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四)文言文(2)(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四)文言文(2)(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训练(1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斧斤以.时入山林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其.皆出于此乎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解析:选DD项都是转折连词。A项,介词,按照/连词,来,表目的;B项,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代词,那里的/语气词,表揣测,大概。2.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B.秦人开关延.敌延:推延,推迟C.兵刃既.接既:已经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道:风尚解析:选BB项,延:迎,请。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C.作师说以贻之D.并曾赋敛解析:选CA项,“知”通“智”;B项,“弊”通“敝”;D项,“曾”通“增”。4.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吞二周而亡.诸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天下云.合而响应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外连衡而斗.诸侯解析:选DD项和例句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名词用作动词;B项,名词用作状2语;C项,名词用作动词。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回答了梁惠王关于“,”的疑问。(2)《劝学》中强调君子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帝王承担着国家兴亡的重任,但历代帝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告诫太宗应该“,”。答案:(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2)善假于物也(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二、阅读能力训练(4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孟子与邹鲁之风王志民孟子为战国时期邹国人,邹与鲁毗邻,但文化渊源并不相同。根据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考定:邹,也做邾,邾娄,是一个东夷土著的小国。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其为炎帝神农氏的苗裔,与黄帝后裔的鲁是两支不同文化。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鲁僖公之母称,“邾灭须句”为“蛮夷猾(乱)夏”,是“周祸”。次年,鲁国“伐邾,取须句,反其君”,则是“礼也”。可见在鲁人看来邹实为文化上的“异类”。细检《孟子》及以前的文献,都没有“邹鲁”并称的记载。这反映出在孟子之前,邹、鲁实际表现为两支不同质的文化。“邹鲁”并称,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庄子与孟子同时而稍晚,这说明:在孟子晚年,所谓“邹鲁之风”已经形成,这应与孟子一生努力传承创新儒学密不可分;“邹鲁之风”是以崇尚儒学、传习六经的士风为主,充分展示出儒学故乡的特征;“邹鲁”并称,邹在鲁前,这反映出邹文化在邹鲁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影响力。鲁国本为周公封地,是周王朝在东方的文化中心。春秋时期,鲁秉周礼,有“周礼尽在鲁”之说。孔子创立儒学,大办教育,更使鲁成为繁盛的文化重心之地。孔子去世后,“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故乡鲁国,成为儒家发源地和孔门弟子及后学聚居讲学之所。这对孟子产生了极大的文化吸引力。同时,孟子为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裔,与鲁国又有一种血缘的亲情。孟子葬母于鲁,曾住鲁守丧三年;其为子思门人的弟子,系统接受过儒学教育;孟子一生极崇拜孔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以传播孔学为己任,这都反映出鲁文化对孟子的培育和思想上的巨大影响。然而,孟子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邹国度过,从孟母三迁教子到成年后“始而设教,继而周游,终而归老”,邹文化的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他思想的形成应该也与邹文化有密3切关系。从现有历史文献考察,我认为其主体思想“仁政”的形成,与邹国文化传统具有直接关系。战国之邹,附庸鲁国,国小力薄,但在文化上却渊源有自,丰富深厚。其为东夷土著,始终保持了夷人的文化传统。《说文解字》:“夷俗仁”。《后汉书·东夷传》注引《风俗通》:“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由于资料缺乏,邹国是否一直沿袭这样一种“仁”俗,难于详考,但《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邹穆公在与鲁国冲突失败后,不忍处置老百姓的仁义之举。贾谊《新书·春秋》也记载了邹穆公仁政的具体举措:“无淫僻之事,无骄燕之行……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亲民如子”,致使“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穆公死后,“邹之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刘向《新序·刺奢》则记载,邹穆公说粮食本来就是老百姓辛苦种出的,作为国君,“取仓之粟移之于民”,是天经地义的。从邹穆公的作为看,邹国应有一种“仁”的传统习俗。邹国以弱小之国,安然存在于大国争雄间,与他们传承“仁俗”、善行仁政有直接关系。在《论语》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但“仁政”二字却从未出现,论国君如何行仁政的话语也不多见。孟子久居邹国,“聚徒讲学”,出仕为官,四十余岁方才出邹,游齐、适梁、访滕、过薛,大谈仁政理想与治国之术,邹文化传统对他思想的影响应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是邹鲁文化的结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的出现和文化上的突出成就,又使战国时期的邹、鲁文化进一步整合、提升,形成了“邹鲁文化”或“邹鲁之风”。(选自《国学网》,有改动)6.下面关于“邹鲁之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孟子》及以前的文献中没有“邹鲁”并称的记载,说明在孟子之前,邹、鲁实际是两支不同质的文化。B.《庄子·天下》篇记载,孟子一生努力传承创新儒学,在他晚年,所谓“邹鲁之风”已经形成。C.邹、鲁文化的结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又使邹、鲁文化进一步整合、提升,从而形成“邹鲁之风”。D.“邹鲁之风”或“邹鲁文化”以崇尚儒学、传习六经的士风为主,充分显示出儒学故乡的特征。解析:选BB项,“孟子一生努力传承创新儒学,在他晚年,所谓‘邹鲁之风’已经形成”是本文作者的推断,不是《庄子》里所记载的内容。7.有关邹文化传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影响,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文献资料记载,邹国应该有一种“仁”的传统习俗,从而影响了后来孟子“仁政”思想的形成。B.邹国因为传承“仁”俗,善行仁政,所以能够以弱小之国,存身于大国争雄中,孟4子对此应该感受深刻。C.《论语》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从未提及“仁政”二字,可见孟子的“仁政”与孔子没有关系。D.久居邹国、四十余岁才出邹游历的孟子,一出邹就能大讲仁政理想,说明其思想只可能来自邹文化。解析:选AB项,文中说“邹国以弱小之国,安然存在于大国争雄间,与他们传承‘仁俗’、善行仁政有直接关系”,该项把“有直接关系”当成了充分条件;C项,“孟子的‘仁政’与孔子没有关系”错误;D项,“其思想只可能来自邹文化”错误。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是东夷土著,曾被视为文化上的“异类”,但它文化渊源有自,并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传统。B.鲁是周王朝在东方的文化中心;孔子创立儒学,大办教育,更使它成为繁盛的文化重心之地。C.孟子深受鲁文化影响,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以传播孔学为己任。D.“邹鲁”并称而邹在鲁前,说明在邹鲁文化中,邹文化比鲁文化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解析:选D在“邹鲁”并称中邹在鲁前,可以说明其“重要”,不能说明其“更为重要”,而且这样说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5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B.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C.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D.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解析:选B根据“不可”“而可”的句式判断,应在“而可”前断开,可排除C、D项。“强国”“利民”是两个词组,不能从中间断开,故排除A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解析:选AA项,庶孽,指庶子。庶,与“嫡”相对,非正妻所生之子;孽,妾所生的儿子。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鞅少好刑名,才堪大用。他年轻时喜欢法术之学,辅佐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他的奇才贤能,被公叔座看中并主动向魏惠王举荐。B.商鞅机智过人,终遇明主。商鞅一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深知魏惠王无识人之智,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后来获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C.商鞅举措果敢,信念坚定。当秦孝公担心变更法度会受到天下非议而犹豫不决时,他以高人之行、独知之虑的道理和圣人之举说服了秦孝公。D.商鞅力排众议,主张变法。他认为甘龙所说是世俗的说法,用史实劝谏秦孝公不能与因循守旧的人或拘泥于书本见闻的人共议变革。解析:选BB项,“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错。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6(1)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6分)译文:(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4分)译文:参考答案:(1)我当先忠于君后考虑臣的立场,因而劝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马上就要被擒。(2)反对旧法的人不能责怪,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说:“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