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加重)中医诊疗方案【摘要】慢性心衰生存期低于恶性肿瘤患者,西医治疗虽取得了令人信服的临床疗效,但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不能在临床中推广,故探讨中医药对于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很有必要。【关键词】方案;慢性心衰;加重期;临床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31-022011年度,本科共收治心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129例,按照本科“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加重)中医诊疗”方案共纳入94例,根据“心衰(慢性心衰急性加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治疗。因心衰方案于2010年3月始施行,故方案有较为扎实的临床基础。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共纳入病案94例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69.4岁,最大年龄92岁,最小年龄40岁。因纳入病例中,平均年龄较大,故心衰原因较为明确,扩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占97.9%,有二例未找到明确病因。心衰急性加重均为感染诱发。1.2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术语》)[1](内容略)。1.3西医诊断参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franingham)[2](内容略)。1.4病例纳入标准非休克型,无昏迷,心率大于50次/分钟,无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等,非先心病,非恶病质,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1.5排除标准并发严重高血压,sbp180mmhg,dbp110mmhg.并发严重糖尿病;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室颤等。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本人拒服中药汤剂等。1.6治疗方法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本方案以“水瘀互结证”为基本证候,再根据临床表现辨属气虚、阳虚等、阴虚,以固定方剂为核心,随虚证而加减(具体药物略),配合中药外治法等。1.7西医治疗按《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3]治疗。1.8观察指标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水肿、喘息、上腹部不适明显缓解时间等。1.9疗效判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2结果(见表1、表2)3讨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均有浮肿、口唇紫绀、喘息,约半数患者伴有上腹部不适,虽上腹部不适不是心衰主要症状,但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纳入观察指标。从临床效果评价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本方案对水肿效果最好,但临床缓解时间最长,这与临床事实符合,因为心衰水肿治疗较为棘手,而水肿效果明显,恰恰说明本方案优势之处。另一方面,喘息效果较差,可能因为心衰急性加重多为肺部感染诱发,且控制感染存在失败的几率较高,从而影响了喘息的治疗效果。上腹部不适为胃肠道瘀血所致,往往在水肿和喘息基本缓解后,症状才能明显缓解,所以效果最差。根据方案疗效判定标准,有效85例,无效5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90%。其中无效5例中,自动出院3例。疾病分布:肺心病心衰31例,风心病心衰者13例,冠心病心衰者45例,扩心病心衰3例,有二例未找到明确病因。急性加重均为感染诱发,无效恶化病例为病程长,入院时症状重或者感染重,心衰评估为d级患者。从中医角度分析,口唇紫绀为血瘀之征,浮肿为水湿泛滥之征,水气凌心则心悸,故有“水瘀互结”共同病理机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5],故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辩其虚在何处。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虚在“气、阳、阴”,据此制定了方案。方案在中药基本固定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加用现代方法自行发热之炙法,配合辨证使用中成药综合治疗。纳入病例中无一例严重副作用发生,说明方案安全、有效。慢性心衰是一个长期病理过程,虚实消长贯穿其始终,从某个病例断面分析,我们可能观察以实为主,而在另一断面又观察到以虚为主。而在同一病例的不同时期,虚实亦不一致,因此,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要求方案基本固定,可操作性强,同时亦不失随证之灵活性,以此方能体现中医药特色及提高临床疗效,便于总结临床经验及同行交流。另用药切忌温燥刚烈与厚味滋腻之品,目前,中医治疗心衰动辄使用附片等补阳之品,有时在短时间内症状突变,此谓《伤寒论》中之“坏病”[6],治疗较为棘手。而有的医师,盲目遵经,随意使用“开鬼门,洁净府”,气阴两伤,亦为“坏病”。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未发现“坏病”,亦无明显其他副作用,说明方案较为安全。慢性心衰是世界性难题,急性加重是其致死主要原因。西医治疗有其局限性,而中医在心衰治疗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如果中医不能规范治疗,过于随心治疗,“坏证”频现,不仅中医治疗困难,亦给西医治疗形成巨大的障碍。参考文献[1]临床诊疗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2]bonvaletjp,alfaidyn,farmann,ata1.aldosteroneintracllularreceptorsinhumanheart[j].eurheartj,1995,16(suppln):92-103.[3]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5):45-46.[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59.[6]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伤寒论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