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采取放任态度,导致农民负担加重。(2)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清单一改革的紧迫性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兼并土地2.表现农民生活困苦,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贫富分化更为激烈,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导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深化认知]清单二改革的必要性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措施结果影响集中军权(1)设立不同的机构________(2)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1)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2)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费开支高涨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______________,以相互牵制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集中财政权____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宰相权力管辖军队宰相和参知政事三司北宋初年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割据势力,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其消极作用同样突出,“三冗”“两积”局面的出现就是其制度弊端的重要体现。[深化认知]清单三变法的借鉴性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的局面比较严重。(2)范仲淹认为根本原因是。积贫积弱吏治不整2.推行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等人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进行改革。3.措施(1)改革三年一次升迁的办法,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冗员。(2)严格“”制度。(3)改革。(4)慎选。(5)减轻徭役。(6)重视农桑。文官循资恩荫贡举制地方官吏4.结果因触犯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而夭折。大官僚大地主范仲淹以其非凡的改革实践影响当时,又以高尚的品德垂范后世,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深化认知]探究点一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史料探究]材料一“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项目景德年间(1004~1007)庆历年间(1041~1048)商税450万贯1975万贯酒税428万贯1710万贯盐税355万贯715万贯(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导致北宋出现什么现象?[答案]问题: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人民负担沉重。现象: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材料二……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宋史》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可不忧?——《欧阳文忠公全集》(2)材料二中的“盗贼”指什么人?试从材料中找出盗贼日多的原因。[答案]揭竿而起的人民群众。原因:“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即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结论形成]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1.社会矛盾激化(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2)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3)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立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和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探究点二庆历新政[史料探究]材料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抑侥幸”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庆历新政的失败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答案]原因:改革措施过于激进;触及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最高统治者反对。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革者还要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念,坚持改革,勇于改革,这样改革才能成功。[结论形成]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2)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了新法。(3)改革措施太激烈,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4)改革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配套措施不到位。(5)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