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348-非遗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非遗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受极大关注,国家政府期望通过高校建立更为有效的教学体系,能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搭建更具实效的教育平台。校本课程作为以学校为基地,依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学情、校情和社区独特资源,进行地方性、特色性、区域性课程的开发的课程,某种程度而言可谓是最接近本校学生需求和当地文化特色的课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由于自身所具备的显著地方性、独特性和民族性,如何充分调动当地资源、开发与本地区非遗相关的校本课程就有着更为显著的实际价值。然而,目前作为目前高校的艺术专业教育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平台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非物质遗产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多普及在中小学,大学相关课程研究严重缺位;艺术设计学科专业需求导向性不足,无法真正发挥其专业效应;非物质资源体系庞大,大多数相关研究中课程系统编制零散、知识点过于普及与泛化;未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非物质遗产优势资源等。所有这些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类校本课程及其开发提出了迫切要求。如何通过地方高等教育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有效的传承,并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所服务,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2)课题的界定①“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依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以本校教师为开发主体,同时与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士等合作,对学校的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或补充、拓展以及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实施内部评价机制的过程。纵观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等国)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界说,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提出的首先是“校本课程开发”,而不是“校本课程”。即是说,校本课程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而不是“课程形态”。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切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③本课题名称为《非遗视野下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则是研究学校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进行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因地制宜的把本地非遗资源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最终形成艺术设计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模型,使其成为本校或同类学校、同类学科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平台与操作支架。力求使其成国内高等教育艺术设计学科课程与教学方法论建设的重要资源。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已经受到高校重视随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非遗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及贯彻执行,其艺术方面的价值开始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重要的非遗文化名录:版画如朱仙镇木版画、江苏桃花坞版画,雕塑如浚县泥咕咕、凤翔泥塑,剪纸如蔚县剪纸、孝感剪纸,皮影如唐山皮影、仙沔皮影,印染如天门蓝印花、苗族蜡染,织绣如土家织锦、黄梅挑花等,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在造型、色彩、艺术表现、文化内涵上受到国内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视,并逐渐导入到艺术课程中,正成为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文化资源。目前,相关方向的研究方向的学者有潘鲁生、唐家路、冯骥才、左汉中等著名专家教授,他们通过多年研究的科研成果,通过著书立说、学术交流等方式为非遗在高校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②高校艺术教育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平台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非物质遗产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多普及在中小学,大学相关课程研究严重缺位;艺术设计学科专业需求导向性不足,无法真正发挥其专业效应;非物质资源体系庞大,大多数相关研究中课程系统编制零散、知识点过于普及与泛化;未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非物质遗产优势资源;理论研究较多、而具体实证性、实践性开发研究较少;缺少深入挖掘校本课程开发可能遇到的阻力和问题等。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开发逐步受到关注。随着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行,校本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通过实行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增强了地方和学校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开始着手开发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高等教育(艺术设计)学科领域,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可谓凤毛棱角,相关研究明显不足。其中,福建师范法学音乐学院将具有本地域强烈文化特征的闽南民间舞蹈资源开发成为校本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学校领略闽南舞蹈文化,为其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④西方教育观念革新的启迪在知识信息全球化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日益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其艺术价值更是受到广泛关注。从欧美高校开设的研究生院课程开看,传统文化被纳入到民俗学教育体系中,例如著名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和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hiladelphia)等十多所院校均开设相关课程,深入研究欧美等地各民族、地域的民俗与艺术特征及相互发展关系。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研究表明(C.A.Bowers鲍尔斯),目前全球化的西方主流文化课程改革发生三个方面的变化:从个体智力观转向文化智力观;数字化全球化;寻求新的意识形态取向。这个理论指明了未来的教育发展变化趋势。由此也昭示着作为中国文脉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必将受到更强烈的冲击和碰撞。作为当代艺术类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唯有紧随时代的变化,牢固把握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不断研究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创新发展,才能赋予作品永恒的生命力,彰显其艺术价值。4)选题意义①“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世代相传、活态保护,而教育传承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形式。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为非遗教育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构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有着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设计取材的重要源泉和宝库,同样的,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提供了一个重要且有效的途径。“非物质遗产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课程开发相融合,有着突出的实际效用和价值。③课题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在校本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加以开发,将学校优势资源和本地民族特色更好的结合起来。从而彰显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传承和发展地方民族文化。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5)研究价值①对学生而言: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使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了解家乡的民俗民情,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知度和认同度;客服学习非遗文化的盲从性,从而提高学习实效,并能形成一批重要的学习成果和实践成果;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及历史责任感,促进他们认识、继承、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②对教师而言:利用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加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力度。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为教师的课程效率意识和专业素养提高搭建新的平台。③对高校而言: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地和集中代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具有地方非遗特色的校本资源,有利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为我们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试验平台,也是地方院校校本艺术设计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④对地方而言:让教育与地方文化联接更紧密,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实际作用。从而引发湖北传统文化向当代产品转化的种种新思路,为服务湖北、服务武汉,服务文化五城建设贡献力量。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1)课题理论依据①2005年3月国务院在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由此可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和宣传工作十分必要。②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生物学家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施瓦布,在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遭遇到挫折后,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探索。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了一个根植于实践的新的课程开发理论--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在施瓦布看来,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并认为,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施瓦布将课程的研究下移到“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改变了课程只由专家开发的思想,突出了学校、教师、学生等人员开发课程的地位。③斯基尔贝克(M.Skilbeck)校本课程发展模式描述:校本课程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学校首先必须分析情境;然后依据情境分析的结果拟定适切性的目标;同时,建构适切性的课程方案;最后进行解释、交付实施;并进行追踪与方案的重建。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保护项目,李琦在《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一文中提出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概念,所谓“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教育对象(传承人)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中明确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主体内容,并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传承渠道。2)研究目标通过对周边地区和本校现状资源的调查,分析本校实际和师生状况,以艺术设计学科标准为导向,探索将现行艺术设计类课程与可利用的非遗资源相结合,探索符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注重代表性非遗的当代造型艺术、材料与技术、又注重其传承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对教育平台的学术交流推动,由此通过精心编制、组织和实施课程创新,引导学生直面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旨促进学校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中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提高本校艺术设计课程建设水平,形成我校教学特色、亮点。3)研究内容①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开发因素研究及开发条件分析。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典型课例”的开发与研究③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④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设计)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体系研究4)研究假设以我校艺术设计类校本课程的建构为切入点,走进个案,通过多种方法全面搜集资料,全面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框架;充分结合地域社会环境、地方特色、本校资源条件及师资情况等教育实际展开;开发基于创新的理念,突出地域特色,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充分调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树立起自觉保护“非遗”的意识。5)拟创新点①通过行动研究完善校本课程理论。重视课程开发的策略探讨、具体行为措施以及实践成果,通过实际效用检验课程。②课程审议和开中,充分重视教师、学生、学科内容以及教学环境(课堂、学校、社区)要素的协调和平衡。③紧密围绕艺术设计学科所呈现的“实践性”、“思维性”、“商品指向性”等学科需求进行开发设计,把握专业特点,拟定课程目标:处理好“非遗知识”与“专业实践”的辩证关系;加入非遗“体验性”课程,为实践性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注重非遗传承的同时,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商品市场关联,进行产品转换。④让地方非遗传承、技艺培训和当代教育方式互为共存,相互促进:如非遗传习所为课程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徒弟模式的新传承关系的建立等等。达到本土文化、经济、教育三者共同发展,协调合作。让设计教育与地方非遗充分有效的结合。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本课题以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为主导,紧紧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学科的“交融点”规范有序地展开。以文献、筛选、问卷、案例、实践、总结等研究方法为线进行课题的串联研究。采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