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立体裁剪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一、教学节数:3节课二、教学内容:服装立体裁剪基础知识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的认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学期立体裁剪的学习奠定最初的基础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与历史2.教学难点:A掌握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B.培养审美情趣五、教学方法:PPT教学、视频欣赏、讨论等六、教学过程:【教学导入】1.服装有哪些(三种)裁剪的方法?2.请为这三种裁剪方法排序?【新课教授】一、概念解释:1.服装平面裁剪:设计好的衣服在思路中具体化,参照预先设置好的人体计测值,绘制成平面设计展开图。2.服装立体裁剪:将面料或者材质相近的试样布,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堆积等手段,按预想直接构成服装造型。3.服装CAD裁剪:通过服装电脑制版完成。二、服装立体裁剪与服装平面裁剪的区别与联系:1.服装立体裁剪与服装平面裁剪的区别:【导入】从两种裁剪方法的概念上观察,你能总结他们各自的优势吗?平面裁剪法:理论性→稳定性→可操作性→提高生产率→放松量的控制立体裁剪法:直观法→实用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可靠性2.两种裁剪法的实践使用情况:【导入】欣赏视频—夏奈尔高级定制服的精湛技艺。备注: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A.以立体构成为主,平面构成为辅。形成布样→款式纸样→修正→样板B.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并举立体形态简单的服装:平面构成→立体裁剪→修正→样板三、服装立体裁剪的起源立体裁剪起源于欧洲,是随着服装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西方服装史对服装的造型分类为:非成型、办成型、成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过程。而立体裁剪产生于服装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就是哥特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人文主义哲学和审美观的确定,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调女性曲线的立体造型,从此这种造型成为西方女装的立体造型。1.服装非成形时期▲非成型类服装是指把天然的动植物体原封不动的作为衣服来使用,近而指没有经过加工缝制的衣物,在未被使用时,这类衣物只是一块布料。▲非成型类服装在古代的西亚、罗马、希腊等地都出现过,今天印度女性所批的纱丽,就是这种服装非成型制的延续。▲非成型阶段不同地区的穿着方法和种类。A.古代西亚巴比伦人卷衣的缠绕方法:B.古罗马托加的种类方法:C.古埃及多莱帕里德着装法:D.古希腊多利安式西顿着装法:多利安式西顿是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古希腊人穿着的衣服。E.古希腊多利安式西顿:非成型类服装是由人类社会远古和早期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也取决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习俗,其特点是自然、实用、简洁、随意,并具有较强的装饰性。2.服装半成型阶段半成型阶段是指经过一些加工的衣物,如贯头衣类:2.服装成型阶段▲成型类服装是指为适合人体的形体而制成的衣物,即通过一定的裁剪和缝制,加工成一定形态的衣物。▲成型类服装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成型的明显特征是一片上出现了“省”和“分割”。这种裁剪一直沿用至今。▲成型服装各个阶段的特点A.13世纪欧洲服装开始注意和谐的整体效果,在服装上表现为三维造型意识。B.15世纪哥特时期,耸肩、卡腰、蓬松、裙身立体造型兴起,欧洲历史上的哥特时期,也是欧洲服装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主要时期。C.18世纪洛可可时期,服装风格的确定强调三维差别,注意立体效果的立体服装。四、立裁人的介绍:1.设计师维奥内特第一个使用人台的设计师第一个用斜裁创造坦胸露背式礼服第一个定织双福宽的皱绸,幅宽144.2.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3.中国设计师张肇达七、课堂小结1.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及与平面裁剪的运用。2.服装立体裁剪的历史。第二课时一、教学节数:3节课二、教学内容:插针包的制作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插针包的制作,为下一阶段立体裁剪的学习打下基础。四、教学重点难点:3.教学重点:插针包的制作4.教学难点:插针包的制作五、教学方法:PPT教学、实践操作法、教授法、个别指导法等六、教学过程【材料准备】布料、硬纸板、橡筋、花边、填充料【制作过程】1.手工机器缝纫,将小圆片面料的边缘抽缩。2.抽紧小圆片面料边缘缝线,将硬纸板包与其中,将花边用手工或机器缝纫抽缩。3.正面缝纫橡筋包布,翻正,并将橡筋穿于其中。4.将橡筋的两端缝于针插底板。5.将花边均匀在缝纫于针插底板的边缘。6.抽缩大圆片面料的边缘,将填充料整理成半球型。7.大圆片面料包裹填充料,整理造型,抽紧缝线。8.将半球形的针插体手工缝于底版之上,完成。七、课堂小结:针插包的制作第三课时一、教学节数:3节课二、教学内容:标识线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人体模型基础线标记,为以后立体裁剪的学习奠定基础。四、教学重点难点:5.教学重点:人体标识线的粘制6.教学难点:人体垂直线及三围线的粘制五、教学方法:现场演示,PPT演说、实践法等六、教学过程【概念解释】人体模型基准线:为了确保立体裁剪造型准确的设置,其像一种立体的”尺”,帮助我们在三维空间造型中把握人体模型结构转折的变化及布料丝缕方向,且对确定服装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及分割设计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过程】(一)、前、后中心基准线标记1.前中心线:自颈中心点固定标示带的一端,另一端系一重锤下垂地面,不偏斜后,标示线固定在人体模型前中心线表面。2.后中心线标记方法如前中心线,当前后中心线标记后要用软尺测胸、腰及臀部的左右间距是否相等若有差距应调整相等为止。(二)、三围基准线标记1.胸围线:胸部最高位置,为保证胸围线与地面平行2.腰围线:在要不最细处,与地面及胸围线平行3.臀围线:在臀部最丰满部位,距腰围线18-20CM,平行于地面(三)、颈肩与侧缝基准线标记1.颈围线:为环绕人体模型的颈根处的基准线,约38CM颈前后中心点标示成圆顺曲线。2.肩侧、侧缝线:以颈部厚度中心略偏后,先确定肩颈点,再以肩部厚度中心点,确定肩端点,两点间贴标示线,通过臂根截面中心向下将模型的侧面均分为两部分,标示侧缝基准线。(四)、前后公主基准线标记1.前公主线:目前小肩宽的中心,经乳点向下做曲线,要保持自然均衡的线条。2.后公主线:自小肩宽中点,经肩胛骨向下自然标记基准线。(五)、整体调整基准线全部标记后,要从正、侧、背面进行整体观察,调整不理想的部位,直至满意为止。七、课堂小结。正确标记人模基准线第四课时一、教学节数:6节课二、教学内容:立体裁剪工具及面料丝缕调整基础针法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教授与现场演示,使学生掌握布纹整理的要点,掌握正确使用大头针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掌握立体裁剪的材料准备与技术资料。教学难点:面料丝缕调整立体裁剪基础针法五、教学方法:PPT教学法、现场演示法、实践动手法,个别指导等六、教学过程【立体裁剪工具】1.人体模型2.针:立体裁剪用的针有两种,一是珠针,二是类似大头针的钉。3.线包:为了插针,常挂在手腕上使用,以防针散丢伤人,一般采用丝绒、绸缎等缝制为佳,内填充毛发或腈纶棉。4.各种尺类工具、熨斗、剪刀、铅笔、画粉【布纹整理】立体裁剪的第一步就是整理面料的纹路,一般布在织造、染整过程中,常会出现布边过紧、纬斜、局部拉延等现象,导致布料丝缕歪斜、错位,这样布料做出的衣服会出现形态畸变,这是立体裁剪的大忌。1.布纹整理:用右手拿一根大头针,把针尖插入织线与织线之间,左手拽拉布端,右手向后微入移动大头针,使布面形成一条顺直的纵向印记,同样的方法做一条横向印记。以上是划出印记或者抽出经纬纱线,用大头针尖挑起一至二根经纱织线,微力细致地抽出,同方法抽出一至二根纬纱织物。2.矫正布纹:把纬斜的面料用水均匀喷湿,用双手拽住面料的对角,朝反方向拉伸,再用熨斗进行推拉定型,直至布料丝缕顺直为止。3.检查整理:用直角尺的两条边对合布料的丝缕,直至各自垂直吻合,不歪斜为止【立体裁剪基础针法】(一)、立体裁剪对大头针别法有一定的要求。1.大头针的针尖不宜插出太长,这样易划破手指。2.大头针排布不宜太多,防止别合后不平服。3.别和时,一进一出要用大头针的尾部,固定后较稳定。4.衣片直线部分的针距可稍大些,曲线部分的针距要小些。(二)、大头针别法1.抓缝法(叠缝法)将两块布料的边沿对齐合拢,大头针沿着缝合的位置扎别,大头针方向一致,别合后的位置即缝合线,是立体取样及造型时常用针法。2.搭缝别针法将两片布重叠一起,用大头针依法固定,此针法适合于布料拼接及需要平服的部位。3.折缝法(捏合别针)又称盖别法,先将一块布料缝份折叠,覆盖在另一块布完成线上,用大头针依次固定,这方法便于变成品试穿,做标记等,常用于别和侧缝,袖笼,肩缝等部位。4.藏针法从一块布的折线处插入大头针,穿过另一块布,再折回到折线内,这方法能显示造型完成缝合效果,常用语装袖子等部位。七、课堂小结1.立裁工具介绍2.面料丝绺的调整3.立裁基础针况第五课时一、教学节数:12节课二、教学内容:原型裁剪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上衣的立体裁剪,熟悉立体裁剪操作的认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裁剪的操作过程方法2.教学难点:立体裁剪的针况操作五、教学方案操作法实践动手法分层指导法等六、教学过程【材料准备】前片布样长度(人台侧颈点量至前腰围线)+10-15cm后片布样长度(人台侧颈点量至后腰围线)+10-15cm布样宽度(人台1/4胸围大)+10-15cm【布样整理】熨烫平整,丝绺顺直,对折放正【划样】前中心线FC,后中心线BC:距布边3cm各作一条垂直,前衣片的中心线从右向左量取,后衣片的中心线从左向右量取前胸围线BL:前片布样纵向对折,向下3cm处BP点位置,实测人台胸高点至前中心线的水平直线距离为布样上BP点位置。背宽线BWL:在后中心线上从上至下预留8cm,再以人台背长为依据,确定腰围线的位置,然后将其四等分,1/4处即为宽背线位置【实操】(一)前衣片的立体裁剪1、将前衣片的中心线与人台的1/4中心线对齐。2、单针固定前衣片中心线上、下两端3、衣片胸围线与人台胸围标志线对齐4、在前中心线处留有一定的松量,大约控制在一支铅笔左右5、沿人台前领围进行修剪,以1cm左右依次纵向剪一刀,横向剪一刀,操作时,一面剪一面抚平,使剪出的前领围服帖、圆顺。6、胸围线保持水平,沿公主线确定前肩省的位置,前肩省量的大小用粘合针固定并调整。7、在胸围线侧面加放0.5CM松量,并用双针固定8、顺势往下,在腰围处加放0.5cm松量,并用双针固定9、在侧缝位置上将布样抚平,确定侧缝位置,沿腰围线打剪口。10、确定前腰省的位置,前腰省量的大小沿公主线用提合针法固定并调整11、修剪前衣片的外轮廓。12、沿人台标志线在布样上点影做记号,侧缝下端与腰围的交点作点影,侧缝上端与臂根截面的交点点影省道两侧肩点并顺势向前3cm,做点影,沿腰围领围每间隔1CM做点影。13、基础上衣前片的基本造型(二)后衣片的立体裁剪1、前后衣片的中心线与人台的后中心线对齐,并单针固定上下两端2、沿人台后领围进行修剪并以1cm左右依次横向剪一刀,操作时,一面剪一面抚平,使剪出的后领围平整、圆顺、服帖。3、背宽线水平,确定后肩背省的位置,后肩背省量的大小,沿着后公主线用捏合针法固定并调整。4、沿着省尖方向在背宽处加放0.3cm松量,并用双针固定。5、顺势往下,在腰围处加放0.5cm松量,并用双针固定。6、确定后腰省位置,后腰省量的大小沿着后公主线用捏合针法固定调整。7、修剪后衣片的袖窿金和肩部8、沿人台侧缝标志线在布样上点影做标记,在侧缝下端与腰围的交点作点影,在侧缝上端与臂段截面的交点左点影。(三)立体裁剪至平面底样的转换(划线、整理、别样与检验)1、将布样从人台上取下,进行划线整理2、根据点影,划顺前领弧线3、作为基础服装袖窿应该满足人体静态与基本动态的需要,放袖窿最低点应加以考验,该服装为基准点向下2-2.5cm,左右为袖窿最低点。4、同理,作为基础服装,胸围大小也应在人台基础上加放一个松量,该款前片在别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