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小数乘整数教学例1时,可以先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西瓜的价格在夏天和冬天是不一样的。解答第(1)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求问题列出算式,再要求他们试着解释列式的依据。学生可以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出0.8×3;也可以根据“3千克西瓜的价钱就是3个0.8元”,列出0.8×3。由此,鼓励他们联系具体情境各自探索算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相机启发:0.8×3表示几个0.8相加的和?能不能把0.8×3转化成加法来计算呢?0.8元就是几角?3个0.8元就是3个几角?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和方法可以由教师直接介绍。要结合板书说明:计算0.8×3时先要当作8×3来算,再联系此前的探索结果和小数的意义,可以推知积应是2.4。解答第(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照要求分别用加法竖式和乘法竖式进行计算,并启发他们根据加法计算的结果以及2.35的含义类推出乘法计算的积,在比较中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应该和乘数的小数位数一样,都是两位。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猜想:小数与整数相乘时,乘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试一试”,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一猜每道题的乘积可能是几位小数,再要求他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即: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乘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练一练”第2题,要联系0.18×5和35×0.24这两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告诉学生:当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这是因为,在没有点上小数点之前,乘积不是小数,自然也就不能适用小数的性质。例2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5.04乘10、100、1000,把每题中的乘积依次和5.04进行比较,从而初步建立猜想;第二步,引导学生任选一个小数,并用它分别去乘10、100、1000,把计算结果依次和原来的小数进行比较,从而验证猜想;第三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归纳出结论。这里的规律宜理解为一个小数与10、100、1000……相乘时的计算规律,而不宜理解为小数的又一条性质。因为上面的结论中“乘法计算”是“因”,“小数点移动”是“果”。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教学例3时,要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计算0.351×1000时,可以根据例2发现的规律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此外,还要通过适当的板书,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的具体方法。“试一试”,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通过交流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把0.081和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的方法。其中,由于0.03小数点的右边只有两位,所以移动小数点之前先要在它的末尾补一个“0”;而把0.08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其整数部分成为“0.081”,根据整数的记数方法,左端的两个“0”要去掉。“练一练”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用整数乘法计算36乘10、100、1000的积,再启发他们直接移动小数点写出上述各题的乘积。要通过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明白:把整数看成小数后,例2所学的计算规律同样适用。第2题,要启发学生先比较积和已知的乘数,弄清是把乘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再推想出另一个乘数应该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