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3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131—2019代替DB34/T1131—2010葡萄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GrapeProduction文稿版次选择2019-12-25发布2020-01-25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1131—2019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DB34/T1131-2010《绿色食品(A级)葡萄生产技术规程》。与DB34/T1131-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增加了“选园原则”(见3.1.2);——增加了“改良“H”形篱棚架”(见7.1.3);——删除了“栽培架式选择”(见上一版本3.3);——删除了“品种选择”范围中的具体品种(见上一版本第4章);——删除了“肥料种类”(见上一版本6.2.2);——删除了“修剪方法”(见上一版本7.3.4);——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将上一版本附录A变为附录B,并修改了其中的部分内容。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宣城市种植业局、歙县农技推广中心、繁昌县农技推广中心、安徽省萧县园艺总场、芜湖市金色北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宣城市宣科葡萄专业合作社、安徽清水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晶鑫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徽省公众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萧县张村创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其宝、孙俊、周军永、陆丽娟、方明、张均明、陈晓东、马福利、刘茂、朱淑芳、郭静、张道玲、周进华、童秋云、张长俭、王振、徐以佳、殷留成、王虎、刘仕妹、徐云丽。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T1131-2010。DB34/T1131—20191葡萄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葡萄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贮藏、运输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葡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昀大残留限量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469葡萄苗木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998水果套袋技术规程鲜食葡萄NY/T3026鲜食浆果类水果采后预冷保鲜技术规程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SB/T11026浆果类果品流通规范3园地选择与规划3.1园地选择3.1.1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年日照时数2000h以上;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地区应采用避雨栽培。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相关要求。3.1.2选园原则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地势平缓、向阳背风、地下水位0.5m以下、远离污染源的地块建园。3.2园地规划3.2.1应根据立地条件、面积和架式等进行规划。3.2.2内容包括:道路、防护林、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排灌系统等。4品种选择DB34/T1131—20192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和品种的成熟期、抗逆性和品质特性等,选择适宜品种。5建园5.1苗木质量苗木质量应符合NY469的规定。宜采用抗性砧木嫁接和脱毒的健壮苗木。5.2定植时间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5.3定植密度5.3.1定植密度依据品种、砧木、土壤、设施、栽培架式等而定,适当稀植。5.3.2一般篱架株行距为1.0m~4.0m×1.5m~3.0m,每666.7m2定植56~444株;棚架株行距为2.0m~4.0m×3.0m~8.0m,每666.7m2定植20~111株。5.4苗木消毒定植前对苗木进行消毒,常用3°Be~5°Be石硫合剂蘸根3s~5s或1%硫酸铜溶液浸泡15min。5.5定植技术5.5.1按行距要求挖定植沟,沟向原则上南北向,定植沟宽60cm~80cm,深40cm~60cm。开挖时将表土与底土分开放置。5.5.2回填时,每6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kg~4000kg,磷肥(P2O5)20kg~30kg,与底土混匀后回填,然后再回填表土。回填完毕后充分灌水,沉实土壤。5.5.3定植前起垄,垄宽50cm~60cm,垄高30cm左右;定植后浇透水,对垄面进行整理,覆盖地膜。6土肥水管理6.1土壤管理春、夏季结合施肥适当浅翻;秋末冬初结合施基肥,全园深翻;为提高土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防控杂草,一般于2月底~3月初在垄上进行地膜或园艺地布覆盖。管理精细的果园提倡行间生草。6.2肥料管理6.2.1施肥原则按照NY/T496的要求执行,提倡多施用有机肥。6.2.2施肥的时间和方法萌芽前追肥以氮、磷为主,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追肥以磷、钾为主。微量元素缺乏地区,依据缺素的症状增加追肥的种类,方式可采用叶面追肥,昀后1次叶面施肥应距采收期20天以上。果实采收DB34/T1131—20193后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与磷钾肥混合施用,采用深20cm~40cm左右的沟施方法,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沟。提倡采用肥水一体化施肥。6.2.3施肥量应根据品种、树势、土质、树龄和树体需肥规律等确定适宜的施肥量。按照每产100kg浆果1年需纯氮(N)0.25kg~0.75kg、磷(P2O5)0.25kg~0.75kg、钾(K2O)0.35kg~1.10kg的标准,进行平衡施肥。6.3水分管理6.3.1灌溉水质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幼果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80%左右,成熟期保持在50%~60%为宜。6.3.2宜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6.3.3覆膜期除每次施肥后进行灌水外,根据土壤水分情况适时灌水。6.3.4揭膜后应在追肥及干旱时及时灌水。6.3.5果实采收前15天停止灌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7整形修剪7.1树形及架式选择7.1.1单干双臂水平棚架基本骨架为1个直立主干(主干高1.8m~2.0m),两个主蔓。主蔓布在立柱平面架下的镀锌钢丝上,每个主蔓两侧间隔15cm~25cm培养1个结果枝组。7.1.2“H”型水平棚架“H”型树形,主干高度1.8m~2.0m,中心主蔓两端各配置2个对生的主蔓,与中心主蔓垂直,在架面水平延伸,两个主蔓间距1.8m~2.0m。主蔓上直接配置结果母枝。7.1.3改良“H”型篱棚架改良“H”型架主干高度1.8m~2.0m,顶部以主干为原点沿行向各培养1.5cm的中心主蔓,中心主蔓两端各配置2个对生的主蔓,主蔓距离地面1.2m~1.5m在架面延伸。主蔓上直接配置结果母枝。7.1.4单干双臂“V”型篱架同7.1.1的要求,主干高1.2m~1.5m。7.1.5高宽垂“T”型篱架同7.1.1的要求,主干高1.5m~1.8m。7.2树形培养7.2.1当年定植苗发芽后,选留1个新梢,立支架垂直牵引,抹除平棚架高度以下的所有副梢,根据不同树形主干高度,待新梢高度距离架面下20cm时摘心,培养主干。DB34/T1131—201947.2.2从主干顶端摘心口处选择2个对生副梢,副梢反向与行向水平(单干双臂“V”型篱架和高宽垂“T”型架)或垂直(单干双臂水平棚架)牵引,培养成结果主蔓。7.2.3“H”型架和改良“H”型架的主蔓培养时,从主干上部选留的2个一级副梢与行向垂直培养成中心主蔓,中心主蔓长度达125cm~150cm时摘心,选取摘心口下萌发的2个二级副梢,与行向平行牵引,培养成结果主蔓。7.2.4结果主蔓长度达90cm~100cm时摘心,同时对叶腋间萌发出的二级副梢,全部留3片~4片叶摘心。7.3冬季修剪7.3.1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根据品种特性、架势特点、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7.3.2结果母枝的剪留量冬剪时根据计划产量确定留芽量。篱架架面8个/m2左右,棚架架面6个/m2左右。7.3.3留芽量留芽量=计划产量/(平均果穗重×萌芽率×果枝率×结实系数×成枝率)7.3.4修剪方法其中:——欧美杂交种及易成花品种,结果母枝采取短梢或极短梢修剪;——欧亚种及不易成花品种,基部留1个~2个枝条,采用长短梢结合修剪,长梢留7芽~8芽修剪后平绑于两臂作为预备枝,短梢一般留2芽修剪。每个主蔓两侧间隔15cm~25cm培养1个结果枝组。7.4夏季修剪7.4.1翌年萌芽后,每结果枝组基部枝条有花时保留基部枝条,基部枝条无花时保留有花枝条,基部无花枝条留3叶~4叶摘心。7.4.2在生长季中,采用抹芽、定梢、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措施对树体进行控制。8花果管理8.1产量目标调控8.1.1通过花穗整形、疏花穗、疏果粒等方法调控产量。8.1.2鲜食品种成龄园建议666.7m2产量如下:——早熟品种控制在1000kg~1500kg为宜;——中晚熟品种产量以1500kg~2000kg为宜。8.1.3加工品种成龄园控制在1500kg以内。8.2疏花疏果8.2.1疏花DB34/T1131—20195疏花应根据葡萄品种而定。对于结实力强,花穗偏多,座果率高的品种,花期应去除部分花穗。——花穗分散后,疏除细弱的花穗,结果枝长度在40cm以上的,每枝选留2花穗;——结果枝长度在20cm~40cm的,每枝选留1花穗;——结果枝长度在20cm以下的不留花穗。欧美杂交种葡萄在开花前,疏除部分花穗,每花穗保留3.5cm~7.0cm穗尖;欧亚种葡萄在开花前疏花,每花穗保留8cm~10cm穗尖。8.2.2疏果中大粒品种每穗留40粒~80粒、小粒品种保留80粒~120粒。疏去瘦小、畸形、果柄细弱、朝内生长的果。8.3果实套袋具体套袋操作按照NY/T1998的规定执行。9病虫害防治9.1主要病虫害9.1.1主要病害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9.1.2主要虫害绿盲蝽、二星叶蝉、蚜虫、介壳虫等。9.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理化诱控、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控,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适时开展化学防控。9.3防治方法9.3.1农业防治及时清理病僵果、病虫枝条、病叶等病组织,刮除老蔓和老翘裂皮,减少初侵染源;采用避雨、果实套袋、铺设地膜或园艺地布等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培养健康树体,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树体抗病能力。9.3.2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和防鸟网等措施降低虫害、鸟害;利用糖醋液、黄板、频振式诱虫灯等诱杀成虫。9.3.3生物防治在葡萄园周围种植波斯菊、硫华菊等显花植物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害虫天敌;应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利用昆虫信息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9.3.4化学防治DB34/T1131—20196施用的农药种类、施药浓度和次数、施药方法及安全间隔期、农药昀大残留限量应按照GB/T8321和GB2763的要求执行。具体化学防治参见附录A。9.3.5综合防治参见附录B。10采收、贮藏、运输和包装及标识10.1采收、贮藏10.1.1根据果实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葡萄已达充分发育阶段,能保证继续完成后熟过程,并具有该品种应有色泽,着色品种的单穗着色果粒应在80%以上。10.1.2采收时要轻采、轻放、轻运。10.1.3果实的贮藏参照NY/T3026的有关规定执行。10.2运输、包装及标识10.2.1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级别、重量、个数、采收日期、产地及安全认证标志、认证号等。10.2.2应符合SB/T11026的要求。DB34/T1131—20197AA附录A(资料性附录)葡萄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表A.1葡萄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天)葡萄黑痘病绒球期石硫合剂3~5°Be喷雾14萌芽至幼果期(发病前或发病初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28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液喷雾14葡萄穗轴褐枯病绒球期石硫合剂3~5°Be喷雾14花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