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执行力培训很重要?电影《社交网络》开头,哈佛天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在一间酒吧里被女友甩掉,愤怒的马克回到宿舍,突然冒出一个恶作剧一般的点子:调出学校女生的照片,供同学们对辣妹打分。没有任何迟疑,马克开始执行他的“坏点子”。马克在晚上8:13分回到宿舍,脑中灵感涌现,手上也不停歇。他侵入学校系统,调出了学校所有女生的照片,到10:17分的时候,已经着手制作FaceMash,待凌晨室友回来,在室友帮助下,FaceMash正式上线,网站流量瞬间挤爆了校园网,惊动校方。而这个网站,便是Facebook的前身。从一个单纯的点子和想法到今天的Facebook帝国,马克·扎克伯格的秘诀到底是什么?三个字:执行力。在这个天才辈出,创意满天飞的时代里,最终冲破层层重围,脱颖而出,立于领域顶点的,却是寥寥无几。因为在创意和成果之间,一直都横亘着一道名为“执行力”的高墙。不突破这道高墙,任谁有再大的才华,也看不到墙后面究竟是什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想到一个idea,可能有1000人已经想到了,100人在准备商业计划了,10人准备全力去做了,一人已经干出来了。主意从来不缺,缺的是执行力。”在一个信息化和高速化的时代里,创意和点子早已不是稀缺资源。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好点子。恰恰是让这些点子变成现实的那个东西,也就是执行力,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人与人的差距,企业与企业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执行力的差距。俗话说:“夜里寻思千条路,白天起来卖豆腐。”这是缺乏执行力的个人或者企业每天都在面对的问题。在职场中,我时常听到有人抱怨:“道理我比谁都懂,可是真正做起来,总是困难重重。“这也是关键所在:执行力之所以稀缺无比,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很不容易。在实践的道路上,总有这样那样的因素阻碍着我们。而一旦缺少了执行力这决定性的一环,我们的一切梦想、设想、构想、理想,统统都只能沦为幻想和空想!曾有位德高望重的师长,跟我说过一句话:“人活着其实就是两件事,不断学习以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执行力。更详细地说,执行力即是把创意想法落实到现实细节的能力。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身为员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脑海里有多少想法,有多少宏图要展望。你的价值体现只有一个:帮助企业解决了多少问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一个拥有强大执行力的人,一个拥有强大团队执行力的企业,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打败了大多数的竞争对手。执行力是如此重要,它是每一个自然人,每一个企业员工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可是事实上,执行力在当今的社会和企业里还属于稀缺能力——真正拥有强大执行力的员工,寥寥无几。所幸,我们还可以学习。通过学习,通过企业的执行力培训,来获得强大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这把利剑来武装,被企业淘汰,被时代淘汰,都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在温水煮青蛙般的安逸岁月里坐以待毙。而蒋小华老师的《新执行力》课程就是在此时应运而生。《新执行力》课程中,详细地剖析了执行力的因素,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缺乏执行力。这也是我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越不过这道高墙,我们终将寸步难行。《新执行力》的另一个亮点是,在互联网时代里,在新的工作模式下,“新”的执行力与传统执行力有那些重要的区别。这也让这门课程契合时代和现代的企业模式。学习和解决问题,我们人生永恒的两大主题。而学习如何去获得强大的执行力,是所有学习的第一步。越过这个山丘,一切才得以豁然开朗。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马克·扎克伯格了吧?2.执行力培训:去做吧,人生没有那么多“等一下”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自己养成了一个奇怪的习惯:在做一件正事之前,总是需要先干点别的无关紧要的事情来缓冲,或者称为“调节”。比如在某天晚上下班之后,我心里默默计划着读两个小时与工作有关的书,可当我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往往是把电脑打开,先看两集肥皂剧,然后上一个小时网。说好的看书呢?我并没有忘记看书的事。相反,在看肥皂剧和无所事事上着网的那段时间里,我心里还一直惦记着要看书,并且不断地暗示自己:“再看15分钟电视就看书,好吧,20分钟,不能再多了。”可是20分钟,30分钟,45分钟过去,我明明知道已经越来越晚了,可人就像是被定在了电脑前,挪不动身子去书架上拿书。内心一直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好不容易理智取得了胜利,已经是两个小时过去了。看了半个小时的书,一看手表,已经到了睡觉的点,于是只好又重新把书归还给书架。每次提前计划好要做的正事,总是在这样的拖延之下,大打折扣,或者干脆就被搁置了起来。拖延症一起来,还会给自己找一堆借口:“今天工作太累了,还是休息一下,反正书就在那里,早晚都得啃掉”,“时间还早,不急,等一下就看”,“看剧也是一种学习嘛”...在我们体内,仿佛有这么一种诅咒,让人倍感痛苦:明明知道做一件事是对的,可我们就是迟迟不去做。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等一下再做。”等一下,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二我们都心知肚明,拖延症很可怕,是恶魔。生活上也好,职场上也好,在一个“快”的时代中,拖延让人失去无数的机会,并且总把工作留到有限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去完成,工作质量以及后续的完善都无法保证。在时间的胁迫之下,你唯一的追求渐渐只变成了完成任务就好。而这远非拖延症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伴随拖延而来的一系列焦虑。当我们告诉自己“等一下再做”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说服自己的理智。我们的理智告诉自己:“这毫无意义,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一拖延,你又将把工作做得一团糟。”所以提前知道了这个结果却还是选择拖延的人,他们内心一点都不放松。恰恰相反,拖延归拖延,他们的内心时时刻刻被焦虑感缠绕,倍感煎熬。当这一系列负面情绪和你的工作学习绑定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你会越发觉得工作和学习是艰难的事情,越发需要拖延。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就这么形成了。拖延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在拖延却束手无策,任拖延和焦虑摆布。三我朋友小田曾经安慰我说:“大家都是普通人,生活和工作都需要一些轻松的东西来调节嘛。看点肥皂剧,玩会儿游戏放松一下很正常,再说拖延症很多人都有啊,是人都会有惰性。”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所以拖延症就无关紧要了吗?对此,我上司笛姐表示了反对。说起笛姐,她一直都是那种做人风风火火,做事雷厉风行的厉害角色,有着令人惊叹和羡慕的执行力。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笛姐在朋友圈说想去西藏玩,结果第二天晚上她就出现在了拉萨。在工作上,她更是秉持认准目标就毫不迟疑的作风,在她身上总是有一股坚定的力量以及说做就做的勇气。没错,说干就干的执行力是一种勇气。笛姐说,人是很软弱的动物。许多人做事之前迟迟不肯下手,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拖延,来“缓冲”。拖延并不是调节和放松,而是一种对困难的逃避。“等一下”的潜台词是“我不想做”,“我不想做”并不是“我不会做”,而是“我不敢直面困难”。人总是倾向于做那些毫无困难,不费力的事情,逃避那些需要克服困难,需要付出精力的事情。前者如看肥皂剧,玩网络游戏,后者如阅读,处理工作问题。而人往往只在不断地主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变得更好,而在逃避困难中,在被困难钳制中人会变得更加懦弱。等待困难自己消失,那就不是真正的困难了。不要等,主动、及时地去解决它。四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时间还有很多。我们不紧不慢,悠然自得,却又心怀大志。北岛在他的《波兰来客》里写道:“那时候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我们总是对着世界说要变成最好的自己,要遇到最好的人,要做最伟大的事情,而我们对自己却一次次地说“等一下再做”。有一种“等一下”是招兵买马,厚积薄发,后发制人,而大多数人的“等一下”只是纯粹的拖延症。你所有的拖延和逃避,你所有梦碎与煎熬,都是因为你缺乏执行力培训。正如蒋小华老师在他著名的《新执行力》课程里说的:没有执行力,你的一切梦想、设想、构想、理想,统统都只是幻想、空想。而在蒋老师的这门课程中,他又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执行力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构建个人和企业的强大执行力。战胜拖延症,构建执行力,是一个重铸我们理想和梦想的过程,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之路上最重要的一环。拖延的人生只在焦虑和懦弱中恶性循环,而强大执行力的人生拥有摧枯拉朽的坚定力量。有一句老话,叫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不是“等一下”,而是“现在就去做”。人生真的没有那么多“等一下”。去行动,去做吧,现在、立刻、马上。3.执行力培训:通过小故事看执行力小故事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但是又很多的小故事都能深入的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放在我们企业当中却是再合适不过的,因为这些企业自身就存在着这些问题,下面就介绍一些经典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来看执行力。一、猫和老鼠从前,有一只真抓实干的黑猫,它每天都能捉10多只老鼠,让老鼠们吃尽了苦头。于是,老鼠们召开研讨会共商对付黑猫的办法。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药,有的说干脆一齐扑上去把黑猫咬死。最后,还是老奸巨猾的鼠王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老鼠杀猫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杀死它,就应设法躲避它。咱们推选出一名勇士,偷偷地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一来,只要猫一动就会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躲起来。”老鼠们公认这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怎样执行呢?高额奖金、颁发荣誉证书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讨论来讨论去,老鼠们也没有找到一个敢于执行这一决策的勇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好的想法却不能执行,那只能是空想。同样,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者有了决策,但因脱离了实际,员工不去执行,最终也无济于事。二、联想的制度刚性联想从10年前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中关村龙头企业,这样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主要取决于两大基本因素:第一点是联想的领路人柳传志的战略意识;第二点是联想强大的组织能力。联想强大的组织能力主要通过其制度的刚性来体现,这种刚性的制度可以克服知识分子创业队伍的先天性弊端,使组织的制度落到实处。联想文化的第一个阶段被称作制度文化,即斯巴达方阵文化。所谓斯巴达方阵文化有两个主要特点:强调集体力量和强调制度的刚性。这种文化建立伊始,从联想最高的领导人柳传志到联想的每一个基层员工,都在矢志不渝的遵守这种文化,贯彻这种文化。以开会迟到为例,联想规定:开会不准迟到,如果迟到的时间大于等于5分钟,与会者就不用参加会议了;如果小于5分钟,那么迟几分钟就在门外站几分钟然后再进来开会。正好有一天柳传志迟到了,他迟到的时间大概是3、4分钟,于是,柳传志按照规定站在门口,直到站够了规定的时间才走进会议室。试想,连公司的老总都能以身作则,其他的员工又怎么能不遵守制度呢?康佳是我国著名的彩电生产企业,其内部有一条规定:不准在工作场合吸烟。这条规定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有很大难度。但是经过一件事后,康佳的这条规定在员工中得到了认真的贯彻。员工甲20多岁,既有学历又有技术,在某一次企业合并中进入康佳。康佳当时的领导班子对这名员工非常器重,很快就让他担任了一个车间的副主任。员工甲在走向领导岗位之后,更加积极肯干,表现优秀。但是,他有一个无法克服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吸烟。为了执行工作场合不准吸烟的规定,小伙子只能在午饭时或者下班后猛吸几口,以解烟瘾之苦。一个偶然的机会,员工甲发现车间的楼梯拐口处可以作为吸烟的好去处,他个人认为这个地方不能算作工作场合。有一次,他又像往常一样在这个地方点着了香烟,却刚好被公司的副总经理迎面撞上。副总经理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很快从人力资源部发出了三条通告:第一,免除员工甲车间副主任的职务;第二,罚款;第三,全厂公示。公告张贴之后,在整个车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部分员工认为公司的管理方式太过强硬,采取的惩罚动作过大。但是,在这件事之后,康佳没有人再在工作场合吸烟了。通过以上案例可知,企业制度的建设和执行都是在一点一滴的具体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大的制度要坚持执行,小的制度也不能放松。如果只建立制度而不谈如何执行,那么这个制度本身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所以,一个组织要想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