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学校课程与教学——昆明育萃教育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述一、课程的概念——昆明育萃教育(一)课程概念的不同表述(1)课程是学科内容或教材。(2)课程是计划。(3)课程是目标。(4)课程是学习经验。(二)课程的不同层次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理解课程4.实施课程5.经验课程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组织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的方法,并且有一套可以具体实施的策略以及恰当评价的方法。同时,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都是生成新的课程内容与目标的标志。二、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昆明育萃教育教学概念的要义:第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第二,教学是追求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第三,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第四,教学的具体形态是变化发展和丰富多样的。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独立模式课程与教学相对独立,互不交叉。2.包含模式(1)大教学小课程(2)大课程小教学3.循环模式塞勒的三个隐喻:设计图纸、球赛的方案、一首乐谱第二节课程编制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一)课程目标的类型1.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的课程目标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它基本的特点是目标精确、具体和可操作。2.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3.表现性目标应用表现性目标,人们期望的不是学生反应的一致性,而是反应的多样性。在表现性活动中,教师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各种意义是个性化的。(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昆明育萃教育(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二、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昆明育萃教育(一)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需要4.课程与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昆明育萃教育(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载体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某级某类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在我国,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我国,课程标准也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3.教科书教科书又称课本、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阐述而形成的文本。三、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不同取向1.课程实施的忠实观课程实施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计划的。2.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课程实施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的过程。3.课程的生成观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1.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不可替2.课程实施的目的和学生发展的复杂3.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和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四、课程与教学评价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对课程系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第三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主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昆明育萃教育(一)教学目标分类1.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1)认知领域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的组织、价值的个性化(3)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引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行为反应、适应、创作2.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态度3.我国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发展性。教学目标设计的最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设计时既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又要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引导学生发展的作用。整体性。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是由教育目的决定的,包括学校培养目标、学科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四个层次。此外,教学目标在三维目标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灵活性。教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之前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只是一种初步的参照,不具有全面的、实在的、可靠的意义。2.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与方法——昆明育萃教育(1)目标分解(2)任务分析(3)起点确定(4)目标表述教学目标表述的具体要求:第一,谁来完成这个行为,即要明确教学对象是谁;第二,用来达成目标的实际行为,目标表述要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应使用容易观察到的行为动词;第三,行为的结果,如一篇论文,一道算术题;第四,完成行为的适当情境或条件,包括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信息、时间、问题的明确性等,如:“在一小时考试中”或“在全班面前”;第五,用来评价作品或成绩的标准,如正确率、精确度、时间等。案例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唤醒并坚定学生关心、帮助弱者的信念;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思考:以上教学目标的表述存在什么问题?请根据教学目标表述的具体要求进行修改。二、教学方法——昆明育萃教育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一)教学方法的分类根据师生活动方式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2.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实践性教学方法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4.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优化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2)学生心理发展水平。(3)教师自身实际。2.教学方法的优化——昆明育萃教育(1)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2)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3)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特征(1)主体活动的实践性。(2)师生的合作性。(3)内容方法的综合性。(4)教与学的开放性。三、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一)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人的需求大大增加,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批判否定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长期实行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1)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2)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3.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第二,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第三,它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第四,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五,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第一,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封闭式教学,容易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脱节。第三,重视预设内容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创造性不强。第四,强调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二)教学工作环节1.备课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材料、研究教法和学法2.上课导入、展开、调整和结束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第四节课程与教学发展趋势一、影响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因素(一)知识(二)社会(三)学生(四)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二、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昆明育萃教育(一)尊重生命发展的教学价值观尊重人生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二)关照社会与个人发展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昆明育萃教育一是所有课程内容要体现出时代发展特点、本国具体国情和社会价值观。二是所有课程内容要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三)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追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首先,课程与教学目标要立足学生现实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态度,挖掘能够产生内在发展动力的学生潜能。其次,课程与教学目标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四)趋于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结构1.未来的课程与教学结构将加重人文教育的比例,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2.在保证普通教育首先的原则下,兼顾和平衡普通教育基础课程与劳动技术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增开劳动训练和传授职业技术、知识技能的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课程;3.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对多种人才的需要,满足具有不同能力、基础条件有较大差异、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学生的需要,提高选修课的比例,未来的课程结构中选修课会保持在25%~30%左右,同时选修课形式趋于多样化;4.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会趋于统一。(五)尊重多元和差异的主体性课程与教学评价主体性的评价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是交互主体,评价是二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昆明育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