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实践报告一、背景与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性格抑郁、自我封闭、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等不良心理。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对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使其误入歧途。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问题。三港乡地处武义县最南端的贫困山区,与丽水、松阳相邻,总面积45.36平方公里,距县城61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4964人。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很多家庭都以种植农作物为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于是,一些青壮年便外出寻求新的出路,其中在外开超市有1109人,还有近1000人在外打工。外出的父母无法照顾孩子,只得将尚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代管,三港乡中心小学2008年秋学期有学生142人,其中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106人,占74.6%,隔代监护的82人,寄住亲戚家的3人,寄住在邻居家2人,事实上常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在行为举止上与正常孩子无异,但实际上他们的心理问题却相当严重。据笔者调查,三港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中,有90%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有80%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其中65%甚至很少与代养人交谈。还有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厌学逃学。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文化,照样天南海北地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笔者在对三港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时发现,有47%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41%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教好,只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2、孤僻自闭。一些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周宗奎[1]等人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闭,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三港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女生苏苏,平时活泼开朗,每当外地工作的父母回家探亲时就特别兴奋,表现也很好。一到了父母要走的时候,她就开始哭闹发脾气,守在家里不让父母出门,连课也不上了。父母走了之后,她就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下课总是发呆,晚上经常躲在被窝里哭泣,和朋友疏远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除了像苏苏这样的孩子之外,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里从来不主动开口说话,上课表现也不积极,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很少很少,即使老师主动与其交谈也只是低头沉默,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假如遇到困难或受了委屈,他们也从来不表现出来,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3、冲动暴躁。一些留守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显得易于冲动,极度缺乏自制力,遇上矛盾时较一般孩子更易发怒,脾气暴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冲动易怒的性格习惯。三港中心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小佳,平时与同学相处融洽,但三天两头动手打人,究其原因往往是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他总是不同寻常地冲动易怒,每每是先动手的那一个。等到情绪平息之后,他也能及时、诚恳地承认错误,但行动上却毫无改进。4、淘气叛逆淘气和叛逆是孩子身上常出现的儿童特征,但这些留守儿童身上出奇的淘气和叛逆是非常人能理解和接受的。在家里他们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在学校,他们更是淘气得出格,取外号、侮辱同学的事屡见不鲜,故意捣乱、捉弄同学的事情层出不穷,爬窗下河的事也时有发生。原本属于中学生的叛逆过早地体现在了他们的身上。对于同学的提醒他们置之不理,有时反而变本加厉;对于老师的教导和批评,他们更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甚至公然和老师唱反调。三港中心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小杰,在家里爷爷奶奶管不了他,在学校里也不听从老师的管教:下课的时候在教室里翻天覆地,以欺负同学为乐;上课从来不听讲,只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同学好心提醒他,他反而大声地训斥同学;老师提醒他,他干脆把头一低,完全不理会,抵触情绪相当强烈。5、憎恨仇视一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遭受冷落,产生了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有一些留守儿童属于隔代监护,他们不仅不知道感恩,反而经常对自己的爷爷奶奶横眉竖眼,在家里作威作福,稍有不如意就对爷爷奶奶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在学校里则到处惹是生非。三港乡中心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小希,家里条件不好,虚荣心却很强,经常向爷爷奶奶提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在学校里则是以欺负同学为乐,稍有矛盾就拳脚相向。6、行为不良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普遍出现小偷小摸、撒谎欺骗的行为。留守儿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很少,在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实际的说教问题,于是,他们的道德养成出现了问题,成为道德有问题的“问题儿童”。三港乡中心小学四年级男生小林,喜欢与他人盲目攀比,别的同学有了新东西他都会产生嫉妒心理,想尽办法占为己有,甚至数次以偷窃为手段来实现。长期的情感缺失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断滋长,因此而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假如不能帮助他们摆脱不良心理,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这些孩子将成为被耽误的一代。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要组成部分,同样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二、研究现状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新问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研究目前只限于国内,国外还没有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陆春燕通过定性分析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性格柔若内向、自卑,寂寞无聊,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怨恨父母,亲子关系不良等[2]。其他的研究者也认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在情绪、性格、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意志等方面。对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性问题、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性格特征,其中性格开朗者占43.2%,33.3%的孩子表现为内向、胆怯、不善于与人交往;18.9%的表现出任性、自我中心、自私等特点;4.6%的表现出孤独、畏惧、封闭的性格弱点。该研究还表明,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松弛、行为散漫、固执倔强,他们在学校内外行为表现“好”者仅占43.2%;,“一般”与“差”者分别占42.2%和12.3%。另外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困难、学业成绩不良问题,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占到23.1%。[3](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性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关于其干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提出其干预手段,有学者认为父母要注意与子女进行心灵沟通,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农村学校要加强心理和情感教育工作;政府应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4]周宗奎认为,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儿童的条件;可以动员社会力量,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教育,城市教育体制中应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加强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尽可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1]还有的学者从家庭的角度提出如下应对策略:首先,父母要有完整的责任意识,意识到父母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其次,父母要坚持定期、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随时掌控孩子的情况;第三,通过安装电话等方式,设法消除与孩子的沟通障碍;第四,父母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并接受父母对他的关爱;第五,构建一些能够给予孩子帮助的人际关系;第六,尽可能多抽时间回家与孩子团聚。[5]三、课题研究内容与具体目标(一)研究内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探索与实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分析及研究。(二)预期研究目标与价值认知目标:通过实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实践研究”探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找寻有效的教育途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调查交流,了解本地区留守儿童的基本心理状况,探索实施适合本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提高教师的心理问题分析能力与心理辅导水平。发展目标:构建面向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1、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设计简单有效的心理问卷,从问卷中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他们喜欢的交流方式,为下一步的调查工作做准备。三港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班级:导语:小朋友,你是不是感到难过却找不到人与你分担?你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道怎么讲?今天,放开你的心,把你想说的话都写下来吧!让我们和悄悄话来一次亲密接触……一、选择题1、你的父母是不是在外工作?A.爸爸在外工作B.妈妈在外工作C.爸爸妈妈都在外工作2.你是跟着谁一起生活的?A.爸爸或者妈妈B.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C.亲戚D.邻居E.就我自己一个3.你会不会和监护人说说心里话?A.经常说B.偶尔会说说C.问了才说,不问就不说D.从来不说4.爸爸妈妈会经常打电话和你说话吗?A.经常B.偶尔C.很少,有事才打电话D.从来不打电话5.你会经常对自己的监护人发脾气吗?A.经常会B.偶尔会C.从来不会6.你觉得学习重要吗?A.很重要B.一般,也不是很重要C.一点也不重要二、简答题1.你的爸爸妈妈离开你到外地去工作,照顾你的时间很少。请问你爱他们吗?为什么?2.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你解决不了,需要大人帮助的?3.你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请你写一写。2、实施观察研究在研究者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注意进行相关学生表现的记录和整理,认真做教育教学笔记,记录留守儿童的特殊表现及当时的处理方式、方法以及效果等等,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教育案例。3、分析个案研究在进行观察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与总结,形成个案,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追溯理论,提出教育策略。案例:一首生日歌带来的“礼物”案例记录:2008年9月9日星期二天气晴昨天是小晓的生日,因为我昨天临时有任务不在学校,所以不知道这个情况也没有人告诉我。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根本不知道他的生日。今天早上他在外务工的爸爸特地来给他送衣服,和我聊了几句,我无意间听说昨天是他的生日,他很不高兴自己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在学校里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小晓爸爸和我说起他一直在外打工,孩子一个人跟着爷爷奶奶的难处,希望我能多关照孩子。我听了觉得有点惭愧,连大人都希望生日能收到祝福,何况是这样一个孩子呢?于是,我琢磨着是不是要补送他一份生日礼物。想来物质上的礼物似乎不太合适,还是精神上的礼物比较适合吧。中午吃晚饭后,我特意提早5分钟将孩子们叫回教室,故作神秘地让他们猜昨天是什么日子,大家都蒙在鼓里,兴致勃勃地猜了好久,小晓自己也猜得起劲。我告诉大家:“昨天,对于我们当中的一个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日子,这个日子本来是应该在摆满大鱼大肉的饭桌前,在甜甜蜜蜜的蛋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