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雕塑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外国雕塑史第一讲原始社会的雕塑艺术原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从劳动工具的创造和而巫术的膜拜仪式的需要而产生的,大都带有实用的功利目的。1、中西雕塑艺术在时间上的错位.从发现的文物看,旧石器时代晚期,西方繁荣,中国荒凉。2、旧石器时期时代的艺术旧石器时期按文化分为奥瑞纳文化(法国南部)、梭鲁特文化(法国东南部)和马格德林(法国西南部)文化三个阶段。(1)奥瑞纳文化时期奥地利维纶多出土的《维纶多的维纳斯》——可能是用作供奉或者护身符的小雕像。形态十分夸张,突出女性体态特征,饱满的大乳房和肥大的臀部,成为躯体的主要部分,头和四肢相应简化微向前倾的头,被浓密的头发盖住脸部看不到五官和表情。这种艺术的夸张,在今天人们的眼里是那么大胆、直率而粗犷,表现出人类赤裸裸的天真稚朴的感情,因此,人们常把她与古希腊女神维纳斯相媲美,给她一个“维纶多的维纳斯”的美称。《持角杯的裸女》——法国罗塞尔洞的浮雕,与《维纶多的维纳斯》》有异曲同工之妙。(2)梭鲁特文化时期夏仑特洞中的野猪浮雕——对野兽形体的刻画十分饱满,线条铿锵有力,尤其是利用石面的起伏,巧妙地形成动物肌肉的肌理效果,这种效果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在长久观看石面时,在意象中产生的幻象,引起的艺术灵感,所以刻画的形象才显得那么自然得体。原始人类在打猎出发前,通常需要进行一项仪式——对绘制或雕塑的动物施行巫术和祭典,一边在观念上占有猎物,增加在狩猎中的信心。(3)马格德林文化时期代表性的是洞穴壁画,最突出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中的壁画。拉斯科洞发现于1940年,位于法国南部多尔多涅附近。洞中的很多壁画和浮雕令人目不暇接,被誉为“史前卢浮宫”。法国巴德桑波尼德帕晋洞出土的象牙女头像3新石器时代的艺术(1)代表性的是巨石建筑,又称“巨石文化”。巨石建筑分为“门希尔式”、“多尔门式”、“克罗姆列克式”。门希尔式——竖起的天然巨石,矗立在广阔的土地上,气势十分宏伟,犹如现代的纪念碑。多尔门式——又称石台式石室,是由几块竖立的巨大的石块,上面覆盖一块横石构成。它是一种门形结构克罗姆列克式——又称百石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巨石碑,有时由“门希尔式”、“多尔门式”巨石排成圆圈组成,主要用于原始宗教。最著名的“克罗姆列克式”巨石结构是英国南部的“斯通亨治·阿伟伯利”和法国的埃尔·拉尼克的巨石结构。斯通亨治:英语意思是“吊起来的石头”,大约建于公元前1800年至1400年,这巨石结构是许多门希尔巨石和多尔门式巨石绕成,四周围绕着一块放置牲畜的石板大平台(祭台),这样庞大的建筑矗立在大平原上,充满着神圣崇高的气氛,这很可能是太阳神的神庙和祭坛,它具有永恒的纪念意义,显示着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魄力。(2)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说明对艺术形式美的对称平衡、对比协调、多样统一等规律有了基本理解,为以后的装饰美术奠定了基础。在欧亚地区发现的陶器,归纳为四种样式:印纹式:最早的装饰形式。方法是在淘气表压上印痕。雕刻陶器:在未烧制前压出纹样。彩陶:通常把陶器着色烧制成红褐色纹饰的。单色陶器:是一种用泥釉的陶器。第二讲:永恒的稳定古埃及艺术史的时代划分: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前2300年左右第三到第六王朝)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50-前1700年左右第十一到第十二王朝)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前1071年第十八到第三十二王朝)古埃及王朝历经3000年之久,持续着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传统。其艺术形式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式化法则的要求,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虽然到了新王国时期艺术风格发生了一些转型,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程式化要求。看上去似乎有些单调,k可是古埃及雕刻的气质,巍峨宏伟,沉着而稳定,具有压倒一切的气魄,是世界美术史中罕见的巨擘,是古代现实主义艺术的杰出范例。一、古王国时期玛斯塔巴:即古王国初期,埃及奴隶主贵族的陵墓。他是长方形平顶式的建筑,内部布置和普通住宅一样,在它的地下室里放着木乃伊的石棺,地面部分是放有祭堂和放雕像的地方。玛斯塔巴示意图金字塔:即多层的玛斯塔巴垒成的塔形。著名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三座巨型金字塔。金字塔反映着古埃及人的一种特殊信念,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灵赐予的,金字塔仿佛是巨大的山岩,寄托着对自然的崇拜。哈弗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为“斯芬克斯”,世界闻名的哈弗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用一整块巨石凿成。仅头部就有5米长,戴方巾,着假须,在前额上雕着神蛇。这巨大的雕像技艺高超,面部保持着法老哈弗拉的相貌特征。古埃及人在没有什么美术理论指导的条件下,把体量如此巨大的雕塑处理的如此合理,比例如此协调,形象刻画如此饱满有力,宏伟壮观,在塔外空间中的影像效果显得庄严整体。头像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头部、方巾、颈部的空间处理得非常到位,面部结构造型和五官的组织也很准确,形体与形体之间的连接比较紧凑,如此高超的技艺真令人叹为观止。由于岁月久远,历史给它留下了很多伤痕,现在它已鼻损目残,在风沙弥漫的空间中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这是古埃及最巨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像,对于今天公共雕塑作品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埃及最早发展了肖像雕刻。古埃及人迷信灵魂永在,称人的灵魂为“卡”,认为把死后的尸体保存起来,“卡”就有所依附,灵魂将得到永生。深信形象与原物是等同的,认为把人的尸体保存起来,制成木乃伊,灵魂就能得到永生。后来用雕像代替木乃伊的头,要求雕像和死者的容貌非常相似,埃及伟大的雕像艺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埃及头像的雕刻,朴素写实,非常注意轮廓的相似,并且加上理想化的修饰。神圣庄严,在法老和贵族的雕像中是很重要的精神要素,具有强烈的崇高感,所以外貌的程式化往往掩盖了人物内心的感情。古王国时的雕像以古拙庄严为特色。古埃及自古王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雕刻的程式,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大多雕像姿态比较端庄,面部整体轮廓较为写实,又有理想化的装饰,表情庄严平静,感情表现很少。如《哈弗拉像》,受到严格的规范限制,面部表情威严庄重,体现法老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正面律埃及雕刻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造型:固定的姿态、装束和色彩,类似立体绘画的浮雕,头部呈侧面像,眼睛为正面形,肩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呈侧面。国王、贵族的雕像尺寸大而基本向右,仆从则不受程式约束,姿态随意,接近于生活中的形象。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面律法则。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为达到这个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现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造型取正面律。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都取正面律,躯体以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的正中线而作左右对称,这种对称,正是各种姿势(立、坐、蹲等)中最稳定的样子,这种样子才能使灵魂在复活时轻易地找到复归的门路;另一种是注重结构,形式化。尽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十分写实,这种在同一作品中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做法,正是埃及美术的重要特征。这种写实造型当然也源于埃及人的一种信仰,容貌具有某个人物生前的肖像特征,也是便于灵魂找到可栖的所在。不过这种肖像性又非流露情感的生动表情,而是这个人永不变化的稳定表情,因此形象给人以冷漠感。埃及雕塑作品的形式多样,有石板、木板浮雕、彩陶塑、着色石雕人像、着色肖像雕刻等。这件石灰岩《女子像》古王国时期的作品,造型浑然一体,体积饱满,结构准确,反映了这时期的造型能力和写实水平。《拉霍特普及其妃子南芙埃尔特像》在严格的程式限制下,人物表情呈现出生动之处,比较注意真实感。两座雕像的眼中巧妙地装上了水晶做的眼球,再用黑檀木做成的眼珠镶入其中,是眼睛炯炯有神。拉霍特普的脸庞和眼神传达出机智灵敏的感觉,王妃的脸颊丰满,体积饱满厚实有张力,眉毛和眼线犹如画了浓妆的时髦女子,用线很流畅,双唇的边线也很柔和富有变化。蓬松的发式被头圈卡着,一松一紧,处理的较很协调自然。在着色上,王子着棕色显得健康有力,王妃着粉红色显得温和柔美,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他们不同的体质特征。《村长像》是现已发现最古老的木雕之一,相比法老肖像而言,手法更为自然写实,非常讲究解剖结构的造型,不论是对大型的掌握还是对细节的刻画都比较准确。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雕像还比较注重质感的表现,从《村长》的那种表情可以体会到他那种乐观和自信的精神。《文书像》是跟《村长像》类似风格的代表作品。中王国时期: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青铜器开始开始出现。玻璃制造业、纺织和造船等技术也有所发展。埃及各州独理政事,大倡自主,在相当长时期内法老的势力被削弱了,因此不在建造大规模的金字塔,这种状况导致石窟陵墓的出现。神庙方尖碑: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为祭拜太阳神建造,由一块完整的大理石做成。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碑高度不等,一般修长比为9~10:1,表面磨光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方尖碑》这种“尖”的形式对后来的艺术影响深远,也体现了一种与天相接的感觉。夏特大教堂建于十二到十三世纪新王国时期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向以体量、稳定、威严、庄重为原则的古埃及美学观念,在这时披上了优雅、华丽、洗脸、精致的盛装。他们提倡有意识的破坏艺术中许多传统法则,强调艺术要打破陈规,现实地描写人及人的生活。由此,艺术在古埃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阿克赫那腾巨像》的残片明确的展示了当时雕塑的写实水平。这几尊法老的肖像从原来的程式化雕刻手法中解放出来,开始注重法老作为人的特点,使威严逼人的人间神祗变为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这种把肖像雕刻生活化的倾向,给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古希腊雕刻艺术。自由创作的风气使得著名的《王后额菲尔提提像》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是一件着色石灰岩头像。雕刻家观察细致入微,造型准确,既有完整的影像效果,又有丰富的细节刻画。从侧面看,头、颈、胸形成近乎完美的折角关系,说明当时的雕刻家已经比较深刻地理解了雕塑的空间问题。面部清秀、五官塑造得很玲珑轻巧,流露出优雅的气质。她的脖子被雕刻家夸张拉长表现,形成优美的曲线。这是古埃及雕刻中给我们留下的杰出范例,令世人所赞叹。王后额菲尔提提《阿马那公主像》也是一件成熟的具有高贵气质的女子像,体量相当于真人大小,非常注重空间的把握。它虽然具有理想主义的成分,可是我们很容易从它的面容中体味出人间真实而优美的品性。新王国后期,由于外患侵扰,,艺术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表现在拉美西斯三世建造的神庙,已经远远比不上古代神庙的壮丽了。公元前30年,埃及被罗马帝国吞并,制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存在。第三讲两河流域的雕塑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和塞姆族的阿卡德等民族组成了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公元前2371——前2316年间,阿卡德国王萨尔贡统一了两河流域的南部,建立了阿卡德王国。公元前18世纪初,南方古巴比伦王国和北方亚述王国的崛起才结束了分裂局面。古巴比伦王国占了两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国事十分强盛。公元前1600年期间,不断受到外族的侵扰,终被喀西特人所灭。公元前729年,亚述人又占领了被喀西特人侵占的古巴比伦地区,形成了一个统一南北的亚述大帝国。公元前612年,亚述人经受不住迦勒底人联军的攻击,宣告灭亡,迦勒底王朝建都巴比伦城,即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新巴伦王国被波斯所灭,并入波斯版图。“吉库拉塔”神庙:又称“观象台”、“月神台”,约建于公元前2100年是苏美尔人重要的宗教建筑,是人神对话的场所。它是一种多层阶梯式的塔式建筑,通常盖在一个大台基上,由小型的泥砖建成,其型制类似于埃及的玛斯塔巴,墙壁多用贝壳或浮雕做装饰,既美观又保护墙体。“吉库拉塔”的设计和构造皆很精妙,外部有扶壁和壁凹装饰,从而打破了平坦表面给视觉上的单调性,四个角正对着东西南北,墙面越高越向内倾。在东北边有一条长长的阶梯直通12米高的塔庙第一大平台。另有两个稍微短一些的阶梯分别通向第二平台和塔庙最上方的圣殿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