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职业事业》导学案1/5学业·职业·事业学习指南1.正确理解学业、职业和事业间的关系,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2.掌握文章的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3.引导学生认识择业应考虑自己的禀赋和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板块一课前自主预习夯实基础字音识记1.单音易误读字禀.赋苑囿.嗜.好隽.永问津.徘徊.欣羡.怯懦.侥.幸鄙.视2.多音易误读字①应应.当有求必应.②行行.路银行.树行.子道行.整合常识1.课文理解本文在阐明学业、职业和事业三位一体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实际生活中学业和职业相冲突的两种情形,提出了;二是指出择学择业应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三是论述要想在学业和职业中成就事业,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依靠自己的奋斗,而不是。2.文学常识朱光潜,笔名、。现代家、文艺理论家。《文艺心理学》和《》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3.备考补缺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自主校对夯实基础字音识记1.单音易误读字bǐngyòushìjuànjīnhuáixiànnuòjiǎobǐ2.多音易误读字①应yīngyìng②行xínghánghànghéng整合常识《学业职业事业》导学案2/51.课文理解解决矛盾的建议禀赋和兴趣不劳而获2.文学常识孟实孟石美学诗论3.备考补缺魏晋隋文帝隋板块二课堂合作探究一、课文理解及思路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学业、职业、事业是有志气的人所关心的人生不同阶段上的三件事情。第二部分(第2—8段):阐述学业、职业、事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作者先从“业”的常用意义出发,对“业”字的内涵作了诠释,由此得出学业、职业、事业三个概念的含义。接着进一步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学业、职业、事业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学业、职业应该发展为有成就的事业,学业应该成为替社会谋取福利的职业。职业应该成为不断提升内在素养的学业。第三部分(第9—10段):阐述如何解决学业与职业相矛盾的生活现实。作者先提出了学业与职业相矛盾的两种情形:一种是职业与学业不相关的情形。学业与职业大相径庭;一种是职业与学业不完全相称时的情形,“通才就专职”。后分别阐述解决两者矛盾的建议。第四部分(第11—13段):阐述择学择业应考虑自己的禀赋和兴趣,不应受名利和传统的世俗观念影响。第五部分(第14—15段):论述成就事业需要的德行,告诉人们成功是凭借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而不是靠不劳而获侥幸获取的。二、写作特色学习课文,要重点注意以下两个特色。1.说理透彻严密课文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没有疏漏。在阐述学业、职业、事业三者的关系时,作者首先指出了三者的共性,它们都可以叫作“业”,然后解释出“业”的含义,“业”字的内涵清楚后,学业、职业、事业三个概念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在阐述学业、职业的关系时,作者抓住了关键词“职分”。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其内在的联系,深入浅出,明白晓畅。2.运用比喻、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课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得鱼忘筌,钱赚到手了,学业和事业有无成就却不必管”,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阐明一个人注重实利却不关心事业成就如同渔人捕获了鱼却忘记了捕鱼工具一样短见。课文还以斯宾诺莎、兰姆、康拉德、蒙罗等人为例佐证学业与职业相冲突时,既可以忠实于学业研究,又可以从事另外一种职业维持生计。课文的最后一段,又从正面论述事业的成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奋斗才能得来,从反面论述如果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必将被自然淘汰,即使成功,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此外,课文还运用了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板块三自主巩固提升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学业职业事业》导学案3/5A.禀.赋(bǐng)隽.永(juàn)无人问津.(jīn)B.苑囿.(yòu)嗜.好(shì)不胜.枚举(shèng)C.容或.(huò)徘徊.(huái)并行不悖.(bèi)D.纯粹.(chuì)鄙.视(bǐ)得鱼忘筌.(q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颠倒妄想人生世相劳而无补B.淘汰怯懦假公济私致理名言C.懒惰冷酷死心踏地贪污苟且D.引诱干躁顾名思义相得益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一句是()A.除了大锯收到通知去面试了几家公司,我和茹梦根本都无人问津....。B.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偷偷跑到球场打起了篮球,王老师找到我后,说我不学无术....。C.毫无辛苦地赚钱的人不胜枚举....,但是,毫无辛苦地挥霍的人则绝无仅有。D.联合国朝鲜问题特使涉嫌假公济私....而丢官。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学业和职业不能成为事业,那空洞无成就。学业和职业不能打成一片,学业就私人的嗜好。不能成为社会中的一种职分。A.如果就如果只是B.因为故因为所以C.因为故如果只是D.如果就因为所以5.下列选项中,对使用的论证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辈子拘守一部讲义的人绝不是一个好教员,一辈子拘守一部步兵操典的人绝不是一个好战士,余可类推。(对比论证)B.有些学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看不出丝毫情趣,遇事称斤称两,谈吐干燥无味,他们理应学商业或是法律。有些工程师根本没有科学的头脑,却喜欢做点旧诗,结交大人阔佬,他们理应干政治。(举例论证)C.得鱼忘筌,钱赚到手了,学业和事业有无成就却不管。(比喻论证)D.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每个人的江山都依仗自己的奋斗才打得来。这个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一个人如果想以寄生虫的心习,去侥幸获取只有勤奋的蜂蚁所能获到的花蜜,他终久必归自然淘汰。万一他成功侥幸一时,社会所受的祸害也就很大……(对比论证)6.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如果事业还另有特殊意义,那就只能指工作或活动的成就。A.在职业上可以成就事业,在学问上也还可以成就事业,依这种意义说B.依这种意义说,在职业上可以成就事业,在学问上也还可以成就事业C.在职业上可以成就事业,依这种意义说,在学问上也还可以成就事业D.依这种意义说,在学问上也还可以成就事业,在职业上可以成就事业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择学择业对于一个人是一个极重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个人的资禀与兴趣。我曾观察过许多人所学的和所做的全与他们性不相近。有些学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看不出丝毫兴趣,遇事称斤称两,谈吐干燥无味。他们理应学商业或是法律。有些工程师根本没有科学的头脑,却欢喜做点旧诗,结交大人阔佬,他们理应干政治。如此等类,不胜枚举,性不相近,《学业职业事业》导学案4/5纵然努力,也往往劳而无补,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精力的浪费。在美国。“职业测验”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一个人对于择学择业如有疑难可以找一个专家用测验来解决。这种测验容或很幼稚肤浅。但是它的原则是不错的。我们希望测验的方法日趋精密,将来一个人学一门学问或是就一种职业之先,都仔细经过一番测验,免得走错门路。1.本段文字论证的观点是什么?。2.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择学择业为什么要考虑资禀与兴趣?。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老家(1)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文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2)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3)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4)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5)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6)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7)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8)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9)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10)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11)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12)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13)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学业职业事业》导学案5/5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14)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22.第(1)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3.第(5)段说梦中思念故乡情绪浓烈,道理却“说不清楚”,实际上文中已说得很清楚。请简要概括。(3分)。24.第(9)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2分)。25.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4分)。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D2.A3.B4.A5.A(类比论证)6.B二、阅读理解1.择学择业对于一个人是一个极重的问题。2.举例论证反面论证3.性不相近,纵然努力,也往往劳而无补,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精力的浪费。三、课外延伸22.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已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23.作者对家乡的感情难以割断,而且随着离开家乡时间的增长与日俱增。同时担心生怕被家乡父老乡亲遗忘。24.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抚今追昔、物是人非、深沉悲凉)的气氛。25.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人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