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本人在进行论文撰写之前,参考一些书籍杂志等文献,注意到欲建设高效能团队,或者在企业中有效的应用团队精神,沟通,激励,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另外,企业本身有没有自身独特的个性,一定情况下取决于该企业的领导者是否能够给员工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企业员工若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对企业来说,团队精神也已悄无声息的应用于企业中去了。我国企业目前,从沟通到个性展现,还是会存在一些以企业发展目标为主而忽略员工个人感受的强压式管理。有可能,有些企业通过高收入高福利,来降低员工流动。但是从员工角度,并未因此而融入到企业团队中,企业的团队精神从未充分应用和体现。员工只是完成绩效任务,每月领取工资。而并没有因为团队精神的有效应用,而产生对企业的忠诚归属感。这个是开展调查研究后,最重要的收获和发现!1中国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应用对策对于团队精神如何在我国企业中充分有效地建设并应用。结合以上介绍的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企业团队精神应用的现状,以下是根据不同企业的行业共性,,管理者不同的风格,与前者进行有机融合,得出团队精神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一些对策:2团队精神建设应注意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在我国企业内进行形成有效沟通,是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也是一个团队精神建设的基础,是我国企业最应该首先改进的!沟通的关键不是沟通的内容而是如何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沟通。企业的员工与老板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的两个主体。对企业老板来说,因为承担的风险和压力都很巨大,认为根本无须与员工沟通,尽职尽责是其本分。而员工截然不同,他看到的都是作为老板所享受的特权:比如吩咐下面的人做事,而自己可以不做;可以迟到早退;可以决定员工的生杀大权……因而,在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从对方的利益以及感受出发,即所谓换位思考。(1)管理者应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企业团队精神应用的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2)建立起公司内良性的沟通机制沟通的实现有赖于良好地机制:第一种就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如月会、周会、座谈会。第二种就是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电子邮件、周末旅游、小型聚会等。无论是通过哪种形式沟通,只要让员工说话,并且是说自己愿意说的话。(3)老板是企业生产力的激发因素老板很重要吗?一般来说一定会说——是的。但何以重要?是因为投资吗?不是。老板若是只有投资,也只能算是投资意义的老板。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老板应该具有非凡的领导力。他是企业生产力的激发因素,是企业精神的标志,也是企业文化的化身。而是否能建立良性机制取决于是否构建了这样的文化。有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了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老板应该以身作则在公司内部构建起“开放的、分享的”企业文化。(4)如何用员工可以接受的方式沟通了解员工,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样沟通必须采用员工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来沟通。良好的沟通就是投资,一种无形的投资。而我国企业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投资。(5)以良好的心态与员工沟通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与员工同等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团队精神。互相重视彼此的感受,并保持彼此的沟通,尤其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作为管理者,应当听取他们优秀的观点,让每个人的长处能够充分的发挥。这样的关系让工作效率可以有效提高。所谓平民化沟通,让沟通的双方没有距离。3团队精神建设应注意建立合理适当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通过一系列正刺激和副刺激的作用,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朝着符合企业需求方向发展。对希望出现的行为,公司用奖励进行强化,也就是正刺激;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也就是副刺激。二者相辅相成,才会有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如何建立合理适当的奖惩机制,以下是我几点思考:(1)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评体系应根据公司的发展,科学地设置机构和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进行岗位评价,然后根据岗位描述进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主要是用一定的量化标准对人做出的业绩和效果进行衡量。绩效考评的首要任务就要确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薪酬与岗位、责任大小、业绩优劣等密切挂钩。通过薪酬的差距及浮动实施奖惩。企业经营者可以把企业效益与个人经济、职业风险联系起来,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还应包括一定的福利。它是企业对薪酬体系奖惩职能的一种补充,以货币、实物及一些服务形式来表现。如津贴、休假、私人保险等。(3)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晋升职务的奖励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标志着个人能力得到展现并被认可,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其次是个人在组织及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第三是职务晋升意味着薪酬和待遇的提高,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实惠;第四是推动了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为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起点。采取这种奖励手段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建立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被晋升者必须有出色的业绩,并有承担所任岗位的能力;二是晋升职务的激励作用必须是双向的,既能激励其本人,同时对组织的其他成员也起到激励作用。晋升职务的人选要令人心服口服,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晋升者和其他员工两方面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晋升职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执行奖惩制度必须赏罚分明奖惩制度体现了企业价值取向,必须明确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抑制什么。在奖惩中须注意六个问题:第一、企业的奖与罚必须并存,做到奖优罚劣;第二、奖惩要及时。一切问题在它发生之后要及时奖励或惩罚,否则奖惩的效果就会大大削弱;其三、要注意守信。即该兑现的奖励不可不兑,否则会失信于民,以后再去号召鼓励也无人听从;第四、要注意实行公正的差别奖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奖励等于没有奖励;第五、奖惩要适度。奖励过重会使员工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惩罚过重会让员工感到不公,惩罚过轻会让员工轻视错误的严重性,因此一定要适度;第六、要重视精神奖惩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员工来说,表扬和鼓励不仅使他心情愉悦,产生满足感、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上进的信心。4团队精神建设应注意建立以人为本的培训与发展制度以人为本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核心精神,员工是企业最主要的资源,所有员工的培训与发展都是企业需要的。除了普通的培训与发展计划外,给予优秀或业绩出色员工特殊的培训与发展机会,使他们获得承担更高级职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机会。有时一个好的培训与发展机会,比薪酬更受到重视,人们可以得到从金钱中得不到的荣誉与成就感。我国企业目前的员工培训状况目前,我国企业的员工培训取得了一些成就,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也还存在如下问题:(1)培训投资仍严重不足中国各类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低的水平。除举办子弟学校和政治任务性质投资助学外,真正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微乎其微。(2)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我国大多数大型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是仍然存有一些企业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我些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很多企业一提到培训,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学习一周等清一色的“单调培训”,从来或者说很少考虑自身需要,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为培训而培训。(3)培训实践效果差培训实践的效果分指两方面,其一为失败的培训,即企业所实施的培训对于原状并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毫无促进效果而言。其二为培训而进行无用的培训。“用”是指培训后,可以将所学用于现实实践中。既然有了一种能力,就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培训后,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仿佛培训的那段日子只是企业好心施舍的一个特殊“福利”。为何我国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有困难为什么在人力资本重要,培训重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我国企业培训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呢?主要原因在于:(1)培训投资的风险性物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但是物力资本无论如何不会离开企业,除非发生出售、转让。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而言在增加工人技能方面的收益是比较稳定的,其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如果员工被培训后离开企业,则企业就损失了其人力资本投资——而且,经过培训的员工若进入竞争对手企业,反而可能给本企业形成威胁。另一方面,雇主不能通过拥有雇员的人力资本来限制其离开;另一方面,企业又想尽最大力度来避免因离职而导致的培训损失,于是企业就易产生“培训回避症”,致使人力资本投资出现困难,投资严重不足。(2)思想上的徘徊与迷茫中国企业喜欢在思想上犯左右倒的毛病,一会儿左派,一会儿右派。这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感觉培训理论的发展超前性太强,实践无论怎样也追不上理论发展的步伐。企业茫然“望天”,感到“距离”太远,无从下手。而事实是中国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至深,始终喜欢握住“过去”不放。另一方面,其中也不乏标新立异者,他们积极吸收国外经验,学美国学日本,到头来却两者皆不是。没有灵活借鉴,只会拿来进行“拼盘”。其实东西不在于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培训应坚持这样的原则。(3)趋于形式,讲究“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很多企业,尤其是国企,迫于外界培训高涨的压力,采取了一种“绣花枕头”策略,即为吸引人才,对外宣称个人发展机会良好,有很好的培训机会。实际上的确是给了个人很好的培训“福利”,挂职锻炼一段时间后回来开展“办公室娱乐”。这种名“负”其实的培训其意义只在于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更浪费了人力,可以这么说,于人于己均无益。其实个体趋利避害,作为组织形态的企业,也应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目标无不是持续发展,不断赢利。将员工培训进行到底即如何建立培训制度(1)规避培训风险,克服“培训回避症”培训的风险来自于员工的可能离开上,而员工的可能离开又取决于企业团队精神的成果:A企业的培训性质是通用性的还是专用性的。由于通用性人力资本提高了员工的市场价值,所以通用培训之后必须提高员工的工资,而这样的结果是企业从培训中没有得到任何额外收益,所以企业不愿意投资于通用培训。如果培训是专用的,对企业有好处,而员工则会受到束缚,与己不利,这就会使员工不愿对培训进行投资。所以,企业要做好培训,必须正确处理好通用性培训与专用性培训的关系。然而更符合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培训通常是所谓的“可转移技能”培训,即同时包含了通用和专用两方面的培训形式。B企业有没有为员工或引导员工建立起职业长远发展规划。做到这一点,员工才会对企业有一个美好的憧憬,从而更乐于留在企业。C培训有没有为员工带来更高的满意度,真正是“我培训,我拥有,我使用”。美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出色,他们从不怕培养人之后的流失,因为他们的理念是,生之育之,而不据为己有,这样就给了人才很大的自由展现空间。D虽说要规避风险,但企业必须认识到高素质的员工会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即使是风险投资,也必须“顶风而上”。(2)建立一套高效的培训管理模式,实施战略性培训所谓战略性培训,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相关联,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种培训。开展好战略性培训,就要做到:A精确的需求分析是培训的前提。抓住人力资源问题的瓶颈,对号入座的培训才可以成为企业之所期B重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沟通,以防造成纵向短路当决策层与管理层之间产生纵向短路时,就会导致“好的想法无法贯彻;当管理层与操作层之产生纵向短路时,就会导致错误理解,造成培训的不准确C引导员工,使其产生自主性的需要,从而形成对培训的兴趣。D坚持不同的培训需要不同培训方法的原则。E聘用专业人员策划培训需要。F创造良好的学习型组织环境,有利于增加培训的效果。G压轴戏不可忽视,即要对培训效果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否则就无法做到“以史为鉴”,而使得企业一次次在“同一地方跌倒”。最后还要指出一点,企业处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