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与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章节名称第一章运营管理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能够掌握运营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1)生产的概念;(2)运作的概念;(3)运营的概念2.了解和知道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区别和联系。3.了解运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4.知道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5.了解现代运营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运营的概念;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区别和联系难点: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导入新课】企业管理的三大职能是什么?(提问)(1)市场营销。即引导新的需求,至少要获得产品和服务的订单;(2)生产运作(运营)。即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3)财务。即资金运动过程;《生产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运营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OM)服务业的兴起前工业社会(Preindustrial):农业、采掘业工业社会(Industrial):制造业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服务业美国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40%(20世纪初)、55%(1950年)、80%(现在)人们最初对上述变换过程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有形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也没有把它当作“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来研究,而主要是研究有形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所以,相关的学科被称为“生产管理学”(在西方管理学界,称为“productionmanagement”)。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进展,人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形成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且,随着社会构造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原来附属于生产过程的一些业务、服务过程相继分离、独立出来,形成了专门的流通、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使社会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保险、理财、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相关的行业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所有这些提供无形产品的运作过程进行管理和研究的必要性也就应运而生。系统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系统论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更抽象、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各种现象的共性。所以,人们开始把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无形产品--服务的提供过程都看作一种“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作为一种具有共性的问题来研究。这种变换过程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其产出结果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都具有下述特征:1、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即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2、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定的变换过程才能得到其使用价值;3、在变换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实现增值。因此,人们开始把对无形产品产出过程的管理研究也纳人生产管理的范畴中去。或者说,生产管理的研究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了非制造业。这种扩大了的生产概念,即“投入--产出”的概念,在西方管理学界被称之为“operations”,即运营。即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无形产品的提供过程,都被称为运营过程。投入主要是人力、资金、物料、设备、技术、能源、土地、信息产出主要是产品和服务为什么要学习OM?1、运营管理活动在所有的社会组织中居核心地位:世界上就业人员中有过半数的人从事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2、运营管理活动包括: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与控制、进度安排、工作设计、库存管理……3、社会组织所有其他方面的活动都与OM活动相互联系,如财务、会计、人力资源、营销……企业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向市场提供大量的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服务),在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如何使投入的各种资源顺利实现形态的转换,实现价值增值,是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节运营管理的含义和作用一、几个概念生产:形容以加工制造为主,产出有形产品的制造业的特征。运作:形容以提供劳务为主,产出无形产品的服务业的特征。运营(生产与运作):一切社会组织将投入(人力、设备、物料、技术、信息、能源等生产要素)变换为产出(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活动过程,是人类能动地创造财富的最主要活动。运营管理:对运营过程(生产与运作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二、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的区别产品物质形态不同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顾客参与程度不同运营场所的集中性和规模不同在质量标准及度量方面不同三、运营管理的地位首先,它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管理中起保证作用,处于执行的地位。其次,运营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一切活动的基础。四、运营管理的作用生产与运营管理是一切企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三个主要职能之一企业的生产与运营方面的花费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最高运营管理是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生产率=产出/投入,提高生产率就意味着改善生产过程运营管理的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方面提供诱人的事业发展机会运营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也被广泛用于企业其他职能领域第二节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一、制造管理阶段18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械力取代了人力,手工作坊制度转变成工厂制度。代表国家:刚刚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小瓦特等评价:这一阶段的生产管理,仍然深受小生产方式的影响,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生产管理理论和模式。生产管理的依据主要是个人经验,没有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方法。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做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二、生产管理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主要代表事件: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梅奥的霍桑实验、运筹学在生产布局与作业计划中的应用(管理科学运动)等。三、运营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现在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着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并相应地改变工作方式的机遇和挑战,生产系统的选择、设计和调整成为生产管理中的新内容,进一步扩大了生产管理的范围。第三节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及其主要发展趋势一、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及其弊端企业生产缺乏柔性,对市场反应能力低企业的“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单一产品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计划控制力弱二、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更新的内容生产方式上,从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精益生产生产组织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转变为“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运营管理手段,由手工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管理生产品种方面,由少品种、大批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管理制度上,由非制度化、非程序化、非标准化转变为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三、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全球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生产与运作模式的主流发生转移——多品种生产、快速响应与灵活应变人本管理与不断创新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追求“绿色生产”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业及课外训练:1、何谓运营管理?2、运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3、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区别?4、运营管理的内容有哪些?5、运营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6、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缺点有哪些?7、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更新的内容?8、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张群,生产与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自我总结分析:结合例子来讲,学生反映较好;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了一些内容,部分学生担心某些补充内容教材上没有,考试时如何处理。针对该问题,本人认为学生学习重要的是学到知识,而不是应付考试,因此,在以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前提上,应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重要的知识。周次第周,第2次课编写时间章节名称第二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道怎样判断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否合理。2.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两种不同的专业化组织方式(空间组织)。3.会计算不同移动方式下产品(零件)的生产周期。4.订货生产与备货生产在生产管理方式上的特点5.大量大批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产过程先进性和合理性的标志;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难点: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的生产周期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第一节生产与生产过程一、生产与生产过程概述“生产”是通过劳动,把资源转换为能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产品的过程,这一把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就是生产过程。这个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增值的过程。转换的形式:形态转换:形状和性质上的改变时间转换:通过库存换取价值上的变化场所转换:通过地点的改变换取价值上的变化生产(运营)系统: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投入→转换→产出”功能的综合体。生产过程:整个企业围绕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活动。生产过程由若干生产单位完成。二、生产过程的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指产品投产前所做的全部生产准备工作如:市场调研、设计、工艺设计、新产品试制2、基本生产过程:指企业生产基本产品的过程。如:铸造、机械加工、装配3、辅助生产过程:指为基本生产提供辅助产品的过程如:工艺装备制造、动力生产4、生产服务过程: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活动如:运输、试验与计量检验5、附属生产过程:生产企业附属产品的生产如:用边角废料生产产品三、生产过程先进性与合理性的主要标志1、连续性(连续加工,很少出现不必要的等待)2、平行性(各阶段、工序同时进行)3、比例性(生产能力配置与产品制造的要求成比例)4、节奏性(均衡性)5、适应性(柔性,对市场变动有较大适应能力)第二节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一、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和影响因素1、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2、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二、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两种专业化组织方式1、工艺专业化(processfocus):按相同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把执行相同功能的设施和人员组合在一起,安排在同一区域,组成专门对某工艺进行加工的生产单元。优点:品种变换适应性好;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有利于工人技术水平提高缺点:运费高;流动资金占用量大;车间之间的管理复杂;连续性低市场需求多变时较合适;适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2、对象专业化(productfocus):按相同加工对象建立生产单位。把全部和大部分工艺过程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对产品进行加工。优点:运费低;流动资金占用量较低;简化了管理工作;连续性强缺点:品种变换适应性差;不能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市场需求量大且较稳定时合适;适于大批大量生产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一、产品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或产品在前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整批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的移动方式。1miiTnt2、平行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完工后,立即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1(1)miiTtnt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即一批零件或产品,既保持每道工序的平行性,又保持连续性的作业移动方式。111)1(miimiitntnT短平顺二、选择移动方式要考虑因素1、生产类型单件小批生产类型:顺序移动大批大量生产类型: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2、生产任务的缓急3、企业内部专业化形式工艺专业化:顺序移动产品专业化:平行移动或平行顺序移动4、零件重量及工序劳动量大小第四节生产运营的类型一、制造性生产的类型1、流程型生产与加工装配型生产由于流程型生产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特点不同,导致生产管理的特点不同。流程型生产的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只要设备体系运行正常,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就可以正常生产合格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协作与协调任务少。加工装配型生产的地理位置分散,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可以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由于零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多样化,又涉及多种多样的加工单位、工人和设备,导致生产过程中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任务相当繁重,生产管理大大复杂化。因此,生产管理研究的重点一直放在加工装配型生产上。2、存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按企业接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