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雕塑的分类(按形态):雕塑的分类(按用途):圆雕浮雕透雕陵墓雕塑宗教雕塑。。。。。。请说说: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什么是陵墓雕塑?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昭陵六骏之一乾陵神道萧景墓前辟邪什么是宗教雕塑?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请同学们分组欣赏以下作品:第1组霍去病墓前石刻第2组秦始皇兵马俑第3组汉代击鼓说唱俑第4组三彩骆驼载乐俑第5组敦煌莫高窟第6组麦积山石窟第7组云冈石窟第8组龙门石窟1.霍去病墓前石刻立马《立马》它艺术地概括了霍去病一生征战的丰功伟绩。长1.9米,高1.68米,用灰白红砂石雕凿而成。石马昂首站立,长尾拖地,腹下雕有手持弓箭、匕首、长须仰面,蹙眉挣扎的人像。高大的战马气宇轩昂,四蹄踏翻凶恶敌酋,充分显示出汉代陵墓雕塑浑厚、博大、简约的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伏虎霍去病墓前石刻《伏虎》雕刻家利用一块波浪起伏不规则的石料,把凶猛桀骜的“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似为积蓄力量,好像随时会扑向猎物。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上的斑纹虽没有雕刻的很突出,但却异常生动。作品造型浑然一体,充满生气,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性,而是把握住了整体的特征。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是用泥土、木或銅等作的人形物件。俑的质地以木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质地的。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並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的神物。俑大多真实地类比当時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反映当時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輿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時代雕塑艺术的水平。什么是俑?俑有什么用处?2.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的种类将军俑将军俑,大都身材高大魁梧,头戴双卷尾冠,足穿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魚鳞甲,或著长袍不披甲,長髯飘洒,昂首挺胸。有的显得威武大度,雄风逼人,勃发出阳刚之气;有的显得满腹韬略,气宇轩昂,表现出儒将之风。跪射俑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二号兵马俑坑是一个多兵种的曲尺形军阵,分阵心和阵表两部分。阵心由八路身穿铠甲的跪射俑組成。他们身穿齐膝长襦,外披铠甲。头綰圆形发髻。双目凝视前方,两手做持弓弩状。立射俑二号兵马俑坑除兵车和骑兵外,在第一单元內,还出土有332个弓弩兵,位于阵表的均为立射俑,此俑为不著铠甲的轻装步兵俑。在一个方阵中,要轮番射击而不伤自己人,就需有立姿和跪姿兩种射击方式。军吏俑军吏俑,头戴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神情严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骑兵鞍马俑骑兵鞍马俑,一般立于马前,一手牵缰绳,一手作提弓状。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腰窄袖短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铠甲武士俑铠甲武士俑,披甲站立,或免冠,或头戴软帽,脑后綰六股宽辫行扁髻,个个神情严肃恭谨。战袍武士俑战袍武士俑,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挎箭。这种不戴头盔,不著铠甲的武士,更显示出秦军的英勇善战和大无畏精神。一号铜车马二号铜车马秦始皇兵马俑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现代人。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強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題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在世界上还沒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在世界雕塑史上蔚为奇观。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結构,小到毫发,都精雕細刻、一絲不苟。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是什么?3.汉代击鼓说唱俑说唱俑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把一个正在表演的书吏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塑造在我们眼前。二号铜车马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橢圆形盖子,车廂分前后两部分,前室为御手所居,內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車舆內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4.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三彩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负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忆起当年驼队行进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5.敦煌莫高窟在甘肃西部,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在长达l618米的崖壁上,分布着492个洞窟,保存着从十六国到元代900多年间的佛教石窟艺术珍品,其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塑像2415躯。如此众多的稀世奇葩,使世界各国惊叹不已。45号窟盛唐菩萨是一尊极精美的杰作,她优美地站立着,头部斜侧微仰,身体作“S”型,凤眼半闭,唇角带着微笑,好像在倾听人们的祈求。菩萨的女性化,显然迎合了唐代世俗化的倾向。敦煌莫高窟——盛唐菩萨麦积山是一座状如麦堆的孤山,石窟就开凿在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垂直峭壁上,上下有栈道十余层相通。山顶有一座隋代古塔,高9.4米。现存窟龛194个,造像主要是彩绘泥塑,有7000余躯、洞内壁画,约计1000多平方米。6.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1窟大佛此窟位于东崖最东端,为三间四柱崖阁,早期建于元魏。窟内横长方形,平顶,正壁起通壁宽佛坛,坛上塑卧佛一身,长6.30米,右胁而卧,为释迦牟尼涅槃的形象。身后塑十大弟子举哀。卧佛似仍为原胎,现状略显唐风,众弟子则皆为明塑形象。足端坐一供养人。十大弟子,表情各异,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和修养。62窟位于西崖中部,是麦积山现存北周洞窟中造像保存最好的一个洞窟。全窟共保存塑像计十二身,龛外左侧菩萨高1.15米,右侧菩萨高1.12米,均戴三珠宝冠,头发拢得很高,顶上再束小髻。三对胁侍菩萨的宝冠和发髻形式各有不同。六身菩萨都具有统一的整体造型和灵活多变的细节塑造,其肌肉丰满、身段修长,既有北朝秀骨清像的余韵,又开隋唐丰满圆润之新风。麦积山石窟——62窟麦积山石窟127窟的菩萨像头戴宝冠,半袒,著项饰。细目长眉,微笑伫立。面容秀丽,气度雍容谦和,整体效果温婉动人,是北魏时期的艺术杰作。7.云冈石窟-20窟20窟为一身露天大佛。正壁主尊高13.7米,双手作禅定印,雄伟肃穆。衣纹用直平阶梯式刀法,细部刻以阴线纹,带有犍陀罗风格。头光与身光的外缘,为火焰状。身上的连珠纹,则是波斯萨珊朝常用的装饰纹饰。这些石佛造像全身比例失调,体现拓跋鲜卑人原始野性的生命追求,加以夸张,加以变形,尽力追求一种宗教内在力量。它更具古拙粗犷的艺术魅力。云冈石窟-20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25公里处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又名伊阙),开凿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间(公元494年),后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数代营造,遗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8.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奉先寺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石雕,作于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这座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除此之外还有胁侍菩萨两尊,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慈祥中透着威严,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1霍去病墓前石刻2秦始皇兵马俑3汉击鼓说唱俑4唐三彩骆驼载乐俑5敦煌莫高窟6麦积山石窟7云冈石窟8龙门石窟浪漫,象征的手法。现实,严谨。夸张。华丽。泥塑彩绘石刻佛教造像俑(地下)墓前石刻(地面)石刻泥塑彩绘宗教雕刻陵墓雕刻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古代雕塑欣赏资料1、敦煌石窟2、云冈石窟3、龙门石窟4、麦积山石窟3、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群阵容庞大,总计8000多件,但每一件都表现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这说明在艺术上采用了的表现手法。4、霍去病陵墓雕塑《马踏匈奴》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借威武的战马踏匈奴奴隶主的造型来表现保家卫国的胜利者的雄姿。5、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的麦积山石窟位于省县。6、用“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虽自人力,疑是神功”来形容哪一个石窟艺术最为恰当?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麦积山石窟D、敦煌石窟√7、麦积山造像是以为主,所以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8、下面属于宗教雕塑的是:(多选)A、秦兵马俑B、云冈石窟C、麦积山石窟D、敦煌石窟E、龙门石窟F、《伏虎》G、《马踏飞燕》H、山西晋祠彩塑I、《昭陵六骏》√√√√√9、《秦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尝试采集生活中的材料(石块、泥巴、树根、肥皂等),学习霍去病墓石雕刻手法,尝试因材施艺,制作小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