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01 PPT课件讲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与项目预算管理目录:一、概论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国际经验三、财政支出经济效益的评价四、财政支出社会效益的评价五、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一、概论1、什么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所进行的客观、公正的评价。①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②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③所有的由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支出项目都适用本办法。2、绩效评价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当注重财政支出的效率,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②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③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部门(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④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3、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③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④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⑤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⑥部门(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单位)预算;地方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⑦部门(单位)年度决算报告;⑧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⑨其他相关资料。4、绩效评价的对象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应当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原则上应当重点对享受资金较多的地区进行绩效评价;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原则上应当以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支出为重点进行绩效评价。5、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①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②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等;③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④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6、绩效评价的时间跨度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跨年度的重大(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7、关于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目标是被评价对象使用财政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绩效目标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由财政部门和部门(单位)分别或共同设定。绩效目标应编入部门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成本目标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目标;②达到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必需的资源;③支出的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④衡量或评估每一项目活动的相关产出、服务水平和结果的考核指标。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①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②具体细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③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要经过科学预测和调查研究,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8、关于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绩效评价指标由财政部门和部门(单位)分别或共同制定。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①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部门的指标,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②个性指标是针对部门和行业特点确定的适用于不同部门的指标。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相关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正确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②重要性原则应当优先使用最具部门(单位)或行业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③系统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④经济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9、关于绩效评价标准的设定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①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②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③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④其他标准。10、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①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成本、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绩效评价。②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③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④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支出的绩效评价。⑤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⑥其他评价方法11、关于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指导、检查各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绩效评价可聘请专家或中介机构进行。财政部门根据需要对部门(单位)支出绩效实施评价和再评价。12、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财政部门或部门(单位)实施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①设定绩效目标。部门(单位)编制支出预算时,应当设定绩效目标。②确定被评价的部门(单位)或项目。③撰写绩效报告。预算年度终了或跨年度重大项目实施一定阶段时,部门(单位)应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撰写绩效报告。④完成绩效评价。评价部门根据被评价部门(单位)的绩效报告,对其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并报送财政部门备案。⑤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财政部门可以对部门(单位)实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实施再评价。再评价的工作程序是:①确定被评价的部门(单位)及项目;②确定再评价的指标、标准和方法;③具体组织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再评价,撰写再评价报告;④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应用。13、关于绩效报告的撰写绩效报告的具体格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绩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基本概况,包括部门(单位)职能、事业发展规划、预决算情况、项目立项依据等;②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调整情况;③对预算年度内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④对照绩效目标,对所取得的业绩进行评价;⑤分析说明未完成项目目标及其原因;⑥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及建议。14、关于绩效评价报告的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②为实现绩效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③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④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⑤评价结论及建议。15、关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具体体现形式及其用途绩效评价结果应当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归纳、分析绩效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被评价部门(单位),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评价结果较好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表扬,评价结果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可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也可相应减少其以后年度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