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中人才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刘义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05期[摘要]當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进程中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汽车人才队伍。文章在对当前汽车行业人才现状梳理分析基础上,结合行业调研数据,针对重点人才群体从“推动车辆工程升级为一级学科,建立高校院系间跨学科培养的工作机制,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营造重视工匠的社会氛围,盘活存量汽车人才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叠加效应”四个角度来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人才。[关键词]转型升级;汽车新四化;跨界人才;资源共享[DOI]10.13939/j.cnki.zgsc.2020.05.058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面临国内外多重压力和挑战,经济增速回落、环保治理加严、国五切换国六标准、中美贸易摩擦等。全年汽车产销量也同比小幅下滑,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才强则产业强。当前汽车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整个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1汽车行业人才现状1.1人才总量在快速增长,但人才短缺问题依然严峻据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不完全统计,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从业人数从2005年的166.9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483.3万人。《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和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人才研究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规模以上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技术人员整体占比达到23%,约110多万人。随着造车新势力的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年底,整个汽车行业又新增50多家整车企业,其中造车新势力代表之一蔚来汽车的员工总数已高达1万多人,50%以上的新增企业员工总数已超过500人。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他们仍需招募一定数量的汽车人才。据汽车人才研究会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全国目前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二级学科)应届生(本科)毕业规模每年在2万人左右,总量严重不足,优秀年轻后备人才更是短缺。另外,当前汽车产品加快向“新四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汽车将成为承载着未来众多领域技术的战略新兴产业,学科交叉特征更加突出。尽管拥有车辆工程、机械类专业背景的人员仍然是企业人才队伍的主体,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电子电气类、材料类、力学类、控制类、计算机类、管理学、金融学等专业人才加入到汽车人才队伍中。但是,当下汽车行业对这些优秀人才的吸引远远不够,亟须拓展跨界领域的增量人才。龙源期刊网人才质量在逐步改善,但复合跨界人才良将难觅据汽车人才研究会《2018年劳动用工行业对标报告》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领域研发人员占比为18.8%。据Incopat专利数据库数据显示,在电动汽车及智能网联领域,中国目前申请的专利数分别占比为77.98%和45.63%,专利总数在全球遥遥领先。这反映出中国汽车人才质量在逐步提升,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仍需提升。尤其在拥抱“新四化”进程中,汽车人才要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快速提升,还需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跨界人才,诸如汽车+通信+IT等复合型跨界人才,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未来出行的发展需求。由于当前汽车人才主要供给方人才培养的迭代速度和行业的新需求无法及时匹配,从而导致了这类人才群体非常短缺,也是目前汽车人才市场上非常亟须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技能人才群体中,中国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平均占比达30%,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平均占比为40%,我国距离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1.3人才结构渐趋合理,但结构性供求矛盾依然严峻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汽车市场结束了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必将带来汽车产业人才资源总量的稳步增长。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带来人才结构的新变化。当前,由于企业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会逐步下降,最终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区间。对于工程技术人员中的研发人才,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研发活动开始从产品开发向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领域延伸,与高校和各类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对优秀研发人员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研发人员在企业总体人员结构中的比例将会逐步提升。此外,随着智能制造的应用,高技能人才队伍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普通技能类工人的数量将下降。据汽车人才研究会《2018年劳动用工行业对标报告》的数据显示,近5年行业管理技术人员占比为30%左右,非管理技术人员的占比在50%左右,这两大群体的占比趋于稳定,但重点研发岗位的核心工程师、复合型管理技术人才、跨界人才、国家级的技能大师仍然非常紧缺,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这些高素质人才群体来引领。因此,结构性的供需矛盾仍然严峻,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1.4管理效能在不断提升,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需创新在过去的5年中,汽车行业企业的管理效能在持续提升,据汽车人才研究会“2014—2018劳动用工与薪酬行业对标报告”数据显示,行业人均销量从2014年的20辆/人提升到2018年的24辆/人,人均销售收入从265.6万元/人提升到348.5万元/人,人均利润从26.2万元/人提升到30.1万元/人,人均工业增加值从64.1万元/人提升到74.9万元/人。面对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与时俱进,积极优化组织机构、调整管理模式,力求“瘦身健体”。鉴于当前汽车行业的快速变革和发展,行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需要持续创新,以吸引、培养、激励汽车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价值。2对策与建议龙源期刊网推动“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建议把车辆工程专业上升为一级学科,使之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发展相适应。鉴于当前“车辆工程”专业为二级学科,招生人数和规模都无法满足行业对车辆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升级为一级学科后,可按照当前市场需求,形成若干个与车辆工程相关的学科小类,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增量人才的数量,也和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结合,最终形成符合时代发展且特色鲜明的车辆工程类人才培养体系。2.2探索建立高校院系间跨学科交叉培养的工作机制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割裂的问题,尤其针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工程教育的理念、手段和实践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建议给予部分重点高校一定的跨学科交叉培养方面的自主权,鼓励高校探索优秀跨界人才的培养。一旦形成成熟的可推广模式,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加以全面推行。2.3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营造重视“工匠”的社会氛围当前,需要打造“精品职教”,要更多地站在职教学生未来发展和国家发展需要的角度考虑,真正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走进社会能受尊重、有地位、被重用。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精准投入力度,国家相关部委可以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引导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规划、设计好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和薪酬福利政策,在整个社会营造尊重、重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工匠的社会氛围。2.4盘活存量汽车人才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叠加效应充分利用现有汽车人才资源,调动产业内所有可利用的人才资源,产学研需要协作分工,利用行业协会搭建的资源平台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人才共享”和“人才联动”,诸如在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借脑发展”等方面探索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对人才工作重心从“我拥有”向“我集聚”转化,通过科学的“开源节流”的人才利用和使用方式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真正发挥协同创新的魅力。可以由相关的行业协会牵头搭建国家级汽车人才培养与服务平台,聚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企业、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联动。参考文献:[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7版)[M].北京:中国汽车杂志社,2017:371-372.[作者简介]刘义(1978—),男,汉族,湖北十堰人,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战略与组织创新。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