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三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欹.枕(yī)天籁.(lài)罗绮.(qǐ)彩笺.(jiān)B.吟啸.(xiào)凭阑.(lán)羌.管(qiāng)熔.金(róng)C.风鬟.(huán)蓦.然(mò)旌.旗(jīng)离黍.(shǔ)D.如簇.(cù)去棹.(zhào)斜矗.(chù)腥膻.(shān)解析:A项,“欹”读“qī”。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微信朋友圈中有少数人常把一些不经之谈....当作新闻来分享,对某些言论不加分辨就转发到朋友圈中,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②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发生后,被老虎咬得浑身遍体鳞伤....的女子的悲惨遭遇让人痛心,缺乏理性的网民暴露出来的人性的丑恶更令人痛心。③几年前,少不更事....的孙杨曾因误服禁药被禁赛,在里约奥运会上,澳大利亚的霍顿借此骂孙杨为“骗子”,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气愤。④新闻评论也好,学术文章也好,写作时都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要准确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⑤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⑥新规划的311国道将经过襄城县多个村庄,县政府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认真做好沿途的土地征用和住宅拆迁工作。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⑤解析:①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②遍体鳞伤:全身都受了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得很重,此处“遍体”与“浑身”重复。③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④繁文缛节:指烦琐的仪式和礼节,该句把“繁文缛节”理解为语言烦琐、啰唆,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⑤畏葸不前:畏2惧退缩,不敢前进。⑥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产业,胸无大志。这里误解了成语意思。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直­10武装直升机和直­19武装直升机以火力支援为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超低空机动,可配挂多种对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具有昼夜间作战能力。B.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C.中国足协副主席于洪臣日前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卡马乔签订的合同虽然没有规定硬指标,但亚洲杯预选赛出线是应当完成的任务。D.北京总布胡同3号现在已是一座残缺不全的院落,但这里曾经有过名噪京华的“太太的客厅”,聚集过中国文化界名流,承载着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应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超低空机动能力”。B项,搭配不当,“西红门创业大街”不能“启动”。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至“与卡马乔的合同”之前。答案:D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不管是修缮__①__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__②__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__③__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__④__,收拾来的又__⑤__前夜残梦,__⑥__今日的游戏。项目①②③④⑤⑥A/因为所以虽然不是就是B或如果但是/仅是不是C还即使所以因此仅是不是D还如果/但是不是只是解析:凭语感便知第一处应填入“还”;第二处和第三处之间具有假设关系,所以第二处应填入“如果”,第三处可以不填;第四处以下语意有转折,所以应填入“但是”;最后一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第五、六处应分别填入“不是”“而是”。答案:D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论宋诗钱锺书3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毛泽东同志早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地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轼有这种倾向,把“古人好对偶用尽”的陆游更有这种倾向;不但西昆体害这个毛病,江西派也害这个毛病,而且反对江西派的“四灵”竟传染着同样的毛病。他们给这种习气的定义是:“资书以为诗。”后人直率的解释是:“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宋代诗人的现实感虽然没有完全沉没在文山字海里,但是有时也已经像李逵假洑水——探头探脑的挣扎。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滋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和书籍砌成了一座象牙塔,偶尔向人生现实居高临远地凭栏眺望一番,内容就愈来愈贫薄,形式也愈变愈严密。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了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4(选自《〈宋诗选注〉序言》,有删节)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从南宋到元、明、清,对宋诗的评价虽然褒贬迥异,但都犯了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批评有失分寸。B.唐代以后的诗人都会有类似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时候的感受,担心自己无法守住前人丰富的文化遗产。C.有唐诗作榜样,宋人就只能模仿与依赖,就只能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这正是宋人的最大不幸。D.宋代的诗人,即使是苏轼、陆游,在创作上也颠倒了“源”“流”关系,染上“资书以为诗”的流行病。E.宋人的诗歌创作,基本是从古人著作中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极少现实感和对具体事物的感受。解析:B项,不是“担心无法守住前人的遗产”,而是担心只能守成,难以开拓。C项,宋人最大的不幸并非出在“只能”。答案:BC6.下列对“膏粱纨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A.认为宋诗不如唐诗的明代诗人B.只模仿和依赖前人成果的诗人C.不去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诗人D.不能有所创造发明的宋代诗人解析:“膏粱纨绔”原指只会吃喝、不会创业的富家子弟,本文指诗人。文中说,如果后代诗人“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遗祸子孙”,这里说的就是“只是模仿和依赖”,不能有所创新。A项,“贪吃懒做”不是说“认为宋诗不如唐诗”。C项,说的恰恰是只是“继承”,却不“开创”。D项,文中认为,宋诗还是有所发明创造的。答案:B7.宋诗的成就是什么?它有什么不足?(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成就:宋诗并不是完全模仿唐诗,而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深化。不足:在整个艺术的发展方向上,没有创新,基本是延续唐诗的风格和意境。8.导致宋诗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错将“流”当作“源”,不是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而是从古人的诗作中生出自己5的诗作。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①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气候,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B.词的上阕引入了《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整,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C.词的下阕转写夜晚,“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D.词的结尾三句词人将妻子与“姮娥”对比,虚实相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的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E.词人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以实衬虚,以实证虚,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2)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析:D项,“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不恰当。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E项,应为“以虚衬实,以虚证实”。答案:DE(2)答案: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上阕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阕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离骚》中,阐述“修吾初服”含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逍遥游》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列举了三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