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山,将小额信贷概念引入中国的第一人。1992年,早在尤努斯教授广为人知之前,杜晓山就已远赴孟加拉国实地考察。回国后,通过与福特基金会合作,他开始在河北易县进行小额信贷试点。今天,面对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思考小额信贷的发展,我们更愿意留点时间回顾过去。从小额信贷在中国诞生起,近20年时间里,杜晓山参与或目睹了中国小额信贷的一步步发展与政策制定。小额信贷在中国所走过的每一步、所寻求的每一次创新尝试,其成败得失,作为见证者,他都有哪些思考?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小额信贷与“八七扶贫攻坚”《21世纪》:1990年代初期你就在河北易县进行小额信贷试点,并出了项目成果报告,报告里当时的现状和成果与现在相比,产生了哪些变化?杜晓山:变化非常大。总的来说,是从“官办小额信贷”走向了探索“可持续民间小额信贷”的方向。1990年代初期我们做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当时觉得是有成的可能性的。因为国外有人成功了,而当时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扶贫贷款问题。因此我们也从扶贫开始切入。说中国小额信贷有了很大的发展是因为,小额信贷发展的初期是社科院试点,到了中期(1990年代中后期)外国援助机构大量资金进来,这其中有不少涉及小额信贷。但资金是一回事,具体操作是另一回事。看到了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和易县本土化的成功,外国援助机构才开始在国内进行大量试点。其中大部分都是学习孟加拉模式或易县模式,也有个别试点学习村银行(VillageBanking)模式,跟我们的村级农村资金互助社相似但不等同。紧接着中央在扶贫工作会议上,屡次提到小额信贷的扶贫作用。在1996-1997年间,中央政府把NGO做小额信贷的经验借鉴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上来,政府在小额信贷领域的介入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以往国家和扶贫办的拨款很难直接到贫困户手里,在传统的贷款形式“公司加农户”中,贷款首先经过公司,可谓是“贫困户喝汤、公司吃饺子”。小额信贷这种模式最大的效果是贷款直接到贫困户,目标是非常精确的。因此小额信贷与扶贫是不谋而合的。由农发行(后来是农业银行)施行贴息贷款,就是中央下达的指示,当时农发行产业部下的扶贫处,在那个时代就是做小额信贷工作的,现在职能范围工作内容都做了调整,但还保有了扶贫的性质。《21世纪》:“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小额信贷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杜晓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简单说就是从1994年到2000年这七年,基本解决八千万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2000年,计划到期结束后,扶贫办出台了2001到2010年“新世纪前十年扶贫纲要”。新纲要里依旧提及了小额信贷,可是小额信贷已经不再作为实现扶贫目标最有效的手段来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束后,“官办小额信贷”基本以失败告终。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二:一是“计划”到期;二是运营过程只学表不学本。当时小额信贷通行的运营方式有五户联保、妇女为主、额度限制等,学习这些形式,并非农行的自身意愿和其能力所能做到。而农行与农业办可以说是两张皮现象,二者的合力很难达到。由于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坏账多,资产质量极差。根据人民银行2003年公布的数据,当时380亿左右的扶贫贷款余额坏账率在70%。超高的坏账率也是其不能维持的重要原因。另外,主办方之一的扶贫办负责宣传小额信贷业务,鼓励农户使用小额信贷。可是扶贫办是否真正理解可持续的小额信贷的理念?操作业务的农行有没有实力甚至意愿运行可持续的小额信贷业务?无疑,从结果上看,这项目的社会效果虽然得以实现,但由于农户还款是贴息甚至全免息,这样的话,机构的可持续不能实现,银行的信用也下降了。什么值得买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