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60.10;43.160B90;T54JB/T10196.1-2000农用运输车行车制动器Agriculturalvehicle—Brake2000-07-19发布2000-08-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的特点,规定了行车制动器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农用运输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汽车研究所、河南汽车制动器厂、浙江亚太机电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会、张华明、周长路、黄国兴。JB/T10196.1-2000()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用运输车行车制动器总成(以下简称制动器)的定义、结构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农用运输车的行车制动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5673—1998汽车用制动器衬片JB/T5673—1991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QC/T77—1993汽车液压制动轮缸技术条件QC/T239—1997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QC/T479—1999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QC/T556—1999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和热电偶安装3定义本标准采用QC/T239、QC/T479中的定义、术语和符号。4产品结构尺寸制动器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制动器结构尺寸制动轮缸直径mm17.46,20.64,22.22,25.40,28.57,30.00,32.00制动鼓内径mm180,220,250,280,310,320摩擦片宽度mm38,46,50,64,75,85,95,100膜片式制动气室直径mm130,150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1制动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和装配。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7-19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农用运输车行车制动器Agriculturalvehicle—BrakeJB/T10196.1-20002000-08-01实施JB/T10196.1-200025.1.2制动器衬片表面不允许有油脂和污物。5.1.3制动器底板外表面涂层应符合JB/T5673中TQ–4–SC–DM的规定。5.1.4制动器衬片应满足GB5673的规定。5.1.5制动器轮缸应满足QC/T77的规定。5.1.6制动蹄片和制动蹄筋焊接总成应能承受不小于4.9kN的剪切力。5.1.7衬片与制动蹄总成用粘接方式结合的,粘接部位的剪切强度应大于2.94MPa。5.1.8衬片与制动蹄总成用铆接方式结合的,每个铆钉处的剪切力矩应大于0.98N·m。5.2性能要求5.2.1第一次磨合试验按8.2.2规定试验,制动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面积达80%时,磨合次数为200次。5.2.2第一次效能试验按8.2.3规定试验后,应满足下列要求。5.2.2.1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矩为:Me≤MB≤1.3Me式中:Me——制动力矩额定值,N·m;MB——制动力矩,N·m。5.2.2.2制动器输出制动力矩的速度稳定性为:三轮农用运输车:|Vst(30–20)|≤10%四轮农用运输车:|Vst(40–30)|≤10%式中:Vst(30–20)、Vst(40–30)——不同初速度时的制动力矩差值。5.2.3第一次衰退恢复试验按8.2.4规定试验后,应满足下列要求。5.2.3.1第一次衰退率为:|Fa1|≤25%式中:Fa1——衰退试验中制动力矩的下降程度,%。5.2.3.2第一次恢复差率为:|Re|≤20%式中:Re——恢复试验中最后一次制动力矩与基准制动力矩的差值,%。5.2.3.3试验中和试验后,制动器应能彻底松开,不得有拖磨现象。5.2.4第二次效能试验按8.2.5规定试验后,应满足5.2.2.1和5.2.2.2的要求。5.2.5第二次衰退试验按8.2.6规定试验后,应满足下式和5.2.3.3要求。第二次衰退率为:|Fa2|≤60%5.2.6第二次磨合试验按8.2.7规定试验,磨合次数为50次。JB/T10196.1-200035.2.7第三次效能试验按8.2.8规定试验后,应满足5.2.2.1和5.2.2.2的要求。5.2.8总成按8.2.2~8.2.7规定的试验项目做完后,应满足下列要求。5.2.8.1制动器应能工作正常。5.2.8.2制动鼓工作表面应无刮伤。5.2.8.3制动底板应无影响制动器性能的变形。5.2.8.4制动衬片应完整,无脱层、烧焦现象,允许有轻微裂纹。5.2.8.5制动轮缸、制动气室应无漏油、漏气现象。6试验设备及仪器6.1试验设备惯性式试验设备(单端或双端)及测量记录仪器。6.2仪器精度要求6.2.1指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仪器和仪表,其精度等级不低于1.5级。6.2.2制动输入量及制动温度的测量和控制误差为±3%,试验台的轴转速误差为±2%,试验转动惯量(包括试验台旋转部分的惯量)的误差为±5%。7试验条件7.1制动器温度的测量按QC/T556的规定。7.2试验台安装制动鼓的轴转速值按QC/T479—1999中7.1.5的规定测定。7.3试验台转动惯量的确定按QC/T479—1999中7.1.6的规定。对于仅有后制动器的三轮农用运输车β=0。7.4冷却条件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采用通风机对制动器进行冷却。8试验方法8.1准备8.1.1被试制动器样品由生产厂提供,样品数量三件。8.1.2检查被试制动器是否符合出厂技术条件,各部分有无异常情况。8.1.3在制动鼓和制动衬片的测温点上安装测温传感器。8.1.4把被试制动器安装到惯性试验台上,并按图样要求调整制动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8.1.5接上输入液(气)压管并检查各接头处的密封情况,如为液压驱动应排除液压管路和制动轮缸中的空气。8.1.6根据各试验项目中所需测量的参数,选择并调整测试仪器,标定输入管路液(气)压、输出制动力矩、摩擦副温度等各传感器,绘制标定曲线图。8.2试验项目和程序8.2.1目测检查制动器外观质量。8.2.2磨合JB/T10196.1-200048.2.2.1试验方法a)制动初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为20km/h,四轮农用运输车为30km/h;b)制动输入量:三轮农用运输车使制动减速度达到0.20g;四轮农用运输车调整制动管路压力,使制动减速度达到0.30g。从制动初速度进行制动,到终速度为零;c)制动间隔时间以控制制动器初温不超过65℃±5℃而定;d)磨合次数以使制动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面积达80%以上而定。8.2.2.2测量项目每制动50次测量一次输出制动力矩值。8.2.3第一次效能试验8.2.3.1试验方法a)制动初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20km/h和30km/h;四轮农用运输车:30km/h和40km/h。制动初速度宜从低速逐渐转入高速。b)制动输入量:三轮农用运输车使制动减速度达到0.1g~0.5g,四轮农用运输车按使制动减速度达到0.1g~0.65g的制动管路压力,或按被试制动器在农用运输车上所使用的液(气)压力范围,每隔0.1g作为一级或每隔1MPa作为一级,每次以规定的制动减速度或制动管路压力从制动初速度进行制动,直至速度为零。c)制动器初始温度控制在65℃±5℃。d)制动次数,在每种制动初速度和每种制动减速度或制动管路压力下制动一次,在整个制动管路压力或制动减速度范围内至少做五次。8.2.3.2测量项目每次制动,记录制动初速度、制动减速度、制动管路压力、输出制动力矩、制动器初温、制动时间。8.2.4第一次衰退—恢复试验8.2.4.1基准校核制动初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为20km/h,四轮农用运输车为30km/h。制动减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为0.3g,四轮农用运输车为0.45g。调整制动输入量/制动管路压力,使制动减速度为规定值,从制动初速度进行制动,到终速度为零,进行三次基准校核,制动器初始温度控制在65℃±5℃以下。8.2.4.2衰退试验a)制动初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为30km/h,四轮农用运输车为40km/h。b)制动输入量:三轮农用运输车使制动减速度达到0.3g,四轮农用运输车调整制动管路压力使制动减速度达到0.45g。c)制动器初温,第一次制动时制动器初始温度控制在65℃±5℃,关闭风机。d)制动周期为60s。e)制动次数,从规定的制动初速度进行制动直至速度为零,15次。f)衰退试验后,制动鼓以相当30km/h车速的运转,打开风机以10m/s的风速使制动器冷却3min后开始做恢复试验。JB/T10196.1-200058.2.4.3恢复试验a)制动初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为20km/h,四轮农用运输车为30km/h。b)制动输入量:三轮农用运输车使制动减速度达0.3g,四轮农用运输车调整制动管路压力使制动减速度达0.45g。c)冷却,以10m/s的风速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冷却制动器。d)制动周期为60s。e)制动次数为10次。8.2.4.4测量项目每次制动,记录制动初速度、制动管路压力、制动减速度、输出制动力矩、制动鼓温度、制动衬片温度、制动时间。8.2.5第二次效能试验8.2.5.1试验方法同8.2.3.1。8.2.5.2测量项目同8.2.3.2。8.2.6第二次衰退试验8.2.6.1衰退试验a)制动初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20km/h,四轮农用运输车30km/h。b)制动输入量/制动管路压力,使制动减速度达到0.07g。c)控制方式:恒定输出制动力矩、拖磨方式。d)制动时间:每次拖磨48s(机械)、40s(液压)、12s(气压),拖磨间隔时间72s(机械)、60s(液压)、18s(气压),总时间1680s。e)制动器初始温度:第一次拖磨时制动器温度为室温。f)冷却:试验过程中关闭风机。8.2.6.2如试验设备无法进行恒定输出控制和拖磨方式,可采用下述方法:制动初速度:三轮农用运输车从30km/h降到10km/h,四轮农用运输车从40km/h降到10km/h。制动输入量:三轮农用运输车使制动减速度达0.2g;四轮农用运输车调整制动管路压力,使制动减速度达0.3g。制动器初始温度:第一次制动之前为室温。制动间隔为40s。制动次数为60次。8.2.6.3测量项目每次制动,记录制动减速度、制动管路压力、输出制动力矩、制动鼓温度、制动衬片温度,观察并记录制动衬片在第几次制动时发出烧焦味和冒烟。8.2.6.4外观检查试验结束后,打开通风机使制动器以低速运转直至其温度与室温一致,检查制动衬片有无裂纹、积炭、烧焦及摩擦衬片表面有无亮膜等。JB/T10196.1-200068.2.7第二次磨合进行8.2.2.1的试验,但制动次数为50次。8.2.8第三次效能试验8.2.8.1试验方法同8.2.3.1。8.2.8.2测量项目同8.2.3.2。8.3记录所有的试验结果,按附录A(提示的附录)规定的格式记录。8.4试验结果处理第一次、第二次效能试验后绘制制动力矩M与管路压力p或减速度的关系曲线。第一次衰退—恢复试验、第二次衰退试验后绘制制动力矩M和温度T与制动次数的关系曲线。9检验规则9.1每件产品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附有证明产品合格的文件。9.2出厂的产品应按8.2.1进行检验,并符合5.1.1、5.1.2和5.1.3的要求。9.3对于大量生产和批量生产的产品应定期进行抽检,试验方法按8.2,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9.4凡新产品定型或在结构尺寸、材料上有重大改进及转厂生产的产品,应按8.2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章的规定。9.5订货单位有权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抽验,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商定。10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10.1标志每件产品应在醒目的位置标示:a)产品型号;b)商标;c)制造厂名称;d)制造日期及批次号。10.2包装10.2.1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应包含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