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19.天火之谜【教材分析】《天火之谜》是苏教版第九册的第十九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本文采用了烘托的手法,将大自然的奥秘展示给大家。本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三大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写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是第二至五自然段,“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第三段为第六自然段,写的是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学情分析】《天火之谜》这篇课文虽然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事迹本身对喜欢新奇,冒险的小学生就有莫大的吸引力,且课文叙述生动,语言准确,很有研读价值,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极易产生好奇心理,课文通过富兰克林揭开雷暴秘密的过程也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观察分析-大胆推测-实验探究-问题解决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利于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养成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两个课时进行讲授,在品读文本中感悟名人精神,课文提供了一次走进科学家的机会,依托教材,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智慧话题的深入探究,通过个性的思索,联系,体验从细致的描写中去领略科学家的可贵精神。在拓展阅读中寻找成功的奥秘,课前布置学生阅读其他科学家的发明故事,让学生和名人故事中的精神情感智慧进行对话,广泛阅读以后进行规整,逐渐构建起自己的认识,从中寻找名人成功的奥秘。【教学目标】2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成语的意思。3.根据“预习导航”以及课后习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雷电的可怕以及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按照分好的段落,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富兰克林的资料;观看有关雷电奥秘的纪录片;预习文中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揭题导入,检查预习,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指导学生读字,划分段落;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顾所学内容;学习课文的具体段落;总结课文,升华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情景导入。画面导入,提示课文题目。1.播放雷电的四幅画面,让学生说出画面上表现的是什么?2.现在大家都知道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2.学生交流:通过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谈谈对富兰克林的认识。如何导入把握好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在这里,从自然画面说起对学生有一定的吸3这是雷电,可在有时候人们并不认识它,而是把它当成天火,并且成了永久的谜。3.简介富兰克林富兰克林(1706-1790)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1731年在费城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51年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在研究电方面曾作出贡献,发明了避雷针。引力。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生词,读通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播放课文录音,生边听边想,完成上面的题目。3.自读课文一遍。4.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拼读,然后全班认读。及时1.读生字、课文。2.思考问题。3.学生交流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4正音。雷暴爆炸毙伤劈成两半冷嘲热讽揭开拴住钥匙风筝颠簸(2)鼓励分辨字形,当场描红。雷电交加不足为奇混为一谈冷嘲热讽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3)交流: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先交流;然后出示提示,指名完成,全班齐读。课文题目“天火之谜”中的“天火”实际上是指雷暴。本课写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终于解开了“天火之谜”。原来“天火”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1.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至5自1.学生划分段落。2.学生自己读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5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2.学生自读选画有关语句,然后全班交流。(同步揭示)第一段(第1自然段)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面对人们的嘲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第三段(第6自然段)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四、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读课文。学1.学习第一自然段。6生找出中心词。2.学生交流哪些词语表现出雷暴的可怕?板书:发生频繁每年几十亿次威力巨大击倒劈成两半3.指导朗读。4.看雷电之时的录像片断。从以下这个片断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感到了什么?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电闪雷鸣雷声隆隆震耳欲聋山崩地裂惊心动魄魂飞魄散……2.交流哪些词语可以表现雷暴的可怕。3.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六、板书设计。天火之谜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震惊世界七、教学反思。回顾这一节课,我自感重点得到了重视,难点得到了突破。在处理读书问题上我采取了如下三步:一是开课听课文录音,画面生动,示范规范,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其中;二是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然后检查生字词语,生基本上读通了课文;三是生浏览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难点的处理上,我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提炼出与段意有关的句子,然7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有关的语句来概括,尤其是在第二段的处理上,我引导生把文中的三句全找出来了,并且进行了很好概括。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完全成功的。当然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教学的细节问题上处理不够细腻,课件的设计上还显得不够精巧,学生的热情还激发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