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逻辑学》电子教案安庆电大张伟群2006年01月2法律逻辑学还是一门正在研究和探索的新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法律逻辑学课,大多是在没有学过普通逻辑知识的学生中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普通逻辑的一般原理及其在法学和法律工作中的应用。所以,我们现在学习的法律逻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逻辑学,而是法律专业普通逻辑学的简称。3对逻辑一词,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因为日常语言表达中常用到这个语词,如思维应当合乎逻辑、说话写文章要有点逻辑性等等。可是,什么是逻辑学?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合乎逻辑呢?这些问题就不一定能人人说得明白了。而这正是我们学习逻辑学这门课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4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普通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一些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还有一些简单逻辑方法就是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任何思维都有具体内容和逻辑形式两个方面。反映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是思维的具体内容。思维的具体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赖以联系的构造方式是思维的逻辑形式,亦称思维形式的结构。例如:有些年轻人是律师,所以,有些律师是年轻人。这句话由两个语句构成,它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很明确。从结构上讲,它是由一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推理。其中,青年人和律师都是由语词表达的概念。5普通逻辑不研究它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即暂时撇开各种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具体内容,仅从中抽象出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并以此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个推理的逻辑形式为:有些S是P,所以,有些P是S。在这个结构式中,由中文字表达的部分叫逻辑常项;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部分叫变项。逻辑常项是指在一个逻辑形式中有确定的逻辑涵义并始终保持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在一个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具体判断加以代换。任何逻辑形式都由逻辑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的。6(二)什么是思维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对此,我们只要大致了解: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也就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它们是保证思维有确定性、一贯性和明确性的必要条件,对人们的思维具有强制作用。7(三)什么是简单的逻辑方法普通辑学的简单逻辑方法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抽象同一性、确定性和单一性的逻辑方法。主要有:定义、划分、限制、概括、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以及回溯方法等。关于思维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具体内容我们到有关章节再学习。8第二节普通逻辑学的性质主要理解两点:第一,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基础性的学科,是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的思维工具。逻辑学工具性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学习逻辑学不在背诵,重在理解,重在提高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能力。第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科学。方法9第三节学习普通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学习逻辑学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同学们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必须反复运用才能熟练掌握。其中,认真做好逻辑练习,提高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解题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0一、学会把具体问题“形式化”也就是要学会撇开具体内容,抽象出思维的逻辑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学会用字母和符号来代替语言文字表述的具体问题。有的同学习惯于就事论事,纠缠于具体内容,这对于分析复杂的推理就比较困难。其实,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把具体问题形式化的方法,就会把复杂的问题分析的简单明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特征和关系。二、学会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逻辑学是人们获取新知识的工具,我们在解答逻辑练习题时,更应该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尤其是做一些比较复杂的综合推理题时,更需要通过全面分析、抓住关键、总结规律。经过不断的努力,大家的逻辑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逻辑学的考试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考试题目中,单纯记忆性的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有的题还比较灵活。所以,单纯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肯定是通不过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下功夫,加强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在复习和考试时就会轻松自如,取得好成绩。11第二章概念(本章是重点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什么是概念及其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2.掌握概念和语词的关系;3.明确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4.掌握下定义和划分的方法并能依据定义或划分的规则分析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5.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方法。12第一节概念的概述这一节,重点把握两个问题: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概念和语词是什么关系?13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属性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14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即:概念的质,回答一个概念是什么的问题●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即:概念的量,回答一个概念有哪些的问题15例如: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一般具有一定文字形式,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其中,第一个括号中的文字揭示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本质含义、本质属性,是“法律”的内涵;第二个括号中的文字列举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一些对象,即分子范围,是“法律”的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16三、概念和语词●概念和语词有密切联系概念通过语词(或词组)来表达,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17●概念和语词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概念是对思维对象的反映,是思维形式;而语词是表达思维对象的声音、符号或笔划,是概念的物质外壳。(二)概念没有民族性;而语词具有民族性。(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同一个概念,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交流。)(三)概念和语词并非一一对应。有四种情况:1.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表达,但并非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实词表达概念。182.在实词中,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这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一些。例如有这样一首诗: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这就是用许多词不同而意相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概念,读起来很有意思。3.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个问题要注意:例如“杜鹃”既可指一种叫“杜鹃”的鸟;也可以指一种叫“杜鹃”的花。在三段论推理中有时出现“四词项错误”常常就是因为在同一条件下,同一语词表达了不同的概念。4.同一个单词或词组,有时能独立地表达概念,有时不能独立地表达概念。19第二节概念的种类概念的种类是根据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所进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标准和具体的分类,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我只讲一下如何简单记忆它们的区别:20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是根据它的外延数量确定的。单独概念是反映只有一个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所反映的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一般讲,一个概念的外延数量是一,即只有一个分子对象的概念,就是单独概念。21语词中专有名词表达单独概念,如北京;摹状词表达单独概念,如世界最高的山峰;某些普遍概念的前面冠以表示单称的代词或指示代词,也可用从表达单独概念,如这位律师、那位法官。这都好理解。某一个人:如:李白、雷锋某一个地方:如北京、安庆电大某一个事件: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22普遍概念是反映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的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所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组成的类。普遍概念的外延至少是两个,可以无限多。它所反映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子对象组成的类。例如“律师”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从事律师职业的人。语词中的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般都表达普遍概念。外延为零的概念叫空概念(或虚概念),它所反映的对象类是空类。如孙悟空就是一个虚拟的人物,根本不存在23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是否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非集合概念是不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语词有时表达集合概念,有时表达非集合概念。由于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语词有时表达集合概念,有时表达非集合概念,很容易混淆,造成推理错误。因而要特别注意把握区分的方法。24●如何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呢一般讲,对一个概念只要好好想一想:它作为集合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否为它的个体所具有,即可确定它是一个集合概念,还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所谓集合体是由若干同类个体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集合体具有的本质属性,其个体不必然具有。25例如:“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要遵纪守法。”“张三是中国人。”这三句话中的“中国人”就是在意义上就是有区别的。第一句中的“中国人”是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是集合概念;第二句中的“中国人”是在非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是非集合概念;第三句中的“中国人”也是在非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是非集合概念。26因为,作为集合体的“中国人”所具有的“勤劳勇敢”的本质属性,不一定为他的分子个体所具有,例如张三就不一定具有如此的品质。同样,要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要求,遵纪守法的只能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此问题要注意把握,否则学习推理时会出现错误。27三、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的论域而言的。所谓论域,是指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属概念的范围。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请大家自己看看教材。28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外延方面的关系。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如下五种:29一、全同关系•如:设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则二者间的关系即全同关系,亦称同一关系。(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外延重合而内涵不尽相同。)全同关系的概念与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是有区别的。a、ba、天安门广场b、中国最大的广场30二、真包含于关系如:设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于b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a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b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a概念就真包含于b概念。a概念对于b概念的这种关系即真包含于关系,亦称种属关系。aba、大学生、b、学生a、纺织厂b、工厂31三、真包含关系设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外延包含着b概念的全部外延,并且b概念的全部外延仅仅是a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a概念就真包含b概念。a概念对于b概念的这种关系即真包含关系,亦称属种关系。aba、学生b、大学生a、法律、b、宪法32传统逻辑中,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统称“属种关系”。其中,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区分是相对的。如:法律中国法律中国刑法其中:中国法律相对于法律来讲是种概念;相对于中国刑法来讲是属概念33四、交叉关系如:设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外延与b概念的外延相互只有一部分相重合,则二者间的关系即交叉关系。ab1、a、工人b、劳模2、a、农民b、党员34五、全异关系设a,b两个概念,如果a概念的全部外延与b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则二者间的关系即全异关系。同一邻近属概念下的种概念间的全异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两种。ab1、a、风B、马2、a、马克思主义者b、反马克思主义者351.矛盾关系行为C设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等于其邻近的属概念c的外延,则a和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叫矛盾关系。一般讲,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一个是正概念,用a表示;另一个是负概念,用非a表示。但也有的两个概念均为正概念,而彼此间是矛盾关系。1、C、死亡a、正常死亡b、非正常死亡2、c、人a、成年人b、未成年人cab362、反对关系如:设a,b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异,并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其邻近的属概念c的外延,则a和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叫反对关系。反对关系亦称对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