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779-2012 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01B0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779—2012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2012-12-24发布2013-01-2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779—20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阜阳市农业委员会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月锋、黄梦来、牛峰、樊俊洪、马慧慧、尹正环、段玉校、叶从容。DB34/T1779—20121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地环境、栽培管理、收获、运输、储藏、组织管理、技术培训服务、产业化经营。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418绿色食品玉米及玉米制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有关技术条件要求,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3.2普通玉米用作粮食和饲料的玉米。4基地环境管理4.1环境条件DB34/T1779—201224.1.1大气环境生产基地空气清洁,质量达到或超过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4.1.2灌溉水无污染,排灌方便,灌溉水质量符合NY/T391的规定。4.1.3土壤基地土壤肥沃,无污染,耕层有机质含量1%以上。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土壤环境质量达到或超过GB15618-1995二级标准要求。4.2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基地集中连片,规划合理,规模种植。基地路、桥、涵、站、闸设置合理,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田间路面整洁平坦,有绿化,生态环境优良。4.3边界和保护4.3.1基地与外界设立明显的边际界限界限可以是林带、河流、围墙等有形的物理障碍物形成的隔离带。4.3.2基地及各生产单元设立标识牌在基地及各生产单元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识牌美观、规范、牢固,标识内容齐全(至少应包括基地名称、范围、面积、创建单位、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等)。4.3.3基地地块编号对基地地块进行统一编号,基地分布图、地块分布图详细明了。5栽培管理5.1品种5.1.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热量资源选择生育期长短适宜的品种;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审定品种;选择纯度高、质量好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且生育期适宜的品种。良种普及率95%以上。5.1.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5.1.3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5.2整地准备单作春玉米地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深耕,耕耙保墒。夏玉米趁墒浅耕或按行距冲沟,耧平沟底播种,也可采用免耕播种。5.3肥料运筹DB34/T1779—20123每公顷施纯氮N240kg~280kg,P2O590kg~135kg,K2O120kg~180kg,有机肥15000kg~22500kg;全部磷、钾、锌肥和氮肥总量的50%~60%基施或在玉米拔节期施肥,其余的氮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5.4适时播种选纯度高、大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事先应做发芽率试验。5.4.1种子处理播前晒种、浸种、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晒种:将种子在晴天中午晒种2~3天;——浸种:在水温55℃左右下浸种6~12h,浸过的种子当天播种完成,土壤干旱无灌溉条件的不宜浸种;——药剂拌种:用2.5%咯菌腈(国际通用名Fludionil)悬浮种衣剂10ml~20ml拌种3Kg~5Kg,或70%吡虫啉制剂拌种,包衣种子无需浸种和拌种。5.4.2播期春玉米播期5cm~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12℃,避开5月份播种,防止玉米粗缩病发生。夏直播玉米麦收后抢茬适期播种,一般6月10日~6月15日为宜。5.4.3足墒播种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5.4.4播种量一般条播每公顷60kg~75kg,人工点播每公顷30kg~45kg。5.4.5播种深度一般播种深度4cm~5cm,土壤黏重、墒情好时3cm~4cm,土壤疏松,砂质土壤5cm~6cm。5.5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密度,高产田选密度上限,中低产田选密度下限。——平展型杂交种,每公顷50000株~52500株;——紧凑型中熟杂交种,每公顷60000株~67500株;——紧凑型中早熟杂交种,每公顷67500株~70000株。种植方式等行距一般60cm~65cm,株距随密度界定。5.6苗期管理5.6.1查苗补苗对缺苗田块,可于3片叶时带土移栽补苗,缺苗不重地块,可在缺苗四周留双株补齐。5.6.2间苗定苗3片~4片叶间苗,5片~6片叶定苗,去弱留壮,去杂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5.6.3中耕除草DB34/T1779—20124苗期中耕2~3次,深耕5cm~10cm。夏直播玉米宜浅锄5cm,防止芽涝,待植株茎部放扁后,深中耕10cm左右。5.7穗期管理5.7.1中耕培土中耕培土高度以7cm~8cm为宜,时间一般在拔节~大喇叭口前进行。同时,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小弱株。5.7.2追肥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每公顷追施尿素200kg~300kg。5.8花粒期管理5.8.1浇灌在吐丝期前后,及时浇灌,保持田间持水量70%左右。5.8.2追施花粒肥在抽雄吐丝期,每公顷追施尿素75kg~100kg。5.8.3高产辅助措施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和去雄等辅助措施,一般亩增产5%~8%。5.9除草采取人工拔除或中耕耘除。杂草发生量较大,必须使用除草剂化除时,要选择符合NY/T393规定的除草剂品种和除草方法。在播种前或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2250ml~3000ml/公顷、72%都尔乳油1500ml~3000ml/公顷、48%拉索乳油3750ml~6000ml/公顷喷施。在玉米出苗后、杂草2叶~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用4%玉农乐水剂1000ml/公顷+40%莠去津悬浮剂1500ml/公顷,兑水喷施。6病虫草害防治6.1防治方法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6.2农药的选择农药的选择应符合NY/T393的规定。6.3农药的使用使用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在玉米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具体见附录B。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6.4病害防治DB34/T1779—201256.4.1小斑病——在抽雄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g~30g,兑水20kg;——或50%多菌灵乳剂50ml~80ml,兑水20kg;——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g~100g,兑水20kg喷雾。6.4.2弯孢菌叶斑病——发病初期可用40%福星乳油(通用名:氟硅唑)2.5ml,兑水20kg;——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通用名:腐霉利)10g,兑水20kg;——或12.5%烯唑酮可湿性粉剂(通用名:烯唑醇)3g~6g,兑水20kg;——或25%敌力脱乳油(通用名:丙环唑)10ml,兑水10kg;——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通用名:代森锰锌)代森锰锌20g,兑水20kg等喷雾防治。6.4.3锈病——在抽雄扬花期后,在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g~20g,兑水20kg;——或20%萎锈灵乳剂40ml,兑水20kg;——或20%三唑酮乳油15ml~20ml,兑水20kg等化学药剂喷雾。6.4.4茎腐病利用增产菌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在种子包衣之前,采用玉米生物种衣剂(ZSB)按1∶40拌种,或诱抗剂浸种,或用根保种衣剂。6.4.5矮花叶病在幼苗期到抽雄前期,选用7.5%克毒灵、病毒A、83增抗剂等抗病毒剂,在发病初期施药。喷药时在药液中加入植物动力2003、农家宝等叶面肥。6.4.6粗缩病出苗后用25%吡蚜.毒死蜱(通用名:雷司令)20g兑水喷雾防治灰飞虱。6.5虫害防治玉米螟、蚜虫、蓟马、飞虱等,可用48%毒死蜱药剂喷雾,或20%除虫脲悬乳剂10g~25g兑水稀释2000倍喷雾或1kg~1.5kg颗粒剂灌心叶防治。7收获、运输、贮藏7.1收获待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含水量低于30%时收获产量最高。收获后及时晾晒,干燥脱水,使籽粒含水量小于14%,以防霉变降低品质。7.2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7.3贮藏DB34/T1779—20126贮藏的仓库要先消毒、除虫、灭鼠,不允许与其它物质混存。8秸秆利用玉米生产的副产品包括秸秆、穗轴等应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提倡秸秆还田,严禁焚烧、胡乱堆放、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9组织管理9.1组织机构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基地建设办公室,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基地管理办法、生产操作规程、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册。基地建立县(市、区)、乡(镇)、村、户生产管理机构,基地各有关生产单元(乡、镇,村)有明确责任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度考核办法,县、乡、村层层签定责任书。9.2管理制度9.2.1文档管理基地办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全,并将规程、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册下发到乡(镇)、村和农户。农户档案齐全、规范,内容应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品种及种植面积。(附录C)农户田间生产记录填写规范、真实,内容应包括地块编号、种植者、作物名称、品种及来源、种植面积、播种或移栽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记录、仓储记录、交售记录等。9.2.2投入品管理制定专门的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公告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地从源头控制投入品的使用,定期公布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逐步开展对基地农业投入品实行连锁配送和服务。基地专门出台政策,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9.2.3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县(市、区)、乡(镇)、村三级监管队伍,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等实行监督检查或抽查。9.2.4基地管理制定基地保护区管理办法,内部建立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建立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制度,保证未经认证的基地原料产品包装上不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并制定使用“绿色食品原料(普通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字样的管理制度。基地建立检验检测体系或依托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加强基地投入品、基地原料产品和基地环境的检验检测。DB34/T1779—201279.3技术培训服务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基地建设技术小组,小组职责明确;建立县(市、区)、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队伍,人员确定,有效运行。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绿色玉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9.4信息平台建立基地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与中国绿色食品网()链接,做到生产、管理、储运、流通信息网上查询。10产业化管理10.1龙头企业制定鼓励龙头企业在原料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中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定收购合同,对接合同规范、真实并有效执行。龙头企业将基地原料产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质量标准执行NY/T418。10.2经济效益基地原料作物单产增加,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