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1)铁的重要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21)铁的重要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4↓+H++Cl-+HClOB.向FeCl2溶液加入足量NaClO溶液:6Fe2++3ClO-+3H2O=2Fe(OH)3↓+4Fe3++3Cl-C.NH4HCO3溶液和少量的NaOH溶液混合:2323HCOOHCOHOD.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加热灼烧的方法鉴别铁粉和炭粉B.酚酞溶液鉴别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D.用氨水鉴别Mg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SO3B.Fe(OH)3C.FeCl2D.Al(OH)34.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通常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全部组合是()序号XYZW①CuCuSO4Cu(OH)2CuO②NaNaOHNa2CO3NaCl③CCOCO2H2CO3④FeFeCl3FeCl2Fe(OH)2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④5.有一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8.32g,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A.无色气体的质量为0.2gB.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7.0gC.反应后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为0.1molD.反应消耗的H2SO4物质的量为0.15mol6.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222232344623242FeSOOOHFeOSOH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若有2molFe2+被氧化,则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C.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olD.O2是氧化剂,2-23SO与Fe2+是还原剂7.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实验Ⅲ:试管中有红色沉淀生成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8.FeSO4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式硫酸铁水解能产生Fe(OH)3胶体,可用做净水剂B.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C.可用KSCN溶液检验(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D.常温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39.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B.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Fe2+C.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为血红色D.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10.已知如下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②③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铁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二、填空题11.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4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2.探究K2FeO4的性质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i.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反应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i.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__24FeO(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24FeO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三、实验题12.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为测定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将m1g该黄铜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铜矿样品。1.锥形瓶A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溶液;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锥形瓶D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2.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D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5向D中的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操作Ⅱ是洗涤、烘干、称重,其中洗涤的具体方法为__________;该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A.KSCN溶液、氯水B.稀盐酸、KMnO4溶液C.稀硫酸、KMnO4溶液D.NaOH溶液4.已知:Cu+在强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泡铜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6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2.答案:D解析:3.答案:D解析:A项,SO2与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SO3,故A中化合物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B项,Fe(OH)2与氧气、水化合生成Fe(OH)3,故B中化合物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C项,Fe与FeCI3化合生产FeCI2,故C中化合物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得到;D项,通过化合反应不能直接得到AI(OH)3。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4.答案:A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A解析:7.答案:D解析:8.答案:D解析:9.答案:D解析:若铁粉过量,则剩余固体物质为Fe、Cu,溶液中一定不含Cu2+;若铁粉不过量,则剩余固体只有Cu,溶液中可能含有Cu2+。两种情况下,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都不含Fe3+,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为血红色。10.答案:A7解析:实验①中铁作还原剂,则氧化性:Cu2+Fe2+;实验②中只表现还原性;实验③中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分析可知氧化性:Fe3+Cu2+。综上可知氧化性:Fe3+Cu2+Fe2+。二、填空题11.答案:1.①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②③Cl2+2OH-Cl-+ClO-+H2O2.①ⅰFe3+;424FeO+20H+4Fe3++3O2↑+10H2O;ⅱ排除ClO-的干扰;②;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解析:三、实验题12.答案:1.氢氧化钠;干燥气体;SO2+2OH-SO32-+H2O2.H2O2+SO32-SO42-+H2O;将固体放入过滤器中,用玻璃棒引流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滤液自然流下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2132100%233mm3.C;4.取少量泡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泡铜中含有Cu2O,否则不含有解析:1.为防止空气中CO2的干扰,应将空气中的CO2用碱液除掉,所以锥形瓶A内所盛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碱石灰可吸收水蒸气;C处生成的SO2能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2.SO32-具有还原性,能被H2O2氧化成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SO32-SO42-+H2O;洗涤固体在过滤器中进行,加蒸馏水至浸没固体,待滤液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m2g固体为BaSO4,结合硫原子守恒计算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1132/32233/100%100%233mggmolmgmolmgm8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可取适量熔渣于试管中,加入稀H2SO4使其溶解,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锌溶液褪色,说明存在FeO,否则不存在。4.泡铜成分为Cu、Cu2O,根据題目信息知:Cu2O+2H+Cu+Cu2++H2O,据此设计实验验证是否含有氧化亚铜:取少量泡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泡铜中含有Cu2O,否则不含有。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