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实务高频考点总结资料1.我国城镇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P1)2.城镇道路的沥青路面是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P2)3.沥青面层的使用要求指标:平整度、承载能力、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4.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组成(P4)5.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1)悬浮-密实结构:这种由次级集料填充前级集料(较次级集料粒径稍大)空隙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大的密度,但由于各级集料被次级集料和沥青胶浆所分隔,不能直接互相嵌锁形成骨架。(2)骨架-空隙结构:此结构粗集料所占比例大,细集料很少甚至没有。粗集料可互相嵌锁形成骨架;但细集料过少容易在粗集料之间形成空隙。(3)骨架-密实结构:较多数量的粗集料形成空间骨架,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连续级配。(P4)6.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1)普通沥青混合料:即AB型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镇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2)改性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加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与人型沥青混合料相比具有较高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良好的低温抗开裂能力,较高的耐磨耗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适用城镇快速路、主干路。(3)沥青玛缔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缔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是当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4)改性沥青玛琦脂碎石混合料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合比采用SMA结构形式。具有非常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且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耐老化性能及耐久性等路面性能都有较大提高。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快速路、主干路。(P6)7.水泥混凝土路面由垫层、基层及面层组成。垫层: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城镇道路上,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基层: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强且坚实、平整、整体性好。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P7)8.常用挡土墙结构:在城镇道路的填土工程、城市桥梁的桥头接坡工程中常用到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厚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多用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衡重式挡土墙:墙背在上下墙间设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量使全墙重心后移增加墙体的稳定性。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扶壁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直墙和扶壁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P8)9.路基施工附属构筑物:(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2)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3)修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设施,为后续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创造条件。(P10)10.路基压实:(1)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2)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处4Km/h。(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P12)11.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原因分析:(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宽填筑。(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3)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治理措施: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P13)12.工程用土的分类:(1)一类土,松软土: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种植土、淤泥(泥炭)等,坚实系数为0.5〜0.6。(2)二类土,普通土: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等,坚实系数为0.6〜0.8。(4)四类土,砂烁坚土:主要包括坚实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坚实系数为1.0〜1.5。(5)五类土〜八类土。(P14)13.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是一种半刚性基层,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P15)14.土工合成材料-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类型产品,是城镇道路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合成材料的总称。它可置于岩土或其他工程结构内部、表面或各结构层之间,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应用时按照其在结构中发挥的主要功能进行选型和设计。(P18)15.土工合材料的种类:土工合成材料种类有: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模袋、土工织物、土工复合排水材料、玻纤网、土工垫等。用途:(1)路堤加筋: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提高路堤的稳定性。(2)台背路基填土加筋: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3)过滤与排水:土工合成材料单独或与其他材料配合,作为过滤体和排水体可用于暗沟、渗沟及坡面防护等道路工程结构中。(4)路基防护: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可以作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P18)16.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除遵照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要求外,尚应注意以下几点:(1)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粘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2)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这种设备除尘系统完整,能达到环保要求;给料仓数量较多,能满足配合比设计配料要求;且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掺料的装置。(3)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包裹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合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4)间歇式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5)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合均匀。(6)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査沥青栗、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疏通。(P23)17.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不同摊铺方式混凝土最佳工作性范围及最大用水量、混凝土含气量、混凝土最大水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严寒地区路面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宜小于F250,寒冷地区不宜小于F200。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当引气剂与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在同一水溶液中时,不得发生絮凝现象。(P25)18.稀浆罩面分稀浆封层和微表处两种。浆封层:采用机械设备将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及时均匀地摊铺在原路面上经养护后形成的薄层。微表处:采用机械设备将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并摊铺到原路面上的薄层。(P28)19.桥梁的定义:桥梁是在道路路线遇到江河湖泊、山谷深沟以及其他线路(铁路或公路〉等障碍时,为了保持道路的连续性而专门建造的人工构造物。桥梁既要保证桥上的交通运行,也要保证桥下水流的宣泄、船只的通航或车辆的通行。(P32)20.桥梁的基本组成:(1)上部结构:桥跨结构:线路跨越障碍(如江河、山谷或其他线路等)的结构物。(2)下部结构:桥墩:是在河中或岸上支承桥跨结构的结构物;桥台:设在桥的两端;一边与路堤相接,以防止路堤滑塌;另一边则支承桥跨结构的端部。为保护桥台和路堤填土,桥台两侧常做锥形护坡、挡土墙等防护工程。墩台基础:是保证桥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的结构。(3)支座系统: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还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变位。(4)附属设施: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铺装的平整性、耐磨性、不翘曲、不渗水是保证行车舒适的关键。特别是在钢箱梁上铺设沥青路面时,其技术要求甚严;排水防水系统:应能迅速排除桥面积水,并使渗水的可能性降至最小限度。城市桥梁排水系统应保证桥下无滴水和结构上无漏水现象;栏杆(或防撞栏杆):既是保证安全的构造措施,又是有利于观赏的最佳装饰件;伸缩缝:桥跨上部结构之间或桥跨上部结构与桥台端墙之间所设的缝隙,以保证结构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变位。为使行车顺适、不颠簸,桥面上要设置伸缩缝构造;灯光照明:现代城市中,大跨桥梁通常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多装置了灯光照明系统,构成了城市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P32)2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0mm。(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P39)22.混凝土原材料:(1)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等环节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等各种原材料,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相应标准。(2)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3)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混凝土泵送剂、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P40)23.混凝土浇筑:(1)浇筑前的检查: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一次饶筑量要适应各施工环节的实际能力,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对于大方量混凝土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饶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出现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P41)24.混凝土养护(1)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对干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养护。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使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可在保证强度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