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1)农业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2)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多。(3)适应城市生活需要,城郊发展起来。(4)也得到发展。清单一对经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生产工具经济作物畜牧2.手工业(1)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2)有很大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丝织业3.商业(1)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2)政府重新铸造,使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逐步为货币交易所代替。(3)也有长足发展。制瓷业铜钱对外贸易清单二对政权的影响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内容措施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孝文帝在洛阳建立______,亲自祭拜;下诏兴办____,广招生员,教授儒家经典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____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模仿汉族官制,将北魏官制定为____;修订律令,废除一些落后的残酷刑律,适应中原地区的法律需要孔子庙太学祭祀九品2.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民族融合也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而是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如服饰、风俗、食物等。[深化认知]封建化1.表现(1)鲜卑族:①经济生活:迁居洛阳的鲜卑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鲜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②习俗: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2)汉族:①经济生活: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②习俗:汉族从服饰或风度上,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清单三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汉族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而各民族的融合又巩固了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深化认知]2.影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奠定了基础。国家统一探究点一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和作用[史料探究]材料一以下是魏晋墓葬壁画(1)图1、图2说明了北魏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变化:生产方式由游牧到农耕的转化。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二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一现象?这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答案]原因:因为自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乐制度,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本质:鲜卑族政权的封建化。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3)据图3、图4指出北魏服饰变化说明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与影响。[答案]说明问题:鲜卑族服饰逐渐汉化。原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的结果。影响: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结论形成]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和作用1.表现(1)社会经济方面: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等制度,把鲜卑劳动者改造为占有少量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封建农民,把占有大量土地的鲜卑贵族改造为封建地主和官僚。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则进一步促使他们习惯定居、生产和城市生活。(2)政权建设方面:政权机构的设置、名称的制定、官僚的选用、官僚队伍的建设均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还修订律令,以适应中原地区的需要。(3)社会风俗方面:迁都洛阳后,通过改姓、易服、说汉话及与汉族通婚等措施使鲜卑人全面认识汉族风俗。通过设孔庙、祭孔子、推儒学及恢复汉族礼乐制度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等措施,进一步使鲜卑人从深层次认同和接受汉族文化。(4)鲜卑族原来生产生活方面的文化精华,也在汉人中传播,为汉人所学习和接受,对汉族生产、生活多样化也起了重大作用。2.作用(1)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北魏统治。(2)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促进了他们的进步。(3)缩小了民族差距和隔阂,增强了民族了解和交流,发展、壮大了中华民族的队伍。为结束长期动荡、分裂、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究点二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探究]材料一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1)上述材料提到了哪几种新制度?这体现出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什么特点?[答案]制度:新的租调制;三长制;均田制。特点:创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材料二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洛阳伽蓝记》(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答案]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材料三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案]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结论形成]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1.特点(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皇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2.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皇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4.启示(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4)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