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094—2009绿色食品(A级)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Green-food(GradeA)PotatoProductionTechniqueRegulation2009-12-10发布2009-12-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2009前言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实施规范化生产,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准化栽培水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蔬菜副食品,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等,结合本省马铃薯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单位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宿州种苗研究所、安徽省福四方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任怀富、刘天宝、朱培蕾、刘军霞、王朋成、赵贵云、左乐韬。本标准首次发布。食品伙伴网—2009绿色食品(A级)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马铃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建立生产技术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马铃薯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6种薯GB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49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66马铃薯等级规格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脱毒苗利用生物技术措施,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中获得的无病毒苗木。3.2脱毒种薯利用脱毒苗生产的繁殖用薯块。3.3杀秧利用人工或机械压倒植株,使秧子倒下,增加了秧子死亡速度。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3年以上未栽培茄科植物的地块。5生产技术5.1播种前准备5.1.1品种与种薯食品伙伴网—2009选用抗病、抗逆、优质、丰产的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和GB4406的要求。5.1.2种薯催芽播种前30d~50d,将种薯放在温度约20℃条件下催芽。经15d左右,顶芽有豆粒大时,温度降至12℃~15℃,并给予光照进行晒种。催芽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冷床、温床、日光温室内进行。5.1.3切块提倡小整薯播种。必要时,在播前4d~7d,选择健康的、生理年龄适当的较大种薯切块。如播种季节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雨水较多,则不宜切块。切块大小以30g~50g为宜,每个切块带1个~2个芽眼。切刀每使用10min后或在切到病、烂薯时,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浸泡lmin~2min或擦洗消毒。切块后适当摊晾,勿堆积过厚。5.1.4整地施基肥深耕土壤30cm,晒垡。按照NY/T394要求,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种类和施肥量。一般每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2500kg~3000kg,或畜禽粪1000kg~1500kg,或饼肥50kg。肥土混刀,耙碎整平。淮北地区做平畦,淮河以南地区做宽约2m的高畦。5.2播种5.2.1时间根据气象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期。春播一般在2月上中旬,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10d~15d播种,采用双膜覆盖(地膜+小拱棚)的可提早到12月中、下旬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秋播以8月底9月初为宜。5.2.2深度地温低而含水量高的土壤宜浅播,播种深度约5cm;地温高而干燥的土壤宜深播,播种深度约10cm。秋薯宜浅播,一般播种深度约5cm。5.2.3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土壤条件、栽培季节、品种、种薯大小等因素而定。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可适当密植。一般早熟品种每667m2种植4500株~5000株,中晚熟品种每公顷种植4000株~4500株。5.2.4方法高畦栽培,在畦面开深约10cm的沟,播种后覆土与畦面平齐。淮北栽培,在平畦上开沟种植,培土成垄,盖土厚10cm。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机械播种,种薯以小型整薯为宜。播种季节地温较低或气候干燥时,宜采用地膜覆盖。5.3田间管理5.3.1中耕除草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中耕应浅,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5.3.2追肥视苗情追肥,追肥宜早不宜晚,宁少毋多。幼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667m2施尿素4kg~5kg。追肥方法可沟施、点施或叶面喷施,施后及时灌水或喷水。5.3.3培土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次~3次。出齐苗后进行第1次浅培土,发棵前期浅培土,现蕾时进行高培土,封垄前最后1次培土,培成宽而高的大垄。5.3.4灌溉和排水出苗前不宜灌溉;幼苗期适宜的土壤湿度为土壤饱和持水量的50%~60%,前期应适当干旱,继而保持湿润;块茎形成期及时适量浇水;结薯盛期,土壤要保持湿润状态,以土壤饱和持水量的80%~85%为宜,干时应浇水,下雨要及时排水,田间不能有积水。浇水时忌大水漫灌。视天气情况,收获前7d~10d停止灌水。食品伙伴网—20096病虫害防治6.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为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环腐病、早疫病、疮痂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蓟马、粉虱、金针虫、块茎蛾、蝼蛄、蛴螬、二十八星瓢虫、潜叶蝇等。6.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套使用化学防治措施。6.3防治方法6.3.1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5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使用脱毒种薯;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促进植株健康成长,提高抗性;应用测土平衡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适量使用化肥;深沟高畦,严防积水;加强田园管理,及时清园,清除病株,集中处理,保持田间清洁。6.3.2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蚜虫,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应用防虫网阻隔害虫;应用杀虫灯诱杀害虫。6.3.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如利用350g/hm2~750g/hm2的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鳞翅目幼虫;利用0.3%印楝乳油800倍液防治潜叶蝇、蓟马;利用0.38%苦参碱乳油300倍~500倍液防治蚜虫以及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利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防治青枯病、黑胫病或软腐病等多种细菌病害。6.3.4化学防治农药施用严格执行NY/T393的规定。应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更换使用不同的适用药剂,运用适当浓度与药量,合理混配药剂,并确保农药施用的安全间隔期。6.3.4.1主要病害防治6.3.4.1.1晚疫病在有利发病的低温高湿天气,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稀释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喷施预防。6.3.4.1.2青枯病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500倍液灌根。6.3.4.1.3环腐病用50mg/kg硫酸铜浸泡薯种10min。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6.3.4.1.4早疫病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500倍液喷雾。6.3.4.2主要虫害防治6.3.4.2.1蚜虫发现蚜虫时防治,用50﹪抗蚜威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4000倍液喷雾。食品伙伴网—20096.3.4.2.2蓟马当发现蓟马危害时,应及时喷施药剂防治,可施用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或20%的氰戊菊酯乳油3300倍~5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4000倍液喷施。6.3.4.2.3粉虱于种群发生初期,虫口密度尚低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4000倍液喷施。6.3.4.2.4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施用0.38%苦参碱乳油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7采收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采收。采收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7d~10d杀秧。收获后,块茎避免暴晒、雨淋、霜冻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变绿。产品质量应符合NY/T1049的要求。8分级产品按照NY/T1066的规定进行分级。9包装、标识9.1包装9.1.1用于产品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等,应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同一规格应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包装应符合NY/T658的要求。9.1.2按产品的品种、规格分别包装,同一件包装内的产品应摆放整齐紧密。9.1.3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9.2标识9.2.1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或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9.2.2经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许可的,可以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识。10贮藏、运输按NY/T1056的规定执行。贮藏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贮存的适宜温度为2℃~4℃,适宜湿度为85%~90%;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刀通畅,避免挤压。运输前应进行预冷。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11建立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食品伙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