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p177)一、概念: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二、常见病因: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婴儿、青少年、哺乳期妇女;2、铁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成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男性:痔出血、女性:月经)。例题1、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青少年生长发育B.妇女妊娠或哺乳C.慢性失血D.胃大部切除术后E.食物中供铁不足例题2、男性,30岁,2年前做过“胃切除术”。近半年来经常头晕、心悸、体力逐渐下降,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患者贫血的原因可能是()A.铁摄入不足B.铁吸收不良C.铁需要量增加D.铁消耗过多E.铁不能利用铁的代谢:1、铁的分布: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55mg/kg,女性35~40mg/kg,其中67%存在于血红蛋白中,29%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称为贮存铁,其余4%为组织铁。2、铁的来源和吸收: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120天):Fe2+被吸收(约20mg/d)动物:Fe2+被吸收外源性铁来自食物(1~2mg/d)植物:Fe3+胃酸及还原酶Fe2+被吸收(铁的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3、铁的转运和利用:在体内以二价铁形式被吸收、以三价铁形式运输。4、铁的储存及排泄: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主要由粪便排出,每日不超过1mg。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病史、胃肠手术史;儿童患者有无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二、身体评估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2.特殊表现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喜吃泥土、沙子、玻璃碎片等)。三、心理-社会状况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自觉工作能力下降而感到不安、易激动和烦躁等。四、辅助检查1、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2、骨髓象:红系增生活跃,表现为“核老浆幼”。3、铁代谢的生化检查:血清铁低于8.95u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大于64.44umol/L;血清铁蛋白低于12ug/L(早期诊断储存铁缺乏的指标)。五治疗要点1.病因治疗:是根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2.补铁治疗:(1)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左旋糖酐铁等(2)注射铁剂:对口服铁剂后胃肠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及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的病人可注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和科莫菲。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2、活动无耐力3、口腔黏膜受损4、知识缺乏5、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一)饮食护理:均衡饮食;多吃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同服牛奶、浓茶、咖啡和刺激性食物。(二)病情观察:观察原发病及贫血症状和体征、生命体征变化等。(三)用药护理:1.口服铁剂护理(液体铁剂需用吸管吸):①应餐后或餐中服用,同服维C,乳酸或稀盐酸等可增加铁的吸收;②服铁剂期间,粪便颜色会变黑(硫酸亚铁),做好解释;③治疗有效于用药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周血红蛋白升高,1至2个月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3~6个月。2.注射铁剂护理:①首次用药须先用0.5ml做过敏反应;②深部肌内注射,常更换注射部位;③不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例题3、一贫血患者,测得MCV∶75f1,MCH∶24pg,MCHC∶31%,网织红细胞0.011,口服硫酸亚铁0.3/次,每日3次治疗一周,复查RBC、Hb未见明显改善,网织红细胞0.065,对此患者应采取()A.继续口服铁剂治疗B.改用注射铁剂C.加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D.换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E.加强输血治疗(四)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且治愈后对身体无不良影响,神经精神症状是暂时的,在消除病因和积极治疗后会很快消失,以安慰病人,解除其心理压力。(五)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介绍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积极防治原发病。2.饮食指导提倡均衡饮食,荤素搭配,保证相关营养素的摄入。家庭烹饪建议使用铁制器皿,从中可以等到一定量的无机铁。课后练习题简述缺铁性贫血病人口服铁剂治疗的主要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