,采取增施氮肥、减少磷钾肥用量。每667m2大田总用肥量折纯氮13.5kg~15kg,五氧化二磷3kg~5kg,氧化钾8kg~10kg。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籼)或6:4(粳)。5.6.2.2全部的磷肥、50%的钾肥和25%-30%的速效氮肥在耕田前作为底肥施用,实行全层施肥。充分耕整使秸秆与土壤混匀后,施用25%的速效氮肥做面肥,耙平沉淀待插。5.6.2.3返青肥在栽后5d-7d视苗情醒棵状况,每亩施尿素7.5kg-10kg。分蘖肥在栽后12d-15d(与醒棵肥间隔5d–7d为宜)视苗情、肥情亩施尿素5kg-7.5kg。穗肥要根据生长进程和DB34/T899—2009长势、长相来定,一般在叶色褪淡、第一节间定长,叶龄余数3-3.5时,每667m2施尿素5kg-7.5kg加氯化钾6kg-8kg,抽穗前15d前后每667m2施尿素5kg~7.5kg。5.6.3病虫防治5.6.3.1病虫害防治在准确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用无公害综合防治。5.6.3.2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条纹叶枯病、穗颈稻瘟病等。5.6.3.3分蘖末期至孕穗期当稻飞虱百丛达1000头、稻纵卷叶螟百丛幼虫100头、纹枯病病丛率30%、稻瘟病(粳稻)病叶率达10%时,及时进行防治。5.6.3.4长穗期当稻纵卷叶螟百丛幼虫60头、稻飞虱百丛虫量1500头、纹枯病病丛率30%时,及时进行防治,二、三化螟(部分稻区)根据病虫预报卵孵高峰期,稻曲病在破口前5天~7天防治,重发年份一周后再补治一次。5.7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质量要求5.7.1.1泥浆深度达到5cm–8cm,耕深≥16cm。5.7.1.2耕深稳定性≥85%。5.7.1.3埋茬深度应在4cm以上,覆盖率≥55%。5.7.1.4水整后大田地表应平整,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cm。5.8安全作业5.8.1地头转弯或倒车时要提升机具,严禁作业。5.8.2作业时机具上严禁站人,不得接近旋转部件。5.8.3严禁在工作状态下排除故障。5.8.4运输状态时必须锁定拖拉机升降机构,机具应停止转动。5.8.5及时清除刀具上的秸草。5.8.6作业中听到异常声响,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5.8.7严禁先入土再结合动力,或急骤下降旋耕机,以免损坏拖拉机及旋耕传动部件。5.9安全防护5.9.1机械应按GB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的规定进行安全防护。5.9.2机械危险部位按GB10396的规定要求设置永久性安全标志。5.10保养作业结束时应清除机器内外的杂物,将各运动部件清洗干净,用清洁润滑油涂敷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