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议论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二)议论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训练(15分)1.常识填空。(3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既是一篇演讲词,也是一篇,演讲者是恩格斯。马克思是国人,著名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他与本文作者合著的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参考答案:悼词德《共产党宣言》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2)诸如“艾滋病”“甲流”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3)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A.理念震荡反省B.观念振荡反思C.观念振荡反省D.理念震荡反思解析:选A(1)“观念”指思想意识。“理念”多指好的、新的观念。(2)“振荡”是物理学名词,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震动,动荡。(3)“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省”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诸子百家中,庄子的文章淋漓尽致....、纵横捭阖,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文人的心灵慰藉,如《逍遥游》等。②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③《西游记》这部小说,看起来荒谬绝伦....,细究起来却处处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④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进行指责是无可厚非....的。⑤执信中学的荷塘,紧邻文化走廊与奉恩堂,又有垂柳、桂花、木棉围绕,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也称得上是别具一格....。⑥代沟之说,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要消除代沟,只能潜移默化,子女对父母未便耳提..面命..。A.①②③B.①③④2C.②④⑤D.②⑤⑥解析:选B①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不合语境。②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符合语境。③荒谬绝伦: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不合语境。④无可厚非: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意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不合语境。⑤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格调。符合语境。⑥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符合语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昨日,吴敏霞/施廷懋在里约奥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跳水比赛中夺冠。这也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第二枚金牌,吴敏霞成为首位在奥运跳水比赛中获得5枚金牌的运动员。B.“两会”召开期间,部分媒体和网络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的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C.《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按照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把登记资料查询人限定在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法复制、查询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登记资料。D.12月17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说,美国将终止过去半个多世纪对古巴执行的业已过时的政策,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新政策寻求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解析:选AB项,有歧义,“部分”限定的内容(对象)不明,且“媒体”和“网络”两个概念不能并列。C项,语序不当,“复制、查询”应为“查询、复制”;另外“限定在”应为“限定为”。D项,成分残缺,“寻求”缺宾语中心语。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民族大多都会思考什么是死亡以及它的意义是什么。①对于死亡的认识、灵魂的归宿,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看法,②人们对肉身死亡的认定标准是一致的:心跳不再、呼吸停止。③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原来的死亡认定方法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心脏等器官在患者已经被认定死亡之后仍然能够体外培养和存活,④最终发展为今天的器官移植技术。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大脑在生命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脑电记录仪的发明和使用,⑤使医生能够检测患者的大脑功能是否完全丧失,⑥脑死亡的概念被提了出来。①②③④⑤⑥A不管但可是并/因此B尽管但然而并也所以C尽管也却而且/所以D不管却但是进而也因为3解析:选B①处与②处在语意上构成了转折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选用与搭配;③处又在前句的基础上构成了转折,因为这个语段更倾向于书面语的语体色彩,所以用“然而”;④处与上句语意上是并列的,用“并”或不用均可;⑤处和上句也是并列关系,用“也”就可以;⑥处与上句构成因果关系,用“所以”即可。二、阅读能力训练(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红楼梦》的开篇神话《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书中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出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的衣服上,仙女吞下仙果后生了个男孩,便是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仙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痕迹。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便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情结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坠地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4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被尘埃蒙蔽,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有删改)6.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红楼梦》中的大荒山应当是长白山。B.作者认为“绛珠仙草”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C.《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情结。D.作者认为“神瑛”可能是“神鹰”的谐音,“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解析:选D“‘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说法错误,原文讲的是神鸟送绛红仙果,仙女吃了生下了清室祖先的神话。“神瑛侍者”指神鹰(神鸟)。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大荒山即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B.作者认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C.随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D.作者认为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仙果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解析:选C“曹雪芹屡立卓越功勋”张冠李戴,原文是说曹雪芹先人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何神话故事都是有尘根俗缘的。那么,《水浒传》开头“洪太尉误走妖魔”的神话也可能是有现实基础的。B.虽然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C.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在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D.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解析:选B“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说法错误,根据对文章最后两段的分析,可知这两块石头是有联系的,指的是同一块石头,都用来暗指曹雪5芹自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4分)完美与残缺从维熙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申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重新开动了摄影机。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