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782-2008 安徽省小麦苗情监测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DB34备案号: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782—2008安徽省小麦苗情监测技术规范2008-04-03发布2008-04-03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2008I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君、田灵芝、汪新国、蔡志明。本标准自2008年4月3日发布实施。食品伙伴网—20081安徽省小麦苗情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及江淮地区小麦苗情的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适用于安徽省小麦苗情的监测、分析与小麦生产的管理和指导,并对周边各省冬小麦苗情监测具有参考作用。2术语概念2.1小麦苗情监测指在小麦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等关键生长发育阶段,通过定点、定期(特殊自然灾害除外)地对各地区各种有代表性的品种和地块的小麦叶蘖动态、个体素质、群体质量、产量形成及气候灾害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管理意见,开展分类管理的方法。2.2常年千粒重为监测品种前三年平均值,新引进品种以育种单位提供的千粒重为准(g)。2.3预计千粒重根据小麦生长状况和灌浆期间天气情况估计的千粒重(g)。2.4实际千粒重指小麦晒干入库时的千粒重或收获后按入库标准含水量13%折算的千粒重(g)。2.5缺苗(断垄)条播小麦在3叶期内连续10cm无苗为缺苗(连续16.5cm无苗为断垄)的现象。2.6冻害由于低温影响,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幼穗脱水萎缩、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2.7冷害指小麦生长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0℃以上低温造成的延迟抽穗、抽出空颖白穗或部分小穗空瘪的现象。2.8倒伏小麦植株发生倾斜或平铺的现象。2.9灌浆速率指每天每千粒小麦干物质的增长量(g)。2.10监测区食品伙伴网—20082用作调查亩基本苗、主茎叶龄、茎蘖数以及有效穗数的的固定区域。确立方法:采取对角线取样法,每个地块(品种或播期)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样段(点),条播田每样段1m双行,撒播田每样点0.5㎡插行定点确立。2.11取样区用作调查次生根、穗粒数等监测项目取样的区域。取样区设立在监测区周围(至少隔2行)。3监测内容与方法3.1监测点基本情况3.1.1监测内容主要对监测点前茬作物;土壤类型;肥力状况;耕作和播种方式;施肥种类、数量和方法等项目进行监测记载,作为苗情和产量分析的依据。监测内容见表1。表1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施肥耕作方式播种方式基肥(kg/667m2)追肥(kg/667m2)根外喷肥县(市、区)监测点品种名称土壤类型前茬作物翻耕旋耕播期(月/日)条播撒播行距(cm)播种深度(cm)有机肥秸秆纯NP2O5K2O纯N次数3.1.2监测方法采取调查方式填报。小麦播种后及时填写上报。其中追肥和根外喷肥为预报,小麦收获后修正上报。3.2生育期3.2.1监测内容主要监测小麦品种在不同播种期条件下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等主要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监测内容见表2。表2小麦生育期记载表监测点品种播种期(月/日)出苗期(月/日)三叶期(月/日)分蘖期(月/日)越冬期(月/日)返青期(月/日)拔节期(月/日)孕穗期(月/日)抽穗期(月/日)开花期(月/日)成熟期(月/日)全生育期(d)3.2.2监测方法3.2.2.1播种期记载监测点各品种播种的日期。3.2.2.2出苗期小麦的第一片真叶露出地表2㎝~3㎝时为出苗,记载田间有50%以上的麦苗达到出苗标准的日期。3.2.2.3三叶期记载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真叶伸出2㎝左右的日期。3.2.2.4分蘖期记载田间有50%以上的麦苗第一分蘖露出叶鞘2㎝左右的日期。3.2.2.5越冬期记载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以下的日期。3.2.2.6返青期记载麦苗叶片由青紫色转为鲜绿色,部分心叶露头时的日期。食品伙伴网—200833.2.2.7拔节期记载全田50%以上的植株茎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的日期。3.2.2.8孕穗期记载全田50%的小麦旗叶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的日期。3.2.2.9抽穗期记载全田50%以上的麦穗由叶鞘中露出1/2穗长的日期。3.2.2.10开花期记载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颍张开、花丝伸长、花药外露的日期。3.2.2.11成熟期记载小麦的茎、叶、穗发黄、胚乳呈蜡状,籽粒开始变硬,基本达到原品种固有色泽的日期。3.2.2.12全生育期记载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收获的天数。3.2.3报送时间各生育期监测记载后及时报送。3.3叶蘖动态3.3.1监测内容主要监测小麦主茎叶龄和亩茎蘖数。监测内容见表3。表3监测点小麦叶蘖动态调查表11月20日11月30日12月10日县(市、区)监测点品种名称播种期(月/日)播种量(kg/667m2)出苗期(月/日)基本苗(万/667m2)分蘖期(月/日)主茎叶龄茎蘖数(万/667m2)主茎叶龄茎蘖数(万/667m2)主茎叶龄茎蘖数(万/667m2)注:主茎叶龄标注方法:用橡胶数字模具分别标注第3、5、7、9、11、13叶,便于监测。3.3.2监测方法3.3.2.1监测时间亩基本苗于三叶期监测,亩茎蘖数和主茎叶龄分别于11月20日、11月30日、12月10日监测。3.3.2.2亩基本苗由监测区的苗数折算而成(万/667m2)。3.3.2.3亩茎蘖数由监测区的茎蘖数折算而成(万/667m2)。3.3.2.4主茎叶龄每样点连续调查10株,共调查30株,数叶片数,未出全的心叶用它露出部分的长度占下一片叶长度的百分比表示,求平均值。3.4个体素质及群体质量3.4.1监测内容分别于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四个生育时期监测小麦主茎叶龄、单株茎蘖和次生根(条)数、总茎蘖(穗)数(万/667m2)、缺苗(%)以及长势长相,监测内容见表4。食品伙伴网—20084表4监测点小麦个体生长情况及群体消长监测表越冬期返青期县(市、区)监测点品种名称越冬日期(月/日)主茎叶龄单株茎蘖(个)次生根(条)亩茎蘖(万/667m2)返青日期(月/日)主茎叶龄单株茎蘖(个)次生根(条)亩茎蘖(万/667m2)续表4拔节期抽穗期县(市、区)监测点品种名称拔节日期(月/日)主茎叶龄单株茎蘖(个)亩茎蘖(万/667m2)抽穗日期(月/日)主茎叶龄亩茎蘖(万/667m2)3.4.2监测方法3.4.2.1次生根在取样区挖株取样,连续挖10株,数次生根,求单株次生根平均数。3.4.2.2单株茎蘖数包括主茎及各级分蘖。3.5苗情评价3.5.1监测方法根据小麦个体素质及群体质量状况监测结果,参照附录A《安徽省小麦苗情分类标准》(表A1、表A2),结合当地小麦长势,对本地区小麦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4个主要生育时期的苗情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填写表5。表5小麦苗情评价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壮苗(%)壮苗(%)壮苗(%)壮苗(%)县(市、区)旺苗(%)一类苗二类苗弱苗(%)旺苗(%)一类苗二类苗弱苗(%)一类苗二类苗弱苗(%)一类苗二类苗弱苗(%)备注合计苗情分析3.5.2监测要求根据监测结果撰写苗情监测报告,分析苗情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管理意见或建议。3.6灌浆速率3.6.1监测内容主要测定各监测品种小麦籽粒干物质重量,折算千粒重,计算灌浆速率。3.6.2监测方法3.6.2.1监测次数从4月30日开始,每隔5天监测1次,收获前监测最后一次,共监测6~7次。3.6.2.2取样方法于开花期分别标注生育进程一致的样点(7处),顺次在样点中随机抓取20穗进行测定。3.6.2.3测定方法食品伙伴网—20085105℃烘籽粒30min杀青(第一、二期由于籽粒过小,不易脱粒,先对穗子杀青而后脱粒),80℃烘8h至恒重,测定籽粒干重,折算千粒重,计算灌浆速率。监测结果填写表6。灌浆速率计算方法:灌浆速率(g/千粒·d)=(Gn+5-Gn)/5,其中:Gn+5:第(n+5)天的千粒干重(g);Gn:第n天千粒干重(g)。3.6.3监测要求各监测点按要求时间进行监测,当天报送监测结果。表6灌浆速率测定记载表单位:g、g/千粒·d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收获前__月__日监测点品种千粒重千粒重灌浆速率千粒重灌浆速率千粒重灌浆速率千粒重灌浆速率千粒重灌浆速率千粒重灌浆速率千粒重灌浆速率3.7预产和测产3.7.1监测内容主要监测亩有效穗数、穗粒数、单穗小麦的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退化小穗数。用监测品种常年千粒重进行预产,用预计千粒重进行测产。小麦预产内容见表7,测产内容见表8。表7小麦预产表监测点品种名称预产日期(月/日)有效穗数(万/667m2)每穗粒数(粒)常年千粒重(g)理论产量(kg/667m2)0.85折合实产(kg/667m2)表8小麦测产表单穗小麦监测点品种测产日期(月/日)有效穗(万/667m2)总小穗数(个)结实小穗数(个)退化小穗数(个)每穗粒数(粒)预计千粒重(g)理论产量(kg/667m2)0.85%折合实产(kg/667m2)3.7.2监测方法3.7.2.1监测时间5月10日调查产量结构,进行预产,5月25日前后进行测产。3.7.2.2亩有效穗数调查固定监测区小麦穗数,剔除5粒以下的麦穗,计算亩有效穗数(万/667m2)。3.7.2.3穗粒数在取样区从根部随机抓取20个左右的麦穗,剔除5粒以下的麦穗,数粒数,计算穗粒数。3.8实际千粒重3.8.1监测内容主要监测小麦实际千粒重,与上年千粒重和预计千粒重进行比较。监测内容见表9。表9小麦实际千粒重监测表监测点品种调查日期(月/日)上年千粒重(g)预计千粒重(g)实际千粒重(g)备注注:实际千粒重与预计千粒重有差异的在备注栏说明原因。食品伙伴网—200863.8.2监测方法收获时分别取回监测区全部麦穗,脱粒晒干,每样点随机数籽粒500粒(剔除不完全粒),测定千粒重,求平均值。收获时调查千粒重的,用水份速测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按13%入库标准含水量折算千粒重。3.8.3监测要求6月10日前报送监测结果。3.9气象灾害3.9.1冻害零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称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倒春寒)。3.9.1.1监测内容监测冻害发生时间、程度和面积。监测内容见表10。表10小麦冻害监测(调查)表监测点冻害情况全县(市、区)小麦冻害情况冻害程度其中县(市、区)监测点品种冻害时间(月/日)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品种种植面积(ha)冻害面积(ha)一级二级三级四级3.9.1.2监测时间及方法冻害发生后5天监测,采用目测法估算。3.9.1.3冻害程度分级冻害分为四级,一级:叶尖受冻发黄;二级:叶片冻死一半;三级:叶片全枯;四级:主茎或部分大蘖冻死。3.9.1.4监测要求分品种调查当地小麦冻害发生面积、冻害程度,分析冻害发生原因,说明冻害恢复情况,及时上报监测结果。3.9.2冷害3.9.2.1监测内容监测小麦冷害发生时间、受害程度和面积。3.9.2.2监测时间及方法抽穗后或测产时监测。3.9.2.3监测要求分品种调查当地小麦冷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分析冷害发生原因,文字形式上报监测结果。3.9.3倒伏3.9.3.1监测内容监测降雨时间、降雨量、倒伏程度及倒伏面积。监测内容见表11。表11小麦倒伏监测(调查)表监测点小麦倒伏情况全县(市、区)小麦倒伏情况倒伏类型其中县(市、区)降雨时间(月/日)降雨量(mm)品种伏倒倾品种种植面积(ha)倒伏面积(ha)伏倒倾3.9.3.2监测方法采取目测法估算。3.9.3.3倒伏分级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