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课件 (新版)鲁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归类探究当堂测评分层作业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知识管理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_____和____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实质:H+和OH-结合生成________。应用:中和过量的胃酸、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业废水、调节溶液的酸碱性等。易错易淆: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了确保反应恰好完全中和,就需在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使溶液变红。在滴加酸的过程中,溶液中红色刚刚变为无色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盐水H2O归类探究类型之一能识别中和反应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Na2CO3+2HCl===2NaCl+H2O+CO2↑B.2NaOH+H2SO4===Na2SO4+2H2OC.SO2+2NaOH===Na2SO3+H2OD.Zn+CuSO4===ZnSO4+CuB【解析】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A中碳酸钠不是碱,C中二氧化硫不是酸,D中既没有酸也没有碱,故选B。【点悟】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类型之二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2018·黔东南]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探究。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2KOH+H2SO4===K2SO4+2H2O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K2SO4;猜想二:K2SO4和_________。【设计实验】H2SO4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方程式实验结论方案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有_______产生,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成立方案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_____________方案3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泡Na2CO3+H2SO4===Na2SO4+CO2↑+H2OpH7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发散思维】为了验证猜想二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A.Ba(NO3)2B.锌粒C.CuD.盐酸B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____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10蓝NaCl和HCl【解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pH应为7;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碱性,因溶液中有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应显蓝色;当溶液的pH=1.4时,说明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应为NaCl和HCl。【点悟】在做酸碱中和实验时,一般要加指示剂,否则一旦加入的碱或酸过量,溶液酸碱性就会变成与原来相反,导致中和反应失败。类型之三中和反应的应用下图是一种医用药品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1)请叙述“咀嚼”后咽下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嚼碎后服用疗效快(或嚼碎后药物与胃酸的反应快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加快)(2)当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时,服用该药片后,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悟】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就能准确理解中和反应在医疗、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工业废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MgCO3+2HCl===MgCl2+CO2↑+H2OAl(OH)3+3HCl===AlCl3+3H2O碳酸盐与盐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加重胃溃疡病情(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当堂测评1.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A.紫色——红色——蓝色B.蓝色——紫色——红色C.蓝色——红色——紫色D.紫色——蓝色——红色B2.在烧杯中加入10mL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则所得溶液的pH为()A.0B.3C.7D.103.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和反应要放出热量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C.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D.酸碱中和后溶液的pH=0CD4.下表是五种酸或碱的水溶液的pH,取其中某些溶液混合,混合液的pH可能为7的是()水溶液甲乙丙丁戊pH0251314A.甲+乙+丙B.甲+乙+戊C.甲+丙D.丁+戊B【解析】混合溶液的pH=7,一定至少有一种溶液的pH7,一种溶液的pH7。分层作业1.某实验室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A.硝酸银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醋酸D.硝酸钾溶液B2.(多选题)[2018·扬州]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B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色的石蕊试液可以使盐酸变红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测定pH时应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一下【解析】应改为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故B正确;有些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测定pH时如果用水润湿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故D错误。B4.[2017·聊城]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A【解析】A.浓H2SO4可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A正确;B.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NO3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错误;C.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可以用来做保护气,如稀有气体和氮气,C错误;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错误。故选A。5.最近,不少媒体报道,某些凉茶原料中有一味中药材叫夏枯草,长期饮用可能患胃溃疡等疾病。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下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①NaOH;②Na2CO3;③NaHCO3;④肥皂水;⑤Al(OH)3。A.①③B.②④C.①⑤D.③⑤D6.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B7.U形管中盛有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C【解析】开始向左管中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因为NaOH显碱性,所以左边酚酞试液呈红色;向右管逐滴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因为HCl显酸性,所以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右边溶液呈无色;两者混合充分反应后,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U形管中溶液显红色,若盐酸过量,则U形管中溶液呈无色。8.[2018·襄阳]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9.云吞是大家喜欢的食品,但云吞往往带点苦涩的味道,这是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物质),因而吃云吞时,要蘸点______(填“米酒”“食盐”或“食醋”)以减少苦涩味,这是应用了__________原理。C食醋中和反应10.[2017·鄂州]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可能只有NaCl;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HCl===NaCl+H2O可能是NaCl和HCl【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________________猜想一不成立②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溶液不变色有气泡产生11.必须使用指示剂才可以证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一组物质是()A.H2SO4+NaOHB.H2SO4+Ba(OH)2C.HCl+Fe(OH)3D.HCl+Na2CO3【解析】如果反应有沉淀、气体生成或溶液有颜色变化,那么不借助指示剂就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若无明显现象,则需要借助指示剂。A12.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B【解析】A项,设与20g10%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时,消耗7.3%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20g10%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0g×10%=2g。NaOH+HCl===NaCl+H2O4036.52g7.3%×xx=25g故A错误;B项,与20g10%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时,消耗7.3%的稀盐酸的质量为25g,故B正确;C项,Q点对应的横坐标应该是25,故C错误;D项,该反应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图象的起点位置从大于7开始逐渐减小,当稀盐酸过量时,溶液的pH7,故D错误。故选B。4036.5=2g7.3%x13.[2018·泰安]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