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应用数学学号:姓名:张晓龙(星期二上课的班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通过为期四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认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我把我的学习的知识和体会大体的概括一下,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主要领导人物,继承前人的成果和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是人类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术的基础上发明的,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必然规律,同时也两个“绝不会”说明了转化的条件。这门课程我们主要从分成了四个部分: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其中实践基础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辩证思维是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和社会过程的研究方法;主体活动包括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眼光是指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我们首先学习的是: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是经历这样的过程从神话到天启真理,再到人权取代神权,最后到人本主义,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社会科学是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理论,按其不同层次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其他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自身的特点:涉及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的统一,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逐渐趋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和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总结,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为了解决自身需要和外部世界的矛盾能动的进行适应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实践的需要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为人类更好的实践,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践程度总是取决与理论要满足这个国家的实践程度。科学理论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总结经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要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实践,从而不附加任何其他成分。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都是讲辩证思维。系统、矛盾、过程都辩证的概念了,首先要把社会作为系统来研究,研究它包含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以及由这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产生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其次要研究社会矛盾。利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剖析社会矛盾特别是关于利益矛盾,关于和谐与矛盾等等。最后要把社会作为过程来研究。社会不仅是系统、矛盾,社会还是过程,要研究社会过程就不能不研究阶段和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就涉及到连续性、非连续性、质变、量变、方向和道路等等,涉及到辩证法的另外两个规律: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唯物史观从社会实践出发,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马克思对此作了经典的论述:马克思对此作了一个经典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件数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系统包括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而提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矛盾的绝缘体。但是社会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社会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社会过程的研究方法,一切物质都在运动,因而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和研究历史的方法,基于现实实践活动,坚持认为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统一的过程。历史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和目的性的统一。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社会历史过程是通过社会主体来实现的,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研究社会主体。社会主体的内容,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历史规律的承担者,从人的主体活动性出发研究社会历史规律。主体本质规定: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体的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评价社会主体的作用时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和重要历史人物作用辩证统一起来。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第一、真理与价值。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与价值,人的活动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追求价值的活动,但不完全是主观活动。揭示客观真理是认知的任务。科学的认知追求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对社会的正确的评价。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社会方法论的内在要求,人类社会的价值性和客观性是不能分开的。第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社会认知的特点是与人们的利益有关的,在阶级社会中同人们的立场和社会地位有关。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作为科学的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有意识的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第三、社会评价及其标准。社会进步的评价,社会评价是指在社会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评估、评定和把握。社会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是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也是科学性和价值性最终统一的目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生命活力的体现,是社会的最大财富,也是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民的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的标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社会评价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前提条件、先决条件。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第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他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第二、“世界历史”的两重性。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第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思想内涵:世界历史不是一个历史编撰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历史观的概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全面的相互交往、依存、渗透、制约的时代,是整个世界结合成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的历史事实和时代特征,即世界里是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普遍化、世界化发展的产物。第四、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到目前为止,世界历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中心的侵蚀、扩张以及英国霸权地位和单一中心的确立。二、资本主义中心由英国向美国转移。三、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结束,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了参与全球发展过程的活动主体多极化的局面。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浪潮,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性和巨大风险。第五、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表现。第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通过阐发“世界历史”观预示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去分析生活中的事情,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做出贡献。数学科学学院专业:应用数学学号:姓名:张晓龙(星期二上课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