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现代建筑大师--Frank·Lloyd·Wright•个人简介•设计理念及其影响•建筑作品分析姓名:Frank·Lloyd·Wright生卒:1867.6.8--1959.4.9简介: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1867年6月8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888-1893年在沙利文事务所工作(1871年“风城浩劫--芝加哥大火”)•1889年在橡树园为自己营建私宅,9年后扩建工作室。(19年的成长)•1893年自立门户橡树园——大师成长之地•Moore-Dugal住宅--赖特1893年离开沙利文工作室之后,独立设计的第一个作品•Heurtley住宅--这座建筑普遍被认定为赖特早期草原住宅的代表之作威利茨住宅•赖特草原是住宅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经典的十字平面(壁炉为中心)•内部流通的空间大师的感情风波•首次访问1909年偕“情人”玛梦(邻居雇主的妻子)私奔,游历欧洲(此前与妻子凯瑟琳已有六个孩子)•1911年回国,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回老家威斯康星州兴建“塔里艾森”(奔波于威斯康星州与芝加哥间)•1914年“塔里艾森”焚毁,情人、孩子烧死(事业和生活的最低谷)•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纠葛了十多年后离婚•1924年与奧尔杰瓦娜重组家庭(在妻子的支持下重建“塔里艾森”)•1915年东京帝国饭店(1922年建成,1923年大地震)•1932年“塔里艾森学校”成立(1938年赖特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修建“西塔里艾森”)--一种有别于包豪斯的即兴式教学--乌托邦的实践、与学生的趣谈•1934-1937“流水别墅”•1939年“约翰逊制蜡公司办公楼”竣工(无梁楼板)•1944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筑活动几乎停滞,他利用这段时间做探索性的研究。•1947“古根海姆美术馆”(1959年建成)•1959年与世长辞赖特的主要思想•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活的有机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表现材料的本性•连续运动的空间•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广亩城市理论——对抗现实的乌托邦理想广亩城市理论产生的背景•一战后美国成为“战争爆发户”加速了美国城市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上世纪30年代刚刚走出人生低谷正值事业巅峰期的赖特,赶上了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使得他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一些问题•赖特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时期•1850--1900纽约人口增长了5倍•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格局越来越混乱、交通拥堵、环境恶化面对机器。。。•工艺美术运动:反对机器,宣扬手工艺•新艺术运动:要使机器产品成为艺术品•勒.柯布西耶:建筑市居住的机器•赖特:“机器是建筑师手中的工具,不管他喜不喜欢,不管他掌握机器还是机器掌握他。”(他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反对折中主义抹杀机器的潜力,歪曲机器时代的工业制品;另一方面否定了对机器的盲目崇拜,要求艺术家做机器的主人)对“广亩城市”的描述•他认为分散居住是一种“天赋人权”。他希望普通的美国人可以住在“浪漫的独立地带与土地团员”同时享受都市经济机会和社交。每个市民都拥有自己的汽车,多车道的快速道路系统使旅行变得安全而有乐趣。宽阔景观良好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在居住区间。穿过公共汽车站和其他一些服务设施,这些道路分而又合,合而又分,无穷无尽,将农场、商店、学校、住宅——每一个单元连在一起。它是伊甸园式的花园,有葡萄园、浴室、马戏场、植物园等。一个区域划归“宇宙的礼拜”9个教派的庙宇围绕着中心大厦。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公社模,在这里家庭得以拜托银行家和土地主的束缚。广亩城市的关键词•时间范畴上是未来的•政治上是平等自由的•经济上是平等自由的•科技上市高度现代化的•广亩城市理论只是用来反抗现存城市的一种乌托邦的理想广亩城市理论的影响•广亩城市理论成为了后来欧美中产阶级郊区化运动的思想根源•丹下剑三做的东京规划•可以说赖特的思想很有预见性,他预测的汽车时代到来了,而且整个世界城市也出现了郊区化浪潮,人们从城市转向郊区,开车往返于工作区与居住区之间•越过二战后那一段经济困难期,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注意到工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关系,开始追求住区的生态有机代表性建筑作品赏析流水别墅约翰逊蜡烛公司办公楼•约翰逊制腊公司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建筑形象而闻名•蘑菇型无量楼板(底部直径仅22厘米)•四周外墙用砖砌成,不承重且不与屋顶直接相交,而有一道细玻璃管组成的长条带窗隔开•赖特少量的公共建筑采用现代工业材料和建筑结构•重视功能,形体简洁,具有功能主义清香的现代主义•采用大量的基本几何图形,加上抽象的细部处理,暖色体系的色彩搭配,丰富的表面肌理,空间自由运用,是“有机建筑理论的实践Theend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