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预案一、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一)、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1、报告范围: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2、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科室或微生物室应立即电话或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如遇非上班时间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以电话或当面方式进行报告的,应报院行政值班,院行政值班通知感染管理科人员。3、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经初步核实存在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在1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医学工程部、总务部等),以便采取应急处置措施。4、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山东省卫生厅)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历下区疾控中心)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1)5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6、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10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7、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二)、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措施:1、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并确定后立即召开会议,成立医院领导小组,讨论制定应急处理方案。2、责任科室立即成立调查小组,积极协助查找原因,根据院感科的建议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积极实施救治。3、感染管理科积极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检测,对感染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监测等,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4、医务部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5、护理部协助开展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根据需要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6、药学部、医学工程部、总务部,负责药品、设备、器材、病房设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的供应、贮备等保障工作。7、临床科室保存好相关资料,积极配合专职人员的调查、监测,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临床科室根据医院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执行是否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手术或诊疗项目等。8、医院感染管理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通报全院,最后形成文字资料存档。9、特别重大事件应及时请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或请示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协助处理。10、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应急处置流程图临床医务人员监测微生物室人员监测专职人员前瞻性监测出现3例以上暴发或5例疑似暴发的医院感染病例立即报告院感科/总值院感科到达现场调查、核实1.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感染因素。2.对感染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进行微生物检测3.制定控制措施,初步对感染者、可疑感染者及相关接触者进行隔离4.分析调查资料,尽快制定落实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治疗措施1小时内报告分管院长确认暴发,启动预案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控制工作:包括调查采样、现场询问、患者隔离、后勤保感染控制,预案终止;写出调查报告、制定下一步防控、治疗措施各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积极进行调查,分析,控制3例以上暴发或5例以上疑似暴发于12h内;确认5例以上暴发或发生死亡病例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于2h内二、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做好标准预防,防止发生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1、如果是完整的皮肤污染,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做局部皮肤的一般性消毒即可,不需要进行暴露后的药物阻断或预防。2、如果是黏膜暴露,应当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用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3、如果是被污染的锐器划伤或刺破皮肤黏膜,有伤口,应当立即在伤口旁端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最后再用消毒剂如75%酒精、0.5%碘伏消毒局部伤口。(二)做完局部处理后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三)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对暴露性质作出判断。如果暴露物为HIV阳性,一方面应报告分管院长,另一方面应报告疾控中心艾滋病所,请有关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预防用药。(四)如果需要用药,尽早在专家指导下使用。(五)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定期随诊二、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做好标准预防,防止发生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1、如果是完整的皮肤污染,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做局部皮肤的一般性消毒即可,不需要进行暴露后的药物阻断或预防。2、如果是黏膜暴露,应当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用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3、如果是被污染的锐器划伤或刺破皮肤黏膜,有伤口,应当立即在伤口旁端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最后再用消毒剂如75%酒精、0.5%碘伏消毒局部伤口。(二)做完局部处理后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三)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对暴露性质作出判断。如果暴露物为HIV阳性,一方面应报告分管院长,另一方面应报告疾控中心艾滋病所,请有关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预防用药。(四)如果需要用药,尽早在专家指导下使用。(五)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定期随诊。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结果反馈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流程图职业暴露部位皮肤刺割伤黏膜损伤完整皮肤污染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肥皂和清水冲洗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酸浸泡或涂抹消毒0.5%碘伏冲洗或消毒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一般性消毒报告感染管理科报告分管院长判断暴露物性质HIV阴性HIV阳性暴露时状况不明疾控中心专家评估暴露级别别不需要药物阻断或预防相关临床专家认真分析暴露种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药物阻断和预防决定是否预防性用药如果需要药物阻断和预防用药应尽早实施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感染管理科、科室各保留一份三、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医院因各种原因导致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以防污染扩散。(一)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根据污染情况,采取有效安全的处理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工作应从污染较轻的区域向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并对清扫的工具进行消毒。(二)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三)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流程见附件。(四)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五)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及有关领导。(六)组织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及其他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预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七)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八)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视污染的情况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消毒,能焚烧的物品一律采取焚烧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九)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十)工作人员应当做好职业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如穿一次性的隔离衣,戴帽子、口罩及橡胶手套,必要时穿胶鞋、戴防护眼镜。(十一)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后勤服务中心(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医疗废物流失、泄露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保护现场、避免污染扩散危险报告调查效果不好效果好写出调查报告,向全院反馈,进行再教育,留档备查现场调查,评估危险程度封锁现场,从污染较轻区域向污染较重区域彻底清洁消毒分管院长,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视情况及时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环保行政部门评估消毒效果解除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