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在中、蒙、藏医中的应用及比较诃子为常用中药之一,收载于《中国药典》[1],1977年卫生部进口药材暂行标准规定。诃子又名随风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Chebula-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ChebulaRetzVar-tomentellaKure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cm,直径2~2.5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略具光泽,有5~6条纵棱线及不规则的皱纹,基部有圆形果梗痕。质坚实。果肉厚0.2~0.4cm,黄棕色或黄褐色。果核长1.5~2.5cm,直径1~1.5cm,浅黄色,粗糙,坚硬。无臭,味酸涩后甜。秋冬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诃子原产印度、缅甸等地,后来发现我国云南、西藏、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而且产量可观。此药为中药中的外来药,即《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诃黎勒,又有音译“诃黎”、“诃梨勒”等。此药蒙、藏药名“阿如拉”,来源于古印度语,“阿”是印文韵母之首,表示诃子在药物分类中的排列位置,“如”为集的意思,说明诃子具有多种药理功效,“拉”是“Run”的音译,“Run”本来是犀角的简称,这里比喻诃子与犀角一样珍贵。1.诃子的历史沿革1.1诃子在唐代以前的本草记载及考证诃黎勒之名早见于东汉末年《金匮要略》中方剂“诃黎勒散”,而有关原植物和药材的记载始见于晋代嵇含所撰《南方草木状》:“诃黎勒,树似木梡,子形如橄榄,六路,皮肉相著,可作饮,变白髭髻令黑,出九真。[2]”1.2诃子在唐、宋代的本草记载及考证诃子在中医药中应用以唐代为盛,这与唐代的对外交流频繁及对西域拓展有关,尤与当时印度佛教大规模传入有密切关系。佛典中收载的包括诃黎勒在内的20多种缘于印度、东南亚和西域等地的外来药是伴随佛经传入我国[3]。《新修本草》著录诃黎勒:“味苦、温、无毒。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生交爱州”(交州、爱州唐时乃安南都护府,今在越南境内。)唐本草“新附”称“树似木梡,花白。子形如栀子、青黄色、皮肉相着,水磨或散服之[4]”。唐僧义净于公元671—695年间曾往印度,他在《南海寄归内经法传》中,比较了中印两国药物,提到“西(指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区)则多诃黎勒。”唐·刘禹锡提到“波斯舶上者,六路、黑色、肉厚者良[5]”,指出诃子进口商品从海上流入,且质量佳。唐末宋初的《雷公炮炙论》中载:“凡使勿用毗梨勒、罨梨勒、榔精勒、杂路勒。若诃黎,文只有六路,或多或少,并是杂路勒。毗梨勒,个个毗;杂路勒皆圆露文;或八路至十三路,号日榔精勒,多涩不入用。”宋《图经本草》中载:“诃黎勒生交、爱州,今岭南皆有,而广州最盛,株似木梡,花白,子似栀子,青黄色,皮肉相著,七八月熟时采,六路者佳。”1.3诃子在元、明、清代的本草记载及考证元·朱丹溪在《本草衍义补遗》中载:“随风子,治肺气因火伤极,遂郁遏胀满,盖其味酸苦,有收敛降火之功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诃黎勒,梵言天竺持来也。气味:苦、温、无毒。主治:冷气,心腹胀满,下食。[6]”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7]也云“诃黎勒生交、爱州,今岭南皆有,广州者最胜,波斯舶上者良。春生叶,七八月取实,子肉厚,六棱者良,质类橄榄而有棱,色青黄,毗杂路勒、槟榔勒为伪。益小者益佳。”并收载了《图经本草》和《雷公炮炙论》中关于诃子的论述,可以说是对此前本草诃子记录的综合,且提出了诃子的品质标准和伪品鉴别。受李时珍影响,诸家本草对该药均有收录,但基本上无所增益发挥。从明代以后,对此药重视程度有所减少,研究无深化,以后中医渐废去不用。2.中、蒙、藏医对诃子的不同认识药味药性及归经功效主治中医苦、酸、涩、甘性温归肺、胃及大肠经涩肠敛肺,降火利咽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咳喘,久咳不止,咽痛喑哑蒙、藏医甘、酸、咸、苦、辛、涩重、润、凉、钝、轻、糙、热、锐缓、重、润、温、稳、寒、钝、凉、柔、稀、燥、浮、热、轻、锐、糙、动祛风(气)、火(胆)、痰、寒,并能行气活血、镇静解毒2.诃子的临床应用2.1诃子在蒙、藏医中的临床应用诃子在蒙、藏医药中的使用频率几乎与中药中的甘草不相上下,所以蒙医、藏医将诃子誉为蒙、藏药中的甘草,药中之王。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诃子在蒙、藏医中具体的应用。2.1.1调和药性如蒙兽医在应用寒凉药物冰片治疗热性病时,冰片在清热的同时可导致胃寒积食,若配以诃子就可以抑制冰片的偏性,调和其副作用。蒙兽医在治疗脾胃衰弱时所用“阿木尔六味散”方中诃子与山奈,光明盐,碱面,大黄,土木香配伍,抑制了方中药物的峻烈之性,使整个处方缓和有力,对幼、成患畜皆宜。诃子性平与寒、热药物配伍可克其峻烈;诃子调和诸药,与泻下药、止咳药,利尿逐水益肾药、滋补药等各类药物均能配伍可助其功效,这是诃子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2.1.2消除病邪蒙兽医把病邪分为内邪、外邪,诃子可消除二邪。2.1.2.1除内邪内邪指反常的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黄水及粘虫(即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诃子可调节三根与其它药物配伍能消除病邪,治疗上述疾病。例如诃子五味丸可治疗血扩散性希拉病,十八味诃子散可治疗赫依病及各型包如病,六味诃子汤可治疗牛肺疫,此外诃子与石榴、黑冰片、五灵脂、木别子配伍可治疗赫依希拉病。2.1.2.2祛外邪正常情况下六气(寒、热、温、凉、燥、湿)是动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外界条件,但当六气太过或不及,超越机体适应力,就使机体三根失,引起各种疾病。诃子能调三根、祛外邪,治疗由外邪引起的有关疾病。比如十一味诃子散以及以诃子为主药的十五味白云香散,四味文冠木汤都可治疗因受潮湿、风寒引起的关节痛。再比如蒙兽医用七味诃子散治疗脾源性水肿,用十味诃子散治疗肾源性水肿,在这些方剂中诃子都起到调三根祛湿邪的作用。总之,蒙兽医在治疗心、肝、脾、肺、肾等诸脏腑之疾时多用到诃子,这与其调三根、除病邪有密切关系。2.1.3解毒作用诃子有较强的解毒功效。可治疗多种中毒性疾病。既能解邪气聚于脏腑的内源性毒症,也可以解因饲料中毒、药物中毒、虫蛇咬伤等外源性毒症。例如诃子配栀子、川楝子制成三子汤可治疗脏腑实热引起的疮黄肿毒、口舌生疮。与姜黄、薄荷等配伍制成十三味薄荷散可治疗蛇蝎咬伤;与连翘等药物配伍治疗饲料中毒等。此外,蒙兽医喜用有毒药物如狼毒、水银、闹洋花、马钱子、草乌、斑蝥等治疗顽症,以毒攻毒,在具体应用时多与大剂量的诃子配伍以达到调和药性,降低毒性,更好地发挥疗效。2.1.4生肌长骨诃子味涩,有收敛疮疡,生肌长骨的功效。比如诃子配伍熊胆、兰刺头、耧斗菜、通经草、石韦等制成二十五味接骨愈伤散可治疗外伤、骨折。2.2诃子在中医中的临床应用反观中医对此药的使用,只有唐代使用诃黎勒(诃子)较全面,用于下宿物、止痢、乌发、消痰、气嗽及眼病等。而宋代之后,尤其至明清中医药对外来药物和少数民族药物吸收弱化,渐现封闭,正反映在对诃子的应用未能吸取少数民族医药的丰富经验,从而有所发展,并且始终未发现中国本土诃子的丰富资源对藏、蒙医药的重要意义。中医应用诃子的方剂不是很多,下面列举一二。主治幼驹腹泻:乌梅(去核)3个、干柿半个、诃子6g、黄连6g、姜黄6g。涩肠止泻,清热燥湿。(《元亨疗马集》乌梅散)治疗久咳语声不出:诃子(去核)一两,杏仁(泡,去皮、尖)一两,通草二钱五分。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煨生姜切五片,煎至八分,去渣,食后温服。(《济生方》诃子饮)综上可见,蒙医、藏医对诃子的认识比中医广泛得多,并且在临床中也比中医应用的广泛的多。3.现代研究3.1诃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果实含化学成分有(1)鞣质23.6%一37.36%:内含诃子酸、诃黎勒酸、鞣料云实精子鞣质,2.3--0--连二没食子酰石榴皮鞣质、榄仁黄素A、原诃子酸、葡萄糖没食子鞣甙、1.3.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等。(2)三萜类:含有榄仁萜酸、阿江榄仁甙元、阿江榄仁酸。(3)酶类:鞣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酸、抗坏血酸氧化酶等。(4)有机酸及其它:莽草酸、去氧莽草酸、奎宁酸、三十碳酸棕榈酸、没食子酸乙酯、诃子次酸三乙酯、胡萝卜甙、卜谷甾醇、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氨基酸等[8]。3.2诃子的药理作用3.2.1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诃子对4~5种痢疾杆菌都有效[9],尤以诃子壳为佳。诃子水煎液(100%)除对各种痢疾杆菌有效外,且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鼠伤寒杆菌亦有作用(纸片法)。诃子在体外有良好的抗伤寒杆菌作用。用盐酸提取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更高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10]。3.2.2强心作用大剂量诃子的苯及氯仿提取物具有中等强心作用,乙酸乙酯,丁酮,正丁醇和水的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强心作用。强心作用不被心得安阻断,提取物的作用不是通过心脏的β1受体所致,而是直接作用于心脏所致,增加心输出量,却不增加心率。3.2.3抗氧化作用诃子对活性氧有清除作用。诃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宁、糖类、有机酸等类型物质。从理论上分析,属于多酚类化合物的单宁,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可能性较大。魏安池等证明诃子抗氧化有效成分主要是鞣花单宁、棓立口单宁和黄酮类化合物[11]。3.2.4其他作用从诃子干果中用80%乙醇提得的诃子素,对家兔平滑肌有罂粟碱样解痉作用;除鞣质外还有致泻成分诃子素,故与大黄相似,先致泻而后收敛;含诃子的中药复方有抗癌效果;从中提取的几种鞣质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及抗艾滋病毒活性;含诃子的中药复方曾报道具有抗生育作用;清除病邪等作用;诃醋酸可治疗急慢性湿疹[12]。诃子是蒙、藏医最常用的药物,中医应借鉴其经验,在治疗各科疾病、血症、黄疸、解毒,以及调中补益等方面,可选配伍诃子一试。甘草为中医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生甘草多用于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功能益气复脉、温中祛寒。据统计中药方剂中有45%以上用甘草。蒙、藏医对甘草的应用仅局限在“治肺病和白脉病”(《认药白晶鉴》),蒙、藏医应取中医用甘草之长。故而,中、蒙、藏医之间对一些相互交叉应用的药物,应彼此借鉴,甚至通过实践探讨其功能与主治,以丰富中药和蒙、藏药的理论知识,拓宽一些药物的应用范围,是很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46.2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中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3丁铭,洪咏钟等.论佛教医学与中医学[J]1福建中医药,1994,25(2):2714唐·苏敬,等.新修本草.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339,3585宋·唐慎微.尚志钧等校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卷第十四.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05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刘衡如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5,20277明·刘文泰.本草品会精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23,5428张海龙,华会明等.诃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6),4179陈顺烈,谭奂夫,王翼龙等.几种中药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抗菌作用的观察[J].中药通报,1960,8(5):272.10InamdarM,KhoranaM,RajamaRaoM.Antibacte2rialandantifungalactivityoferminaliachebulaRetz.[J].IndJPharmacy,1959,21(12):333-335.11魏安池等.诃子抗氧化性能的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8,19(1),812张海龙等.诃子化学成分及药理火性的研究进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