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电视消息: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导语】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29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正文】29日上午,习近平等来到国家博物馆,走进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展览,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命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等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详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说,【同期】刚才我们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也宣誓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观后感触良多,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这个民族,近代以后,遭受苦难之深重,付出牺牲之巨大,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开始了安排自己国家的建设的伟大进程,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地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自1840年以来,我们是持续奋斗,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大家都能感到,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回首过去,我们全党的同志要牢记: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我们审视现在,全党同志都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么我们展望未来,全党的同志也必须牢记:把蓝图变成现实,我们还将走很长的路,我们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这样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奋斗的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懈地为之共同努力。所以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建设好我们的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要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历史目标奋勇前进。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正文】参加参观活动的还有:赵乐际、栗战书、杜青林、赵洪祝、杨晶。《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作品评介:新闻中,形象地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展览的过程和情景,阐释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和发展理念。新闻中,充分运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量同期声,长达7分多钟,展示了总书记从容大气的风范。其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警句,掷地有声地宣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宣言,都以同期声的形式完整的,不做任何修饰的展现给了观众,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社会效果:整个新闻突显了和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坚定决心,刻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魅力。新闻的播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关注。新闻播出后的长时间里,‘中国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直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报纸消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本报讯(记者瞿凌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6位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同志,从中南海出发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沿途不封路,而是跟着社会车辆过来的。4日,在我市市委会议中心的全市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十八大报告起草组成员、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作辅导报告时,披露了这一细节。巧的是,就在4日当天,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行不封路不清场,是其中重要一项。昨日,经媒体发布,这“八项规定”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欧阳淞讲述,11月29日,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一起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作为这一展览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之一,他当天上午在展览现场静候参观团队到来。等待中,欧阳淞等接到中央办公厅电话,称习总书记已从中南海出发。从中南海到国家博物馆,欧阳淞说按感觉,车队大约只要5分钟就到了,可当天10分钟过去了,也没看到车队到达。后来问了原因,原来一路上,习近平等一行的车队是随着社会车辆一起走的,沿途没有清道。欧阳淞介绍,通常情况下,在北京行车如果清道封路,一般要留两股道,其中一股道让车队走,另一股道站着维持秩序的警察,“一旦清道封路,交通会变得较拥挤”。“这虽是一次具体安排,一个小细节,但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集体良好的亲民作风”,欧阳淞4日评价说。事实上,十八大闭幕以来中国政坛呈现的不少新气象,已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品评介:1、主题重大,独家首发。去年12月5日,新华社播发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重要信息。次日,长江日报在全国独家首发消息《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紧扣“八项规定”中“不封路、不清场”一项,用政治局七常委率先垂范的事实,迅速、鲜明地传递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新气象。2、反应敏锐,小中见大。消息来源于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武汉作十八大辅导报告时讲述的亲身经历。七常委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有集中报道。当时“八项规定”尚未正式出台,七常委活动“不封路”的信息未获传播。此稿敏锐捕捉到这一新闻点,把握时机及时推出,小中见大,寓意深远。3、反响强烈,凝聚正能量。稿件见报后迅速被网络和传统媒体转载和评论,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持续热议。报道显示了地方媒体在重大政治报道上的主动作为,报道操作过程本身也传递了舆论环境和政治风气的清新气息。社会效果:1、报道刊发后反响热烈,中央政治新气象广受赞誉。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各大网站在首页重要位置转载。至当日下午4时,近9万网民参与新闻讨论,百度搜索网页达90500条,民众普遍赞赏“清风扑面”。次日,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文汇报》等纸媒也纷纷参与转载和评论。人民网发表评论《“不封路”才能顺通“群众路”》,新华社播发分析文章《“不封路”释放何种改革信号》2、报道引发持续关注和热议,为推进落实“八项规定”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12月7日,公安部发文要求各地不得擅自违反规定清道封路。同日,习近平首次离京赴深圳视察,在深圳沿途均未封路,再次印证了中央领导对“八项规定”的身体力行,“不封路”随后成为各路媒体一段时间内持续报道的热点。报纸消息:“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本报讯﹙记者童浩麟﹚12月2日下午3点15分,兰考县南彰镇徐洼村村民李麦花在新疆摘棉94天后,乘坐K1352次火车回到了兰考。94天挣了6100元,比去年少了2000元。“今年全国涌到新疆摘棉的人有70多万人,比去年又多了10万。”李麦花说。“今年兰考到新疆摘棉的明显减少。”兰考县火车站总支书记何金峰说,“从火车站出发摘棉的约为1.8万人,比去年少了8000人。”兰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字显示,在2008年达到18万人次峰值以后,兰考劳务输出总数逐年回落。今年前10个月,兰考就地转移劳力6万人,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人数比例达到了74∶26。“兰考的劳务经济,已从劳务输出进入到回乡创业和带动就业层面。”兰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孔留书说,“劳务经济的变化和本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自2008年起,兰考县委、县政府每年春节都举办“返乡创业明星评比活动”,在评出的52名创业明星中,无一不是上世纪90年代从兰考走出去的务工人员。第五届创业明星古顺风回报家乡的是投资1.5亿元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公司已促使2500亩土地实现流转。”古顺风说,“1亩地2万元的效益,完全可以让村民不出村就挣钱。”在古顺风生态农业科技园打工的城关镇姜楼村村民有470人,人均月收入1600元。“在家门口就能养家,还能顾家,俺咋还会舍近求远外出打工呢?”村民齐庆竹说。“兰考火车站虽然是陇海铁路线上一座普普通通的县城车站。但却见证了兰考人民生存的几次改变。”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董亚娜说,“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17年共介绍了2万多人外出打工。”作为兰考最早从事劳务输出的游富田说,“因为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今年我就不再介绍劳务外出了。”“随着当地企业用工越来越多,企业用工空岗、用工备案在我局频率越来越快,从2010年的一年4次,发展到现在的一月一报。”孔留书说。按照规划,未来5年,兰考企业将全部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2011年,兰考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76%,由2008年的全省排名第103位上升到第4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亿元,增长30.7%,增幅居全省10个直管县第一位。作品评介:这篇报道反映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发展的变迁及百姓所享受的政策“福利”。作品有以下三个特点:1、以小见大的新闻视角。作品把视角放到因焦裕禄精神闻名全国的河南兰考。以火车站为切入点,穿越50年时空,突出变迁主题,举重若轻地展现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城(镇)互动”这一宏大主题。2、生动凝练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采访对象的回忆,把时间拉回50年前焦裕禄初到兰考第一天,期间穿插不同时间的新闻事实,凝练有效。3、灵动活泼的结构形式。全文不足900字,分12个段落,灵动跳跃;直接引语8处,用人物语言烘托新闻事实,既有“镜头感”,又富有说服力。广播消息:万里长江第一条过江地铁今天运营今天上午十点,长江第一条过江地铁——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开始运营。请听记者刘群、赵阳采制的录音新闻: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仪式的会场设在汉口中山公园站。很多市民都早早来到这里,准备亲眼见证令人激动的时刻:市民:我早晨八点钟就来了,高兴、高兴!市民:感觉蛮幸福,很幸福!蛮自豪啊!(现场声压混)和以往重大工程竣工庆典不同的是,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