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本课题的现状分析目前,新的教学理念正被我校广大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和体验。在新课程观的指引下,他们开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应该承认,这样的教学行为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也会取得一定效果。但慢慢地,我们发现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有一定知识功底、探究能力较强以及成熟程度较高的同学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确实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而那对于些知识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探究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却往往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都把握得不好。我们认为,上述问题的关键可以集中到一个点上,那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果解决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而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势必将会严重限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事实上,在中学教学的课堂上,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现象俯拾即是。比如那些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比如那些独角戏式的“表演教学”;比如那些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等等。我们深信,进行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对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研究目标:1.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和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着力培养学生和谐健康发展。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为学校发展积聚力量。3、通过系统的参与式校本研修活动,自主更新有效教学的观念,转变低效教学的行为,掌握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养成有效教学的反思习惯,尽快摆脱“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的为难境地,达成高效的教学。(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五个部分:1、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的研究。2、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原则。3、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及操作策略研究。4、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5、课堂有效教学的课例、案例研究。(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反思课堂,提炼有效教学的要素,提高教学效率。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研究思路1、调查、了解,收集问题:对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教学的问题所在,分析阻碍教学效率的成因。教学设计思路是否明晰,重点是否突出,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哪些环节是高效的,哪些环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提炼出对各学科共性的问题,分学科有针对性的归纳本学科的问题指向。2、分析、规划: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结合理论和实践,提炼有效教学的要素。3、逐步推进:通过教学研究课,课后教研,反思,整改,边实践边调整策略,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整体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总结提炼:边实践边总结,分阶段形成研究成果。5、全面推广:推广有效教学的操作方法。(二)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以教学反思,影响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分析,调查、了解、收集问题。2、文献资料法: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为核心,查阅,钻研相关资料。3、个案分析法:分班级,学科为研究对象,跟踪听课,教研,整改。发现一个问题点就要研究应对的措施,以点带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提高。4、行动研究法:各学科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的,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教学实践上大胆的改革。5、经验总结法:每个教师做倒课课有反思,有交流。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资料的汇总,交流研究心得,以论文,汇报,互动等多种方法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三)技术路线1、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理论专家、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保障科学研究的正常、有序、有效地开展。2、根据教师的发展愿望和教师的特长,各学科成立核心研究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中学有效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充分运用我校的教师资源和团队力量,高级教师、各级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提炼出“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的经验。4、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四、研究过程与措施本课题2008年12月申报,2009年1月批准市课题,2009年1月启动研究,。主要过程如下:1.第一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组织准备阶段。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本校“课堂教学低效因子”的摸底调查,形成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构想并制订了具体的研究计划。2.第二阶段(2009年3月~2009年12月):行动研究阶段。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一)实施典型引路,积极提炼课型模式1.课例引路策略实验启动阶段的教学调研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能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尝试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等学习活动。然而,不论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还是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之间、学校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为此,我们通过举办各级各类课改展示或研讨活动,以“优秀课例”来引领其他教师实施教改。例如,在每年举办的“素质教育开放周”和“芜湖课改观摩暨学术报告会”上,我们结合日常调研,选拔一批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下令的教学骨干开设示范课。结合说课与讲座等活动,使教师感受教改方向,把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基本课型。课改以来,我们利用各种途径,举办课堂教学研讨会,开设示范课和研究课。在这种课例引路的教研活动中,广大实验教师不仅享受了新课程理念、领略了教改思路,而且在非实验年级教师中也产生了较好的辐射效应,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2.成果引路策略在几年时间的新课程实验中,我市积累了一些优秀教学经验和一大批教学成果,为使这些经验和成果能及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我们结合市“四优作品”评比活动(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论文和优秀教学课件),在认真筛选的基础上,将其中的部分作品汇编成册,择优出版,并及时将相关材料下发到教师手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给予广泛的指导。我们汇编了《课改实验工作通讯》,及时报道学校实验动态,围绕课堂改革等课改热点问题,开辟研讨专栏,介绍优秀经验和做法。我们分别就探究式学习、讨论式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进行了专题介绍,有效地引导了课堂教学改革,也为广大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二)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概而言之,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他主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如何使这种原则性要求具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践呢?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转变学习方式应找准生长点。其次,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探求多样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强调,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我们又大力倡导和鼓励广大实验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大胆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堂操作模式,同时,为了给广大实验教师以示范和指导广再次,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注重实效性。经过反复摸索、实践,我市在转变学习方式方面主要做法是:1.教学内容的选择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生活化和可选择性。2.创设情境、激情引趣。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4.注重体验,在活动中增强能。力、培养情感意志。5.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6.精心组织,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三)切实加强常规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师生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广大师生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形成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的针对性建议,通过各个层面的教研活动,贯彻在全市日常课堂教学中。1.有效备课教学目标设定之后,教师需要大致确定用何种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些预定的目标。有效的课时计划不仅要具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更要考虑方法组合模式的灵活运用,即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的组合,应该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我们中学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等学科都以年级备课组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同时运用电子备课平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有效备课。2.有效讲授有效讲授必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案中就要设计好怎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一,是教师引入新颖而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之二,是把目标告诉学生。告诉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应该有哪些“行为结果”,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亡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之三,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和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分,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以它的优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我市在实施中,对教师的讲授不仅作了一些硬性规定,而且始终强调讲授也要具有启发性。讲授不等于灌输。3.有效提问要走出“满堂问”的误区,“满堂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新习惯是用自己设定“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标准答案”,“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4.有效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者妨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和欣赏,能够极大的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因为这样学生会感到沮丧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需要容忍“不同”,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这会让学生感觉教师一直在关注回答的问题。5.有效激励期望是一种鼓励,鼓励并不限于口头的表扬和赏识。当学生开始一项新的任务时,一种支持性的、安全的、开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鼓励,这种课堂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开始新的或不熟悉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到你所布置的任务是现实的、重要的,你将帮助他们成功地做完,必要时,他们会得到你的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则可能带来教师的更大投入。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积极态度和努力行为也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把教师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期望,从而增强自信心,努力获得成功。(四)坚持课题带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明确的教改思路、一种可资操作的教学模式,固然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然而,教学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形式的变化,而是要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围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我们坚持用教育科研的方法来审视既定的教改思路和教学模式,以教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课题开展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学校和教师最欢迎、也是使用最普遍的课堂教学方式,然而,广泛的听课、调研和座谈表明,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分组方式不合理、组内分工不明确、学生参与面窄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善于合作、交流的能力,事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我们探究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任务,着重研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通过学科研讨、观摩教学、教师座谈和学校交流等活动,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改思路和教学模式。2.有关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探索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也是以教师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方式,显然,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几乎丧失殆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