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波组织胞浆菌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杜波组织胞浆菌病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histoplasmosisduboisii类别皮肤科/真菌性皮肤病/深部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ICD号B39.5概述杜波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duboisii)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变种引起的原发于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的肉芽肿性及化脓性损害,很少侵犯肺。流行病学杜波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多有在非洲中部和马达加斯加岛屿居住史。在亚洲,1957年日本报道1例,近年来我国亦有报告而且非外来人员。患者年龄2~70岁,多见于20岁左右,男女之比为2∶1或更高。病因组织胞浆菌分为三个变种:荚膜变种、杜波变种和腊肠变种。已发现前两个变种的有性型为皮炎阿耶洛霉(异名荚膜伊蒙菌),真菌分类归入子囊菌门-爪甲团囊目-爪甲团囊科,为双相真菌。杜波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duboisii)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变种引起的原发于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的肉芽肿性及化脓性损害,很少侵犯肺。发病机制由于吸入带菌的尘埃,可以引起急性感染,局限型:可单个皮损、皮下肉芽肿或单个骨损害,无发热、贫血或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慢性病程,可无症状或反复发作,可自愈。播散型:即在皮肤、淋巴结、骨、肠及腹腔脏器播散发病,此型可急性进展致死,波及肝、脾,甚至全身,尤其是骨骼,颅骨病变可类似多发骨髓瘤,掌和趾骨病变可如结节病,腹股沟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可甚著,有如副球孢子菌病。皮肤及血中可找到本菌,白细胞数常无改变。临床表现1.局限型可单个皮损、皮下肉芽肿或单个骨损害,无发热、贫血或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慢性病程,可无症状或反复发作,可自愈。2.播散型即在皮肤、淋巴结、骨、肠及腹腔脏器播散发病,此型可急性进展致死,波及肝、脾,甚至全身,尤其是骨骼,颅骨病变可类似多发骨髓瘤,掌和趾骨病变可如结节病,腹股沟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可甚著,有如副球孢子菌病。患者可有发热、消瘦、乏力及严重贫血等,皮肤及血中可找到本菌,白细胞数常无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取皮损、脓液、骨损害、窦道或活检材料时,常可找到许多菌体。真菌培养:取材培养于含抗生素的沙堡琼脂上,25℃,生长缓慢,有时要4~6周才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白色至棕色绒毛状菌落,有如荚膜组织胞浆菌。镜检亦可见到小分生孢子及带棘刺的大分生孢子。生化反应:本菌尿素试验阴性,在24~96h内即可液化明胶,而荚膜型组织胞浆菌则否。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常可见到成堆巨细胞,可达200m或更大,内含许多卵形酵母细胞,直径约12~15m,有时4~5个成链状,如皮炎芽生菌病的酵母细胞,但无宽的芽颈,亦可见其他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在干酪样变区可见细胞外变性酵母,呈小粒或大的球形空泡细胞,一般HE染色即可见到,GMS、GF及PAS染色更为清楚。在愈合的纤维化损害中菌体较少。诊断主要依据真菌学检查。1.直接镜检取皮损、脓液、骨损害、窦道或活检材料时,常可找到许多菌体。KOH涂片可见12~15μm直径的厚壁酵母细胞,细胞内可见脂肪小滴,少数情况亦可见宽底出芽,有如皮炎芽生菌,故应培养鉴别。2.真菌培养取材培养于含抗生素的沙堡琼脂上,25℃,生长缓慢,有时要4~6周才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白色至棕色绒毛状菌落,有如荚膜组织胞浆菌。镜检亦可见到小分生孢子及带棘刺的大分生孢子。诊断当传种至血琼脂37℃培养时,很快即转成酵母相,常为小的酵母型,有时可见12~15μm直径的厚壁细胞。当转成这种大的杜波型酵母细胞,则小的荚膜型细胞就不能再被发现。3.生化反应本菌尿素试验阴性,在24~96h内即可液化明胶,而荚膜型组浆菌则否。鉴别诊断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治疗可用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或口服唑类药,如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本病疗程很长,两性霉素B的总量至少要达2g,唑类药如酮康唑要用200mg,2次/d,持续1年,但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应定期做临床及真菌随访。最好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预后早确诊,最好在治疗前和治疗中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局限型可自愈。预防应定期做临床及真菌随访。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