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免疫耐受、免疫调节(10级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tolerance)杨艳丽济宁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概述(非己)(自己)机体(T/B)活化免疫效应—免疫耐受Ag免疫耐受的概念: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tolerance):抗原特异性T、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效应的现象,称为免疫耐受。•耐受原(toleragen):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免疫原(immuno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免疫耐受的特点:•具有免疫特异性;•需要抗原的刺激;•有免疫应答过程•有免疫记忆性;免疫耐受的概念免疫耐受: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免疫抑制:对免疫系统普遍的抑制。免疫缺陷:是一种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缺陷或免疫反应障碍致使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性疾病。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二、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Owen的观察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Ag所致的免疫耐受现象(一)胚胎期嵌和体形成的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二)在胚胎期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Medawar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MedawarBurnet二、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抗原剂量(一)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Mitchison低带耐受(low-zone)高带耐受(high-zone)(一)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抗原剂量•抗原性状小分子、非聚合单体可溶性抗原大分子、蛋白聚体颗粒性抗原(一)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抗原剂量•抗原性状•抗原免疫途径口服、静脉、腹腔、肌肉、皮下、皮内(一)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抗原剂量•抗原性状•抗原免疫途径•抗原表位特点耐受原表位(一)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抗原剂量•抗原性状•抗原免疫途径•抗原表位特点•抗原持续存在(一)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抗原剂量•抗原性状•抗原免疫途径•抗原表位特点•抗原持续存在•抗原变异二、后天接触抗原导致的免疫耐受(二)机体方面的因素第一节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机体发育程度和年龄机体生理状态•中枢耐受(centraltolerance)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的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外周耐受(peripheraltolerance)是指成熟的T及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正免疫应答。第二节免疫耐受机制•如果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具有高亲和力,且这种组织特异自身抗原浓度高,可经APC提呈,但此类未经活化的APC表达的辅助刺激分子很少,不能提供第二信号,可致此类T细胞克隆清除。二、外周免疫耐受1、克隆清除(clonaldeletion)第二节免疫耐受机制•如果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的亲和力低,或这类自身抗原浓度很低,虽由活化的APC提呈,因缺乏第二信号,不足以活化相应的初始T细胞,这种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抗原并存,称为免疫忽视。二、外周免疫耐受2、免疫忽视(immunologicalignorance)第二节免疫耐受机制•由于缺乏活化第二信号二、外周免疫耐受3、免疫无能(anergy)及不活化第二节免疫耐受机制第三节免疫耐受与临床一、建立免疫耐受防治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超敏反应疾病(脱敏疗法);二、打破免疫耐受治疗肿瘤学习要点•免疫耐受的概念与特点;•免疫耐受的机制;•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杨艳丽济宁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免疫调节(Immuneregulation)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种免疫分子与免疫细胞相互促进和抑制,形成相互作用的网络,共同维持适当的免疫应答,正常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分子水平:抑制性受体•细胞水平:调节性T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整体水平: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调节(Immuneregulation)内容纲要Ⅰ.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Ⅱ.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Ⅲ.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Ⅳ.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Ⅴ.抗独特型淋巴细胞克隆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Ⅵ.其他形式的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1.感知与调节2.应答与调节3.调节与干预4.调节与疾病内容纲要Ⅰ.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Ⅱ.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Ⅲ.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Ⅳ.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Ⅴ.抗独特型淋巴细胞克隆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Ⅵ.其他形式的免疫调节一、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的调控:1、信号转导中的两类功能相反的分子:PTK:能使蛋白质分子上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的激酶。PTP:能把磷酸化酪氨酸分子上的磷酸根去除的磷酸酶。2、免疫细胞活化中两类功能相反的免疫受体:激活性受体带有ITAM招募PTK启动激活信号的转导抑制性受体带有ITIM招募PTP抑制激活信号的转导免疫细胞激活性受体抑制性受体B细胞BCRFcγRII-BT细胞TCRCTLA-4NK细胞NKG2D,NCRKIR2DL,CD94/NKG2A免疫细胞活化中的两类功能相反的免疫受体:二、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及其反馈调节:1.共信号分子对T细胞增殖的反馈调节:二、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及其反馈调节:2、B细胞通过FcγRⅡ-B受体实施对特异性体液应答的反馈调节:二、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及其反馈调节:3、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活性:内容纲要Ⅰ.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Ⅱ.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Ⅲ.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Ⅳ.调节性T细胞参与免疫调节Ⅴ.抗独特型淋巴细胞克隆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Ⅵ.其他形式的免疫调节(一)自然调节T细胞(naturalTreg,nTreg):1、胸腺中分化2、CD4+CD25+;3、foxp3+;4、通过细胞间接触发挥作用(二)适应性调节T细胞(inducedTreg,iTreg)1、一般在外周由抗原诱导产生;2、发挥作用必须有特定细胞因子的参与;3、Tr1、Th3。两类主要的调节性T细胞特点自然调节性T细胞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诱导部位胸腺外周CD25表达+++-/+转录因子Foxp3++++抗原特异性自身抗原(胸腺中)组织特异性抗原和外来抗原发挥效应作用的机制细胞接触为主分泌细胞因子为主功能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病理性应答抑制自身损伤性炎症反应、阻遏病原体和移植物引起的病理应答举例CD4+CD25+T细胞CD4+的Tr1和Th3Th1、Th2的免疫调节作用:内容纲要Ⅰ.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Ⅱ.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Ⅲ.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Ⅳ.调节性T细胞单于免疫调节Ⅴ.抗独特型淋巴细胞克隆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Ⅵ.其他形式的免疫调节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对效应功能的反馈调节(AICD)意义:维持抗原特异性激活的T/B细胞总量。机制:1.激活的T细胞高表达Fas/FasL→诱导旁邻激活细胞凋亡2.激活的T细胞释放sFasL→诱导激活的B细胞(高表达Fas)凋亡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对效应功能的反馈调节(AICD)AICD的失效引发临床疾病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学习要点•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调节性T细胞参与的免疫调节•AICD对效应功能的反馈调节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