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097—2013代替DB/T1097-2009淮北地区旱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TheSuperHigh-YieldingCultivationTechnicalRegulationsofWheatThatRotatedWithOtherUplandCropsinHuaibeiArea2013-09-28发布2013-10-2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097—2013I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1097-2009淮北地区旱作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差别在于:——产量指标较前一版本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由600kg/667m2增加到650kg/667m2;——在主要生育期的群体指标、土壤肥力条件、施肥水平、品种使用等方面也均较前一版本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太和县科技局、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承富、曹军、乔玉强、杜世州、赵竹、李玮、高波、王丽、杨艳洲、童敏、曹文晖、蔡军、张向前、夏云祥、李新耀。DB34/T1097—20131淮北地区旱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群体指标、土壤条件及品种要求、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安徽淮北旱作区中高肥水地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产量3.1产量水平≥650kg/667m2。3.2产量结构穗数48万~52万/667m2,每穗粒数34粒~36粒,千粒重42g~45g。4群体指标4.1苗期基本苗13万~16万/667m2。4.2越冬期DB34/T1097—20132主茎叶龄7.0~7.5,茎蘖数85万~95万/667m2,单株分蘖4.0个~5.0个,次生根8条~10条,叶面积系数1.5~2.0,干物重180kg~220kg/667m2。4.3返青期茎蘖数95万~105万/667m2,叶面积系数2.5~3.0,干物重350kg~400kg/667m2。4.4拔节期茎蘖数110万~120万/667m2,叶面积系数4.0~5.0,干物重500kg~600kg/667m2。4.5孕穗期茎蘖数55万~65万/667m2,叶面积系数7.5~8.5,干物重700kg~800kg/667m2。4.6开花期茎蘖数48万~52万/667m2,叶面积系数6.5~7.0,干物重900kg~950kg/667m2。4.7成熟期穗数48万~52万/667m2,干物重1500kg~1550kg/667m2,经济系数0.42~0.45。5土壤条件要求前茬为旱作,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耕层厚度>20cm。耕作层土壤有机质≥1.8%,全氮≥0.10%,碱解氮≥10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120mg/kg。全生育期排灌方便。符合GB15618、GB5084要求。6品种要求6.1适宜品种选用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安徽省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的半冬或弱冬性小麦品种。6.2种子质量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指标。种子纯度≥99.0%,净度≥98.0%,发芽率≥85%,水分≤13.0%。6.3种子处理6.3.1种子包衣依据GB/T15671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DB34/T1097—201336.3.2药剂拌种未经包衣的种子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处理。选用50%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量的0.2%,即50kg种子用药100g,对水2kg~3kg,或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后堆闷4小时~6小时播种。对于小麦腥黑穗、全蚀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病害重发区,用15%的粉锈宁可湿粉剂拌麦种。7整地要求土壤深耕或深松,耕深20cm~25cm,畦面平整,无明暗坷垃,耕后耙碎保墒,达到上松下实。旋耕宜选用带镇压器的旋耕机械,适时适墒旋耕,旋耕深度达到15cm;中小型机械旋耕,应镇压耙实后播种;旋耕田块每隔2年~3年深耕或深松一次,耕深25厘米左右,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前茬为玉米田块,采用联合收割机将秸秆粉碎成10cm以下小段,深耕翻埋,耙透压实。播前土壤墒情不足的应补墒,保证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提倡打畦田或预留操作行,畦田宽4m左右,行道宽40cm。8施肥8.1施肥原则有机肥无机肥配合,培肥地力。基追肥结合,重施拔节肥。根据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针对性地使用微量元素。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8.2施肥总量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3000kg、纯氮18kg~20kg、五氧化二磷6kg~8kg、氧化钾6kg~8kg、硫酸锌1kg。8.3肥料分配有机肥、磷、钾化肥及锌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50%~60%做基肥,40%~50%拔节期追施。9播种9.1播期淮北中部地区播种适期:弱冬性品种10月5日~10月12日;半冬性品种10月8日~10月15日。淮北北部和南部相应提前或推迟3d~5d。9.2播量适宜播期范围内,弱冬性品种基本苗13万~15万/667m2,半冬性品种14万~16万/667m2。密度的确定还应根据播种时期和土壤肥力及整地质量进行必要调整,播期推迟、整地质量差、土壤肥力水平较低时都应适当增加播种量。DB34/T1097—20134每667m2计划基本苗数×千粒重(g)播种量(kg/667m2)=—————————————————————————————....(1)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069.3播种方式机械条播,落种均匀,行距20cm,播种深度3cm~5cm,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播后镇压。10田间管理10.1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匀。缺苗断垄或漏播地段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杜绝缺苗和断垄现象。10.2中耕松土中耕划锄具有增温、提墒、破板结,促进根系发育和冬前分蘖的作用。对弱苗适当浅锄,促其转化升级;对肥水较高和有旺长趋势的麦田适当深些,以控制旺长和无效分蘖。10.3灌溉秋冬干旱时应浇足越冬水,当夜冻昼消时结束浇水。浇过越冬水,土壤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春季遇干旱应及时浇灌。10.4适时化控在返青后拔节前,对群体较大或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667m2用壮丰安30ml~40ml,对水25kg~30kg,叶面喷施,防止后期倒伏。10.5追施拔节肥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退淡,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时进行施肥。追施氮肥量为总施氮量的40%~50%,遇旱时要追肥与浇水相结合。10.6叶面喷肥小麦孕穗至灌浆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可用2%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50kg~75kg/667m2喷洒,也可选用其它专用叶面肥。叶面肥的使用应符合GB/T17420的规定。11病虫草害综合防控11.1综合防控DB34/T1097—20135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11.2纹枯病常发麦区播前可用戊唑醇、井岗霉素拌种预防冬前发病。拔节初期病株率达20%的田块选用20%井冈霉素(667m2有效成分10g),或烯唑醇(667m2有效成分8g),或10%井•蜡芽悬浮剂(667m2有效成分20g),对水(40kg手动喷雾器,14kg机动弥雾机,下同)并选择上午有露水时喷药,使药液流到麦株基部。重发区首次喷药后隔一周再喷药一次。11.3小麦白粉病春季病叶率达20%时,每667m2用12.5%烯唑醇(有效成分8g)或25%咪鲜胺(有效成分15g),或三唑酮乳油(有效成分20g)对水喷雾防治。并视田间病情发展情况,重病田再补治一次。11.4小麦赤霉病赤霉病常发麦区于齐穗-扬花初期喷药预防病害发生。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较好的农药如20%氰烯菌酯(667m2有效成分20g)或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WP40g~50g或80%多菌灵悬浮剂(667m2有效成分80g)对水,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00倍液均匀喷雾于小麦穗部。重发年份,可在初花和盛花期两次喷药。盛花期后慎用粉锈宁,以免影响结实。根据预报,雨前喷药预防,必要时雨后补喷。喷药时要对准穗部均匀喷雾。11.5麦蜘蛛返青后,每米行长(条播)麦苗有螨1200头或每百株麦苗(散播)有螨500头,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选用扫螨净(667m2有效成分20g)对水喷雾防治。11.6蚜虫当百株蚜量苗期大于500头、穗期大于800头、并且蚜虫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小于1:300时,选用吡虫啉(667m2有效成分4g),或啶虫脒(667m2有效成分2g),或24%抗蚜•吡虫啉(667m2有效成分7.2g~9.6g)对水喷雾防治。11.7吸浆虫高密度虫口基数〔每小方(长×宽×高=10cm×10cm×20cm)虫量大于40头〕田块分别于吸浆虫中蛹盛期、成虫盛期药剂各防治一次;低密度虫口基数(每小方虫量5头~40头)田块于吸浆虫成虫盛期药剂防治一次。——中蛹盛期防治。选用辛硫磷(667m2有效成分75g)拌细土20kg均匀撒到麦田,并用绳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土触土。药后浇水或雨前施药效果更好。——成虫盛期防治。每667m2用阿维菌素有效成分1g或高效氯氰菊酯有效成分2.2g对水喷雾防治;或选用敌敌畏乳油(667m2有效成分160g)拌细土20kg撒施防治。11.8化学除草DB34/T1097—20136当田间杂草密度达50株/m2以上时,需要进行化学除草。——阔叶杂草防治:每667m2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ml,或667m2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667m2有效成分1g)于杂草3叶~5叶期对水(手动喷雾器40kg,机动弥雾机20kg,下同)喷雾。——禾本科杂草防治:每667m2用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40ml~60ml,或667m2用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25ml于杂草3叶~5叶期,对水40kg喷雾。——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麦田:每667m2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ml加6.9%骠马浓乳剂50ml,对水40kg喷施杂草叶片,进行防除。12适时收获收获适期掌握在腊熟末期,选用联合收割机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