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54JB/T54233-1999摇臂铣床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1999-06-09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I前言1范围····················································································································································································································12引用标准·········································································································································································································13质量等级·········································································································································································································2附录A(标准的附录)摇臂铣床精度三级分等表·················································································································17附录B(标准的附录)摇臂铣床工作精度的分散度试验·································································································19JB/T54233-1999目次II前言本标准是对JB/T54233—96《摇臂铣床产品质量分等》的修订。本标准是对JB/T54201—1994《金属切削机床产品质量通用分等》的补充和具体化。它是产品质量考核、分等定级、优质优价的依据。本标准与JB/T54233—96的主要差异是:——第2章“引用标准”作了较大修改;——由于“引用标准”的修改,有关的技术内容也作了相应的增减;——“安全卫生”一章增加了“一般应有符合安全设计的三级防护措施”的要求,其有关条文也作了适当的调整;——按有关规定进行了编辑性修改。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54233—96。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铣床分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通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JB/T54233-1999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摇臂铣床的产品质量等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台台面宽度200~320mm的摇臂铣床和万能摇臂铣床。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837.1—1983机床工具7∶24圆锥联结主轴端部GB/T5226.1—1996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6576—1986机床润滑系统GB/T9061—1988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GB/T13306—1991标牌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GB15760—1995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T16769—1997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JB/T2800.1—1999升降台铣床参数JB/T3697—1996摇臂铣床技术条件JB/T3697.1—1999摇臂铣床精度检验JB/T3997—1994金属切削机床机床灰铸铁件技术条件JB/T5563—1991金属切削机床圆锥表面涂色法检验及评定JB/T5599—1991升降台铣床系列型谱JB/T8356.1—199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JB/T8356.2—1996机床包装箱JB/T8356.3—1996机床包装用中小木箱JB/T8491.1—1996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退火、正火、调质JB/T8491.2—1996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淬火、回火JB/T8491.3—1996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感应淬火、回火JB/T8491.4—1996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JB/T8491.5—1996机床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渗氮、氮碳共渗JB/T9872—1999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09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摇臂铣床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JB/T54233-1999代替JB/T54233—962000-01-01实施JB/T54233-19992JB/T9874—1999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JB/T9875—1999金属切削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JB/T9876—1999金属切削机床结合面涂色法检验及评定JB/T9877—1999金属切削机床清洁度的测定JB/T54201—1994金属切削机床产品质量通用分等3质量等级本标准按“成品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和“用户服务与反馈”三方面共14项对产品进行质量分等。成品检验包括9个检查项目:一般要求、精度、工作性能、功能可靠与稳定、寿命、安全卫生、配套性、外观和包装。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包括4个检查项目:材质及热处理、零件加工质量、装配质量和涂漆与防锈。用户服务与反馈为1个检查项目。使用本标准时应参照JB/T54201。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内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是产品质量昀基本的要求,应严格遵守。3.1一般要求3.1.1合格品3.1.1.1机床的型号、参数和连接尺寸机床的型号应符合GB/T15375的规定。机床的参数应符合JB/T2800.1和设计文件的规定。主轴端部的连接尺寸应符合R8或GB/T3837.1的规定。主轴端部可采用快换夹头结构。3.1.1.2机床的使用性能及结构机床的使用性能及结构应具备JB/T5599—1991中4.1.3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机床的结构应具有国内一般水平。3.1.1.3三漏(漏油、漏气、漏水)机床的润滑、冷却系统和其他部分均不应渗漏。转动部位的油不得甩出。冷却液不得混入润滑系统。油、水不得进入电气系统。注:手动加油部位不作考核。3.1.1.4温升按GB/T9061和JB/T3697的要求运转机床,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查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超过70℃,温升不应超过40℃。3.1.1.5电气系统机床电气系统应符合GB/T5226.1的要求。3.1.1.6润滑、冷却系统机床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要求,一般应有观察供油情况的装置和指示油位的油标。润滑系统应能保证润滑良好。JB/T54233-19993机床的冷却系统应能保证冷却充分、可靠。3.1.1.7标牌机床上应有标牌和指示润滑、操纵、安全等标志,并应符合GB/T13306及有关标准的规定。3.1.1.8随机技术文件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JB/T9875、GB/T5226.1等标准的规定。3.1.2一等品3.1.2.1机床结构应具有国外同类型产品的较好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机床在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机床结构的先进性,一般可从机床的使用性能、加工范围、动力参数和维修方便性等方面,与国内外同类型机床进行对比分析。3.1.2.2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查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超过65℃,温升不应超过35℃。3.1.2.3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3.1.3优等品3.1.3.1机床结构应具有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机床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在进行机床结构的先进性对比分析时,除应注意机床的使用性能、加工范围、动力参数和维修方便性等方面外,还应注意:a)机床造型的美感、时代感和宜人性;b)合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情况;c)对国际市场不同要求的应变能力。3.1.3.2在靠近主轴轴承处检查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超过60℃,温升不应超过30℃。3.1.3.3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3.2精度3.2.1合格品3.2.1.1机床精度应符合JB/T3697.1及其附录的的规定。工作精度检验的切削规范按设计文件规定。工作精度应一次交验合格。3.2.1.2试件加工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µm(手动进给的机床不考核)。3.2.1.3验收时补充考查以下项目:a)几何精度检验项目中的G3、G7、G8项应检查其冷、热态精度变化量;b)工作台纵向运动的不均匀性,采用手感法或指示器进行检验。必要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用仪器进行检验;c)检查G2、G3、G11项在有关部件松开、夹紧状态时的精度变化量。3.2.2一等品3.2.2.1机床几何精度检验项目中应有9项(其中应包括G2、G7、G8等主要项目)留有精度储备量;工作精度的全部检验项目应留有精度储备量。精度储备量应符合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一等品的要求。3.2.2.2合格品中的考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较好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3.2.2.3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3.2.3优等品JB/T54233-199943.2.3.1机床几何精度检验项目中应有13项(其中应包括G2、G7、G8等主要项目)留有精度储备量;工作精度的全部检验项目应留有精度储备量。精度储备量应符合附录A中优等品的要求。3.2.3.2合格品中的考查项目的检验结果应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3.2.3.3考核试件工作精度的分散度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抽查)。3.2.3.4其余同合格品的要求。3.3工作性能3.3.1合格品3.3.1.1机床的动作试验按GB/T9061和JB/T3697的要求进行空运转,并检查以下项目:a)逐级试验机床的主运动,其运动应平稳、准确;b)用低、中、高三种进给速度和快速试验机床的进给运动,其运动应平稳、可靠,高速无振动,低速无明显爬行现象;c)用中速对主运动机构,用中等进给速度对进给运动机构进行10次正、反向的连续起动、停止、制动的动作试验,其动作应灵活;d)变速、换向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可靠;e)转盘、铣头的回转应灵活、可靠;f)手动操纵工作台各方向运动,在行程范围内的移动应灵活、可靠;g)检查直接联结传动丝杠的带刻度装置的手轮(手柄)的反向空程量,不应超过1/20r;不直接联结传动丝杠的带刻度装置的手轮(手柄)反向空程量,不应超过1/10r。3.3.1.2机床空运转功率试验在机床主运动各级转速空运转至功率稳定时,按JB/T3697的规定,检查主传动系统的空运转功率。主传动系统在各级转速上的空载功率(不包括主电动机的空载功率)均不应超过主电动机额定功率的40%。3.3.1.3机床负荷试验机床负荷试验按JB/T3697和设计编制的试验规范进行。包括:a)机床承载工件昀大重量的运转试验(抽查);b)机床主传动系统昀大扭矩的试验;c)机床主传动系统短时间超过昀大扭矩25%的试验;d)机床昀大切削抗力的试验(手动进给的机床不做);e)机床短时间超过昀大切削抗力25%的试验(手动进给的机床不做);f)机床主传动系统达到昀大功率的试验(抽查)。上述试验内容,可按设计文件要求合并进行。试验时机床所有机构应工作正常,不应发生带轮或摩擦离合器打滑、明显减速或变速手柄跳挡、试件表面出现明显的振纹或烧伤、以及控制系统工作失常等现象。3.3.1.4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