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脊轩志(时间:40分钟满分:55分)一、文言基础专练(2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解析:选DD项,总共,一共。A项,①介词,根据/②连词,来。B项,①后来/②已经。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与。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解析:选AA项为名词作动词,其余三项为名词作状语。3.对下列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解析:选DA项,“也”表判断;B项,“于庭”后置;C项,“读书”后省介词“于”;D项,非特殊句式。4.下列句中“而”字的词性归类恰当的一项是()①某所,而.母立于兹②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③余扃牖而.居④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⑤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⑥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A①尔,代词。②③④连词,表修饰。⑤但,连词,表转折,⑥连词,表顺承。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A.项脊轩是作者青年时期学习过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时刻,项脊轩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经历的深长、久远的回忆。B.本文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母亲、妻子的逸事,或直抒胸臆,将“悲”“喜”之情交织在一起,深化了全文的主题。C.本文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神毕肖。D.文末关于“妻死”“室坏”的叙写,揭示了封建士大夫家庭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解析:选DD项,文中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束发,古代男童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20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因此很多诗文中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B.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代臣僚上朝皆持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古代自天子到士都执笏,后世只有品官执笏,到清代始废。C.“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初一”称“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朔”。D.“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借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一般选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解析:选C“朔”与“晦”应互换位置。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2分)译文:(2)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2分)译文:(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2分)译文:(4)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2分)译文:3参考答案:(1)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悠然自得,大声歌吟,静默独坐。(2)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之事,也有许多可悲之事。(3)这个老妇人,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曾给我家两代人喂过奶,我母亲在世时待她很优厚。(4)回忆从前的这些事,如同发生在昨日,真令人长声悲号,不能自禁。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父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1.“先大父”解释为先父。2.“谪.沅、湘时”中“谪”意为封建时代官吏被降职调到边远地区。[精读设计]43.“起官..陟宪使”中的“起官”解释为被贬官后重新起用,又称起复。4.“构屋五楹.”中的“楹”读yíng,古时房屋一间称一楹。5.“揭.之楣.间”中的“揭”解释为悬挂,“楣”解释为门上的横木。6.“以为..盛事”中的“以为”即“以(之)为”,解释为把……作为。7.“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中的“于”解释为对,本句可翻译为这是世俗对荣华和功名没有忘记才这样的缘故。8.“公以.言事忤.天子”中的“以”解释为因为;“忤”读wǔ,解释为触犯,不顺从。9.“尽瘁..其躬.”中的“尽瘁”解释为尽全力,“躬”解释为身体。10.“富贵翕赫..”中的“翕赫”解释为显赫荣耀。[仿真考题]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B.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C.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D.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解析:选B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文意,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其后”前停顿。其次抓住一些主要的标志性词语。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B.“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先秦时期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以后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C.“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主掌法律刑狱,即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其他人员机构审理死刑案件等。D.《诗》《书》:《诗》指《诗经》,《书》指《尚书》,它们与《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合称为“五经”。解析:选D《春秋左氏传》即《左传》,不属“五经”;孔子所著的《春秋》才是“五经”之一。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5达对其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解析:选C文中诗句并不能表示屈原遭谪之怨诽,前句是写湘君对湘夫人到来的渴望时的环境气氛的渲染,后句是写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这里只是借指玉岩公遭贬的地方。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5分)译文:(2)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5分)译文:参考答案:(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2)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对他的后代,还希望他们世代享受祖宗的德泽为朝廷竭力效劳。参考译文:杏花书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修造的读书的房子。孺允自己说他已故的父亲大人玉岩公做御史,被贬谪到沅水、湘水一带时,曾经梦见自己住在一间房子里,房屋旁边杏花烂漫,孩子们在屋里读书,琅琅的书声传到屋外。嘉靖初年,重新起用提升为宪使,就从故居迁到县城的东门,这就是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指着后面的空地对孺允说:“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玉岩公后来调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没来得及回家就死在南京。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像这样过了几年,才找到了一个安定的居所。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就在园中建了五间屋,收藏了上万卷书,用玉岩公曾经说过的杏花书屋命名,书匾写好挂在屋梁上,周围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开得鲜艳灿烂,恍惚间就像玉岩公往年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样。回想玉岩公被贬的地方,可以说醒6来时所看到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进入房子,想到玉岩公,能不感慨吗?从前唐朝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应试考中时,正是长安杏花盛开的时候,因此人们都把杏园之宴当做大事。现在考进士,也正当杏花盛开的时候,读书人考中进士,大多以梦见杏花为先兆。这是世俗对荣华和功名没有忘记才这样的缘故。玉岩公因向皇帝进谏而触犯了皇帝,在岭南地区辗转十几年的时间,玉岩公心性刚毅,不为富贵所动;把通过考科举获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对他的后代,还希望他们世代享受祖宗的德泽为朝廷竭力效劳。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就是这样的。现在距离玉岩公去世的时间不知有多久了,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荣耀一时,他们的后代不知道在哪里。孺允兄弟虽然不得志,但人们希望他们大有作为。玉岩公的孙辈们都才华出众,能够懂得《诗》《书》的恩泽。《诗经》说:“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我在周氏家族这里看到《诗经》中所说的现象了。三、语言表达专练(10分)12.学了《项脊轩志》后,老师写了两个对联的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你能写出来吗?(4分)(1)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答:(2)方丈小屋,寄人心头悲喜答:参考答案:(1)老妪追怀、祖母殷望、妻子相敬,一度思亲一怆然(2)八尺枇杷,寓人身后忧愁13.某班为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将举办古诗文朗诵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段串联词。要求关涉作品的内容,衔接连贯自然,有文采,120字左右。(6分)串联词(《赤壁赋》结束,《项脊轩志》即将开始)答:解析:串联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恰到好处地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话语。解答此题,要对《赤壁赋》和《项脊轩志》都有所了解,能抓住两篇文章的特点,将其自然地联系起来。注意字数限制。参考答案:古往今来,每当月明之夜,文人骚客面对良辰美景,引诗情,发感慨。东坡先生面对江风秋月,借主客问答,抒发人生感慨,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震川先生于三五之夜读书项脊轩中,“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是归有光一生深情的寄托,下面请××7同学为大家朗诵《项脊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