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培训(初训)第一节基础知识制冷的概念•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实现制冷的途径•天然冷源•人工冷源制冷的区域•普通制冷:120K以上•深度制冷:120—20K•低温制冷:20—0.3K制冷技术的应用•用于空气调节的冷源。•用于商业和食品工业。•用于工业、产品性能试验及科学研究。•用于医疗卫生方面。人工制冷方法•液体汽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热电制冷物质与物态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固态凝固溶解升华液化凝华汽化流体的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容和比重•热量和比重•显热和潜热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气体物理性质•理想气体•混合气体•湿空气(含湿量、相对湿量、湿空气的焓、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吸收式制冷和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气压缩式制冷水的特性•水具有无毒、不燃烧、不爆炸,比容大,汽化潜热大和价格低等特点。水在常压下沸点为100℃,要使水在5℃以下蒸发,溴化锂制冷机必须在负压下工作,此外水在0℃时结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作为冷剂水使用,只能用于空调。溴化锂的特性•有咸味,无色粒状晶体,熔点为549℃。•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265℃,在常温和一般高温下是不挥发的。•极易溶于水。•性能稳定,在大气中不易变质和分解。溴化锂水溶液的特性•无色液体,有咸味、无毒、无臭、加入铬酸锂后呈淡黄色。•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的降低而降低。•溴化锂溶液的水蒸汽分压力很小,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汽能力。•密度比水大,随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温度变化。•比热容较小。•粘度大、表面张力大。•对碳钢和紫铜等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第二节空调作业中的不同介质空调的任务•在任何自然环境下,使室内空气维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下,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空调系统的组成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也称制冷工质。•当前被采用的有氨、氟利昂、水制冷剂的种类和命名•无机化合物•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极其卤族元素衍生物•环状有机化合物•共沸制冷剂•非共沸制冷剂制冷剂选择的要求1、临界温度要高。2、凝固温度低。3、具有适宜的饱和蒸气压力。4、单位容积制冷量大。5、粘度和密度小。6、导热系数要高。7、等熵指数要小。8、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金属材料不腐蚀,与润滑油不发生化学作用,高温下不分解。9、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10、价格低廉,便于获得。11、对人类健康及全球环境无破坏作用。载冷剂•又称冷媒,它是被用来将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量传递给被冷却物体的媒介物质或中间介质。•常用有水、无机盐水溶液、有机物。对载冷剂性质的要求•载冷剂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不会燃烧或爆炸;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在大气条件下不分解、不氧化,不改变其物理性质。•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呈液态,凝固点应低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越高越好。•密度小、黏度小、传热性能好,因此所需载冷剂的流量小,同时可以减小它在流动时的阻力,节省泵的耗功。蓄冷剂•是以低温或高温形式将热量(冷量)蓄存起来的一种蓄能物质,是节能的更高形式。•种类有单纯物质(水、干冰)、二元溶液、多元混合物蓄冷方式•利用介质(水或盐水)的温度变化,即显热变化来蓄存冷量。•以物质的相变,利用潜热来蓄存冷量。选择相变蓄冷剂的注意事项1、要有合适的相变温度。2、相变时的潜热越大越好。3、在固态、液态时,应具有较高的传导能力。4、价格要便宜。5、固、液态的质量热容越大越好。6、没有偏析现象,热稳定性好。7、凝固时无过冷现象,溶化时无过饱和现象。8、热膨胀小,溶化时体积变化越小越好。9、没有腐蚀性或腐蚀性非常小。10、无毒性。在空调设备中使用蓄冷剂要求•没有毒性•具有不燃性•完全为无机物,不产生气体•相态变化过程中,蓄冷剂的比容不变,不会使盛装的容器因反复胀缩而材料破裂。•潜热蓄冷量不衰减•不层化润滑油•用于制冷压缩机时通常称为冷冻机油。润滑油的功能•起润滑作用,减少机器运动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带走机件摩擦时产生的热量,使摩擦件的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在活塞和汽缸之间和各轴封处起到密封和防止制冷剂泄漏的作用。•带走金属摩擦产生的磨屑。•对机器起到消声、减振的作用。•以油压作为控制卸载机构的动力。润滑油的主要理化性质•黏度•闪点•凝固点•含水量与杂质•浊点•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电绝缘性。制冷机用润滑油的选择•普遍选用13#、18#、25#、30#、49#•氨压缩机采用13#•R12、R22压缩机分别采用18#、25#•离心式压缩机采用30#、49#•R134a压缩机使用酯类和聚醚类润滑油使用润滑油的注意事项•不能与植物油混合使用。•使用黏度达15%时应换新油,以免碳结。•用过后要经再生,并经化验合格后才能重新使用。•常年运行的制冷机每年应换油一次。润滑油变质的原因及其判断•由于空气渗入系统或系统管路中;制冷剂中含水;水和润滑油混合使油变稀。•由于空气的存在,当压缩机排气温度高时,油被氧化变质;同时有机填料和机械杂质(氧化皮)加速了油的老化变质。•不同规格的油互混,发生化学反应,时润滑油变质。•油的变质可通过化验来确定,在没有化验情况下,可看油色、闻油味来确定。缓蚀剂•作用: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其不能与氧气直接接触,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常见的有铬酸盐、钼酸盐、硝酸盐以及锑、铝、砷的氧化物。第三节制冷与空调作业危险性分析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种类•爆炸事故•火灾事故•制冷剂的中毒、冻伤事故制冷与空调作业爆炸事故•化学爆炸事故:1、氨气遇明火发生的爆炸事故。2、用氧气对制冷系统试压时发生的爆炸事故。3、焊接氨制冷系统产生的爆炸事故。4、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制冷机组火灾爆炸事故。•物理性爆炸事故:1、液爆:制冷设备中的制冷剂具有较大2、违章操作导致的设备超压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氨制冷剂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会燃烧,氨的自燃温度是630℃,空气中的氨的含量达11%—14%,即可点燃,产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制冷剂的中毒、冻伤事故•氨泄漏造成的中毒事故。•氟利昂的窒息事故。•制冷剂的冻伤事故。制冷空调作业事故特点•群死群伤•财产损失大•社会影响大•违章操作制冷空调作业事故原因•制冷系统的压力•制冷系统的温度•制冷剂的理化性质•违章操作制冷系统运行时可能发生液爆的部位•冷凝器与储液器之间的管道•高压储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两端有截止阀门的液体管道•高压设备的液位计•在氨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液体分配站•气液分离器出口阀至蒸发器间的管路•循环储液器出口阀至氨泵吸入端的管路•氨泵供液管路•容器至紧急泄氨器之间的液体管路等由于制冷系统超压而引起的危险•冷凝压力超高•制冷系统饱和蒸气压力增大•液体制冷剂充满封闭空间所产生的危险•起火时制冷系统的超压危险直接由温度引起的危险•金属在低温下的脆性破坏•在封闭空间里载冷剂(水、盐水)的冻结•热应力产生的危险•设备下面基地冻胀而损坏建筑•低温对人的伤害制冷剂的危害•制冷剂对人生理的影响•氨的危害•氟利昂制冷剂的危害氨中毒的原因分析•振动破坏•充氨作业由于胶管质量问题、老化、管接头管卡不牢造成脱落、破裂导致的氨泄漏•在对制冷系统进行修理前,对修理部位降压抽空不彻底,造成带压拆卸系统设备、部件等导致氨泄漏•阀门阀盖与阀体之间密封不严,操作失误造成泄漏•压缩机液击产生的设备破裂急性氨中毒•氨常作用于眼结膜、上呼吸道极其他暴露于空气中的粘膜组织。氨气被吸入人体后,出现咳呛不止,憋气、气急、流泪、怕光、咽痛等病症。吸入氨气浓度很高时,出现口唇、指甲青紫缺氧症状,拌有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甚至出现肺炎和肺水肿。慢性氨中毒•常引起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化学烧伤•氨属生碱性物质,当碱性物质与肌体蛋白结合后,形成可溶性碱性蛋白,并溶解脂肪组织,随着碱性物质不断地渗入深部组织,其创面不断加深。1、烧伤面积2、烧伤深度Ⅰ度:外观有红斑,皮肤发红,无水泡,有痛感。浅Ⅱ度:有小水泡,透过水泡壁可见泡内淡黄色的液体。深Ⅱ度:可有或无水泡,有水泡时水泡壁比较厚,水泡破后可见针头大小的红点,Ⅲ度:皮肤失去弹性,似皮革样有韧性,可见粗大的树状条纹,不感觉疼痛。化学冻伤•症状是先有寒冷感和针刺样疼痛,皮肤苍白,继之逐渐出现麻木或丧失知觉,肿胀一般不明显,而在复温后才会迅速出现。•化学冻伤分三度:Ⅰ度损伤在表皮。Ⅱ度损伤达到真皮。Ⅲ度损伤达全层皮肤,严重可深至脂肪肌肉骨骼甚至整个肢体的坏死。氟利昂制冷剂的窒息性•突然窒息:在空气中制冷剂含量很高,操作人员立即失去知觉,好像头部受到打击一样而跌倒,可能在几分钟内死亡。•逐渐窒息:由于制冷剂泄漏,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而使人慢慢的发生窒息。•当氟利昂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百分比达到30%以上时,会使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氟利昂化学冻伤•氟利昂制冷剂属于微毒性,因此当液体制冷剂溅到人体肌肤上时,会产生化学冻伤但不伴有化学烧伤。物理爆炸•氟利昂制冷剂属于低压液化气体,在装瓶运输储存和制冷系统调节不当,或密闭容器中满液状态时,在遇到温度上升时会产生爆炸氟利昂的环境污染•氟利昂泄漏后对大气环境带来长期破坏,使臭氧层减薄并出现空洞,紫外线辐射增加。紫外线是人类皮肤癌形成的主要原因。•氟利昂泄漏还造成地球的温室效应。环境水水质与制冷系统安全的关系•水垢附着•设备腐蚀1、冷却水中溶解氧引起的电化学腐蚀2、有害离子引起的腐蚀3、微生物引起的腐蚀•微生物的滋生和粘泥污垢制冷系统的爆炸危害分析•碎片的破坏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第四节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技术机房建筑的特点•高度:•平面尺寸:•通风采光条件:•地面宜用易于清洗的材料建筑,房顶部分应设置隔热层。机房有关通风要求•机房应通过窗户、敞开门或采用通风机向室外通风。•无窗户以及地下室或下层地下室里的机房,应使用双速风机。•用于制冷设备机房的通风机应在室内、外设置控制开关。若该机房在地下室,则地面上还应设置一个开关。•氨压缩机房自动控制室或操作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观察窗。•变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毗连时,共用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小时的非燃烧体实墙,并应抹灰。•配电室可通过走廊或套间与氨压缩机房相通,走廊或套间门的材料应为难燃烧体,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机房应保持清洁,地面无杂物、油和其它与设备无关的物品,工作现场应执行区域化管理。•机器、设备、控制仪表屏、调节站应设置在机房内,配电柜应设置在配电间,每台机器应设按钮开关。•机房内所有机械外露传动部位均应装防护罩。•机房及室外辅助设备区域应设警示标志和护栏。设备管道安全色•氨制冷系统;排气管应为铁红色。•回气管应为淡蓝色•高压液管应为浅黄色•供液管为米黄色•放油管为浅棕色•压缩机和附属设备一般为浅灰色或银灰色•水管为绿色•截止阀手轮为黄色,膨胀阀受柄为深红色,阀体为黑色安全防护器材•防护用品•抢救药品•抢救用具•抢救设备防护用品•防毒面具:1、长导管防毒面具2、过滤罐式防毒面具3、氧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时,呼吸宜缓慢深长,如感到供气不足,可用深长呼吸法,使自动补给器充氧。如仍感呼吸困难,应即采用手动按钮补氧气。当以上措施均无效时,则应立即退出有毒场所。注意:在有毒场所内禁止脱下头罩。•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压力表的指示值。一旦氧气压力降至2.5——3.0MPa时,必须停止在有毒场所工作,及时撤出,以保证安全。•险情重大的作业以及进入事故现场从事抢救,必须两人一组,以利彼此关照。•注意避免与油类等可燃物料接触,并与火源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保护好氧气呼吸器,防止撞击或跌落而损坏部件。日常氧气呼吸器维护•避免日光直射,保持清洁,严禁沾染油脂等可燃物料,并远离热源,平时应放置在便于取用的专用柜内,柜门应加铅封,无关人员不准乱动。•使用后的氧气呼吸器,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并进行头罩清洗、消毒、氧气瓶充气和更换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等工作,以备以后随时可用。•若长期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