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三,新课程理念要求做到四个转变,四个转位(一)四个转变1、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此次课程改革,力求将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2、转变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课程决定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整堂课以传授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无奈。而今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从而在实践上超越了“教师中心论”,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活泼,而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3、转变教师观:从“讲学”走向“导学”长久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本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观念,在课堂上过于繁锁地分析,自始自终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较少得到关注。新的课程改革,深中肯綮地倡导改“讲学”为“导学”,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自主学习,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交换意见者,使教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学生的“学”。4、转变学生观:从“被动”走向“主动”学生是学习的直接者,过去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学生学得相当被动。进行课程改革以后,我们重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式学习方式,增加课堂上学生参与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二)四个转位1“全方位指导”转位“适时指导”探究性学习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2、“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3、“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现在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所以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4、“面向个体”转位“面向全体”在教学中,我们不仅采用个体探究,更应该合作探究或大班集体探究,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四,新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开放,多元,人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有效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有效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1、教学模式:从“满堂灌”式教学走向“牧羊”式教学“牧羊式”教学模式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告诉学生“这种草好吃,应该这样吃,必须吃”,而是在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袤的草地上,根据目标“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教师只是一个“牧羊人”,只需小心地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2、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走向“探究式”学习以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发展能力。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探究学习。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讨论交流时间和读书时间。使学生具有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得主动,学得投入。3、教学方法:从“繁锁分析”走向“导学、导悟”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教学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不顾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亲身实践。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领悟到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们从过去不停地讲解逐步走向引导学生自学、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4、课堂评价:从“甑别式”走向“鼓励式和多元化”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带评价色彩的话语,都很有可能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情感和行动。因而课堂中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过去的课堂评价,往往是“对”或“错”的甑别,是缺乏感情色彩的,有的甚至是冷冰冰的责备,因而丧失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力求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张扬个性,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因而只有善意的、恰到好处的鼓励、激发,才能不断地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使学生在成功的快乐中不断前进,不断求索。”课堂评价的主体还要从单一走向多元,除了教师评价外,还组织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并且破除答案的唯一性,珍视学生个人感受、独特见解,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尺度,使学生乐在学中,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求知。五、一堂好课的评判标准:“新”“趣”“活”“实”“美”。1.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2.趣:上课伊始,导之以兴;讲课之中,兴趣正浓;一课结束,兴趣犹存。3.活:教学方法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4.实: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5.美:风格美(形成的过程:模仿教学——独立教学——创造性教学——有风格教学)感受美(学生的感受)。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每个学生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学生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生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课堂决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感情因素,把自己对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分感悟,每一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学生度过每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情文并茂的精品诗文的教学,如没有教师的情感介入,断然打造不出课堂精品。2,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导入”语文开场,如果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可起到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我与地坛》教学中,我采用这样的导入:“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这样既导入了课文,又做了情感的渲染,既介绍了作者,又了解了背景,可谓“一箭四雕”。 3、给学生“情感的点悟”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底蕴,要有诗化的动人语言,动情的语言阐释对学生的思维欣赏,情感熏陶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没有情的感悟,语文就失去了它人文的色彩。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庭中有枇杷树,吾妻死年所植,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到此结束,回味无穷。我在教学中曾这样点悟,启发学生思维:\此段看似写树,不言之情尽在其中。是树在人亡的伤心?是物是人非的感叹?是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思虑?是仕途波折,家庭寥落的无奈?……\.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啊。\老师的启发,老师的点拨对学生的思维有主导作用,老师对课文的欣赏,对课文的喜爱对学生的心灵形成一种特殊的冲击力,会把学生置于情感的旋涡,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教师要变“独奏者”为“伴奏者”)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流泪的滕王阁》一课,刘建松老师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生(1):滕王阁又不是人,怎么会流泪呢?师:我想你说出了同学们心中的共同的疑惑。说一说,一般你在流泪的后面加那些词?生(1):父亲母亲。师:父母亲在哪种情况下流泪?生(1):……我退步了,或者犯错误了,让他们伤心。师:我们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幸福,有一天,你实现了你的理想,成功了,父母亲也会流下幸福高兴的眼泪。生(2):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流泪。师:女作家三毛有篇小说叫〈〈哭泣的骆驼〉〉(生笑)那到底是谁在流泪?生(部分答):王勃。生(部分答):潘碧秀在流泪。生(部分答):当然还有为文章感动的读者在流泪。师:如果把标题改做流泪的王勃可以吗?生(3):不可以,流泪的滕王阁更富有诗意。师:诗意,难道滕王阁就专属于王勃一人吗?俺们没份(生笑)生(3):滕王阁是王勃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是滕王阁成全了王勃,王勃成就了滕王阁,两者是亲密接触。相互依存(生笑)师:就好比乱石穿空的赤壁属于羽扇纶巾的周郎,茫茫阳关道属于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生接口“王维”)神奇的西湖属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苏轼。一旦文人和景物通过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那就成为了底蕴,一种经典,一种仰望。假如有朝一日。你登上盼望已久的滕王阁,凭栏远眺,感触万千,你心中会涌现哪些感触,或者你会用怎样的感情去遥祭逝去的天才?这就是对话教学。其中有“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优秀的教师能真正做到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真正的语文课必会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统一,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通过师生对话,这节课“情感与理智齐飞,诗意共警世一体”。三、给学生一个“思考探究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要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课堂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这个老师一篇课文要讲三课时,而那个老师只一个课时就够了,其关键在于有效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不一样,效果大不一样试比较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过错?(2)街亭失守是谁的过错?问题(1)过简,机械刻板,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中会漫不经心,不仅无益于激活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问题(2)可能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得出丰富多彩的答案,便于培养学生辨证客观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养成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1)祥林嫂是如何死去的?(2)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3)是谁害死了祥林嫂?问题(1)着眼于祥林嫂死的方式:饿死、冻死、冻饿死、自杀…..从课文看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即使就此展开议论,不过是将注意力分散到无意义的事情上罢了。问题(2)着眼于祥林嫂的死因,而鲁迅先生的《祝福》要揭示的并非祥林嫂死的方式而是他的死因,祥林嫂是封建主义余孽的受害者,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