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B/T4730.1~4730.6--2005新标准应用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一、通用要求.⒈JB/T4730.1-4730.6--2005标准中,T意为推荐标准。⒉术语.①透照厚度:透照厚度选用不应在考虑余高(像质计灵敏度的选用),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②圆形缺陷:包括气孔、夹渣、夹钨;③小径管:外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⒊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一般也不采用;二、射线检测.1.一般要求.①检测人员.a)增加了岗前辐射防护培训和人员证的要求;b)修改了对评片人员的视力检查。②射线胶片.c)增加了胶片系统,分为T1、T2、T3、T4四类,胶片制造厂商需提供胶片测试片,对暗室处理条件进行测试和控制;d)采用γ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射线检测时,应采用T2类胶片;e)16MnR、15MnVR属轻微冷裂纹敏感性材料,可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来判断是否为裂纹敏感性材,在使用时考虑是否要选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②黑度计的效验增至每6个月效验一次.③像质计.a)Fe像质计可用于Cu材和Ni材及不锈钢,但不能用于Al材和Ti材;b)像质计金属丝的丝号扩展到17号、18号;c)像质计组别有所改变:组别像质计金属丝号11-666-121010-161313-19d)单壁透照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做对比实验。其它方式透照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加“F”标记并且要在报告中注明;e)像质计金属丝的识别位置,应在焊缝的热影响区上且连续显示长度不少于10mm;f)像质计的选用分为:单壁透照、源侧;双壁双影、源侧;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胶片侧。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a)检测前应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应进行修整;b)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24小时进行检测。⑤射线照相等级的选定.a)射线透照质量分级改为射线检测技术:A、AB、B级;b)增加了射线检测技术的认可规定:当AB或(B)级检测技术实施有困难时,需经检测方技术负责人的批准、应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灵敏度应达到标准要求,则认为达到了AB或(B)级检测技术;c)有效的补偿措施:使用高类别胶片、提高底片黑度、采用最佳的透照方式、最大限度的控制散射线。2.具体要求.①透照布置.a.透照方式: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应选用单壁透照;b.透照厚度比K:对100<DO≤400的环向对接接头,A、AB级允许采用K≤1.2;c.当T≤8mm且g≤DO/4时,应采用椭圆成像,开口宽度为1倍焊缝宽度左右;d.当椭圆成像时,T/D≤0.12相隔90O拍2张,T/D>0.12相隔120O或60O拍3张;当垂直成像时,相隔120O或60O拍3张。e.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时,可采用椭圆或垂直成像透照一次,但需采取有效措施(高电压、短时间或加滤板)扩大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评定范围内的黑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②透照张数的确定.a.可根据附录D来确定;b.图D.6中阴影部分为不可实施区域.③射线能量.a.增加了截面厚度变化大的承压设备,在保证灵敏度的情况下,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定值的规定,钢、铜及铜合金材料,增量不应超过50KV,钛及钛合金增量不应超过40KV,铝及铝合金增量不应超过30KV。b.所谓截面厚度变化大,是指厚的部位黑度为2.0时,薄的部位黑度以超过4.0;c.补充了Se-75的透照厚度A、AB级10-40mm,B级14-40mm;d.标准中图1的横坐标透照厚度改为穿透厚度;e.标准中表4各种射线的透照厚度范围,当采用源在内中心透照时,γ射线最小透照厚度可取表4下限值的1/2;当采用其它方式透照时,只有A、AB级才可取表4下限值的1/2,但必须经合同各方同意。④最小距离(f).a.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f”值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b.当采用源在内中心透照时,底片能满足标准要求,“f”值最多可减少到规定值的50%;c.当采用源在内单壁透照时,底片能满足标准要求,“f”值最多可减少到规定值的20%;⑤曝光量.a.X射线照相,当F为700mm时,A、AB级曝光量为15mA/min;B级曝光量为20mA/min。当焦距改变时,根据平方反比定律进行换算;b.γ射线照相,总的曝光时间应不少于输送源往返时间的10倍;c.对每台X光机应做出曝光曲线。⑥底片质量.a.黑度:AB级2.0≤D≤4.0,B级2.3≤D≤4.0;当采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截面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黑度可降至1.5,B级黑度可降至2.0;b.删除像质指数,使用丝号或丝径来表示;c.使用的各种标记(返修、扩探、搭接)应在工艺文件中做出规定。⑦底片的评定.a.评片人员在评片前应经历一定的暗适应时间,阳光→评片室5-10min,一般室内→评片室30s;b.评定时点状或条状缺陷对应的厚度为公称厚度;c.评定范围:是两搭接标记之间的范围,对小径管而言为黑度2.0-4.0之间的区域;d.底片上的伪缺陷若不影响评定,底片无须补拍,但应在报告中注明;e.管子或压力管道的质量分级不适用螺旋焊缝,对咬边的评定应识别是内咬还是外咬,标准中咬边是指内咬。f.标准第6.1.8条中“测定时,对比试块应置于管的源侧表面、”,删除“置于管的源侧表面”⑧检测报告.a.除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还应增加工艺卡编号和原始记录编号;b.若使用甲方提供的报告格式,应在合同中注明。3.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需注意的问题①检测工艺的鉴定评审;②检测人员的资质;③应用标准的确定;三、超声波检测.1.检测设备.①使用的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②设备的工作频率改为0.5MHZ-10MHZ;③设备的测定应每三个月一次且应有记录。2.超声波检测一般方法.①扫查灵敏度通常不得低于基准灵敏度;②耦合补偿的数值应实测得出,不应一律补偿4dB,或在报告中注明“视工件表面而定”。3.试块.①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有所改变;②用于试块的材料不得有大于或等于Φ2平底孔当量直径的缺陷。4.钢板检测.①厚度范围扩大到6-250mm;②探头频率在20-40mm厚度范围内改为5MHZ;③灵敏度:当板厚大于3倍近场时,可在钢板完好部位的第一次第波来确定;④缺陷的指示长度小于40mm时不做记录;⑤对壁厚小于3倍近场区,工件材质衰减系数公式进行了修改;⑥增加了钢板横波斜探头的检测内容;⑦增加了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板材的检测内容;⑧增加了奥氏体钢板和双相不锈钢板的检测内容;⑨复合钢板检测设计,基板厚度不小于6mm;5.焊接接头检测.①厚度范围扩大到8-400mm;②增加了6-8mm厚钢板的检测内容(附录G);③增加了超声波检测的技术级别,A级B级C级(仅限对接纵缝、环缝);④增加了奥氏体钢焊缝的检测内容(附录N);⑤增加了T型接头的检测内容6.压力管道和管子环向对接焊缝检测①增加了壁厚≥4mm,直径32-159mm或壁厚≥4-6mm,直径≥159的压力管道和管子的检测内容;②增加了焊缝检测区宽度的规定:焊缝本身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为5mm,最大为10mm;7.在役设备的检测.①增加了在役设备检测的内容;②增加了螺栓的检测方法;③增加了波形模式,以参考缺陷的性质;④增加了缺陷高度的测定方法;8.删除了超声测厚的内容.四.磁粉检测.1.范围①使用范围扩大.2.一般要求①设备a.当电磁轭极间距为最大时,交流电磁轭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应有177N的提升力;交*电磁轭应有118N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间隙为0.5)②磁粉、载体、磁悬液a.非荧光磁粉检测,磁悬液浓度为10-25g/L;b.荧光磁粉检测,磁悬液浓度为0.5-3.0g/L③试片a.类型分为A1型、C型、D型、M1型,磁粉检测一般使用A1-30/100型;b.同一类型、灵敏度等级的试片,未经退火的比经退火处理的灵敏度高约1倍;c.当检测坡口等狭小部位,由于尺寸关系A1试片使用不便时,一般可使用C型试片;d.各种试片只使用于连续法检测,试片表面有锈蚀或折皱时不得使用④磁化规范a.磁轭法:磁轭间距在75-200mm之间,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磁化区域每次应有不少于15mm的重复。⑤质量控制a.电磁轭的提升力至少半年效验一次,当设备进行重要的电气修理或大修后,应进行效验;⑥表面准备a.表面粗糙度扩大到Ra≤25um;b.当表面涂层厚度不大于0.05mm且不影响检测结果时,经合同各方同意,可带涂层检测;c.为增强对比度,可以使用反差增强剂;⑦检测时机a.对于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24小时;b.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最终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检验。4.检测方法①干法:适用于连续法,确认完全干燥后在施加磁粉;②湿法:磁悬液的施加不应采用刷涂法,且应保证流速不能过快;③连续法:磁悬液的施加应采用边磁化、边施磁悬液的方法进行,通电时间为1-3秒,停施磁悬液1秒后才可停止磁化;④交*磁轭法a.灵敏度的测定不应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b.不能采用步进式的分段检测,容易漏检;c.要限制行走速度不大于4m/min,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形成磁痕;d.不适用于剩磁法检测;e.要求磁极与工件的间隙不大于1.5mm;f.在交*磁轭外侧也可以进行检测(主要是角焊缝、坡口);g.施加磁悬液时,应注意保护显示的磁痕,宜选用雾状喷壶;⑧在役设备检测制造时采用高强钢以及对裂纹敏感的材料,或是长期工作在腐蚀介质环境下,有可能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场合,其内壁宜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方法进行。⑨磁痕显示a.非荧光磁粉检测工件表面光照度不小于1000Lx,由于条件限制可以适当降低,但不能低于500Lx;荧光磁粉检测工件表面光照度不小于20Lx;b.长度小于0.5mm的磁痕显示不计;c.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缺陷磁痕在同一直线上且间距小于2mm时,应从严处理;五.渗透检测1.一般要求①渗透剂a.渗透液应有合格证和说明书;b.罐装渗透液无须作为效验基准而进行贮藏;c.渗透液的氯、氟含量证明,应随报告存档;2.设备、仪器和试块①设备a.检测单位应配备白光照度计。②试块a.对比试块由一体改为分体,主要是考虑用于非标准温度下的检测方法对比的方便性;b.同类对比试块不同组,不能混用;c.对镀铬试块的三点试块进行了规定,1、2、3点分别对应JB/T6064-92标准的五点试块中的2、3、4点,具体尺寸1点(3.5-4.5)、2点(2.4-3.0)、3点(1.6-2.0)mm;d.所使用的试块应标有JB/T4730-2005;e.使用后的试块应按规定进行保存;3.检测方法的分类和选用①检测方法应按JB/T4730.5-2005表1的方法进行,并在报告中注明;②灵敏度等级显示的裂纹区位符合表2的规定;③检测时机a.对于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24小时;b.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最终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检验。4.显示记录缺陷的显示记录可采用照相、录象和可录性塑料薄膜等方式记录,同时应用草图进行标示。5.在役设备检测制造时采用高强钢以及对裂纹敏感的材料,或是长期工作在腐蚀介质环境下,有可能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的场合,其内壁宜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